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71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分别设有螺纹杆及限位杆,且螺纹杆与限位杆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杆的上部共同设有环形调节板,且环形调节板与螺纹杆及限位杆配合连接,所述环形调节板的内壁设有钢丝刷,所述钢丝刷呈环绕状均匀分布,且与电网表面相贴合,设置驱动电机、螺纹杆、限位杆、环形调节板和钢丝刷,使用中,驱动电机运作带动螺纹杆转动,实现对环形调节板的上下移动,且环形调节板内壁设置的钢丝刷能够对电网表面粘附的飞虫尸体进行清理,并实现定期清理,使得灭虫装置尽管在长时间使用中也不影响灭虫效果,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An automatic pest control device in fruit and vegetabl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蔬大棚灭虫设备
,具体为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分子聚合物

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0003]目前,在对果蔬大棚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棚内温度稳定,不仅满足各类果蔬农作物的种植需求,也为一些飞虫等虫类提供适宜的环境,而现有灭虫装置多为引诱灯对飞虫进行诱导,再利用电网对飞虫进行电击,以达到对飞虫的灭杀,而这种灭虫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中,其电网表面易粘附有飞虫尸体,不便于进行清理,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对飞虫电击灭杀的效果大大降低,使得装置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为引诱灯对飞虫进行诱导,再利用电网对飞虫进行电击,以达到对飞虫的灭杀,而这种灭虫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中,其电网表面易粘附有飞虫尸体,不便于进行清理,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对飞虫电击灭杀的效果大大降低,使得装置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包括顶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及底板之间设有引诱灯,所述引诱灯的外部套设有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分别设有螺纹杆及限位杆,且螺纹杆与限位杆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
[0006]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杆的上部共同设有环形调节板,且环形调节板与螺纹杆及限位杆配合连接,所述环形调节板的内壁设有钢丝刷,所述钢丝刷呈环绕状均匀分布,且与电网表面相贴合。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顶板的上表面,且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于顶板与螺纹杆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挂钩。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调节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与滑孔,所述螺纹孔及滑孔分别与螺纹杆及限位杆配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集料孔,若干个集料孔呈圆周状均
匀分布,且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环形插槽。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插槽内插设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内设有集料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为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设置驱动电机、螺纹杆、限位杆、环形调节板和钢丝刷,使用中,驱动电机运作带动螺纹杆转动,实现对环形调节板的上下移动,且环形调节板内壁设置的钢丝刷能够对电网表面粘附的飞虫尸体进行清理,并实现定期清理,使得灭虫装置尽管在长时间使用中也不影响灭虫效果,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14](2)本技术为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设置集料孔、集料盒和集料腔,使用中,钢丝刷对电网表面的飞虫进行清理时,飞虫尸体穿过集料孔,并掉落至集料腔内收集,且由于集料孔的孔壁边缘呈弧形设置,能够便于对飞虫进行掉落收集,避免二次粘附,同时,集料盒与环形插槽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收集的飞虫尸体进行清理,以提升装置在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环形调节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中:1、顶板;11、挂钩;2、底板;21、集料孔;22、环形插槽;3、引诱灯;4、电网;5、驱动电机;51、螺纹杆;6、环形调节板;61、螺纹孔;62、滑孔;7、限位杆;8、钢丝刷;9、集料盒;91、集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2和3,本技术提供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技术方案:包括顶板1及底板2,顶板1及底板2之间设有引诱灯3,引诱灯3与顶板1的顶板固定连接,并与电线相连接,引诱灯3的外部套设有电网4,电网4的顶部及底部分别与顶板1与底板2固定连接,并与电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顶板1与底板2之间分别设有螺纹杆51及限位杆7,螺纹杆51的底部与底板2转动连接,限位杆7的顶部及底部分别与顶部1和底板2固定连接,且螺纹杆51与限位杆7呈对称设置,螺纹杆51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5;
[0023]螺纹杆51与限位杆7的上部共同设有环形调节板6,环形调节板6插接在螺纹杆51和限位杆7上,且环形调节板6与螺纹杆51及限位杆7配合连接,环形调节板6与螺纹杆51及限位杆7活动连接,环形调节板6的内壁设有钢丝刷8,钢丝刷8与环形调节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钢丝刷8呈环绕状均匀分布,且钢丝刷8的一端与电网4外壁相贴合。
[0024]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设置在顶板1的上表面,驱动电机5与顶部1固定连接,且驱动电机5的外部套设有防护罩,驱动电机5的一端贯穿于顶板1与螺纹杆51相连接,驱动电机5输出端与螺纹杆51固定连接。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中,防护罩能够对驱动电机5进行防护,且驱动电机5能够对环形调节板6的上下调节提供动力。
[0026]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挂钩11,挂钩11与顶板1固定连接。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中,方便对灭虫装置进行位置更换,避免固定式安装,提升对灭虫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8]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环形调节板6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61与滑孔62,螺纹孔61及滑孔62分别与螺纹杆51及限位杆7配合连接,螺纹孔61与螺纹杆51螺纹连接,滑孔62与限位杆7滑动连接。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中,能够对环形调节板6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其对环形调节板6的移动更加稳定,进而方便灭虫装置的使用。
[0030]请参阅图1和4,进一步的,底板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集料孔21,若干个集料孔21呈圆周状均匀分布,且底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环形插槽22。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中,集料孔21的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弧形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包括顶板(1)及底板(2),所述顶板(1)及底板(2)之间设有引诱灯(3),所述引诱灯(3)的外部套设有电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底板(2)之间分别设有螺纹杆(51)及限位杆(7),且螺纹杆(51)与限位杆(7)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51)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螺纹杆(51)与限位杆(7)的上部共同设有环形调节板(6),且环形调节板(6)与螺纹杆(51)及限位杆(7)配合连接,所述环形调节板(6)的内壁设有钢丝刷(8),所述钢丝刷(8)呈环绕状均匀分布,且与电网(4)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大棚内的自动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设置在顶板(1)的上表面,且驱动电机(5)的一端贯穿于顶板(1)与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洪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