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化学教学的一种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现有的电子云、原子轨道实验教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木材、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实体模型,这类教具虽然能呈现各种不同形状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但不形象,无法体现电子在核外空间的动态几率分布和电子云的内部形象;另一类教具是借用幻灯片,这类教具虽有动态感觉,但仍然是平面图像,无立体感觉。这两类教具用于化学教学时,学生难于理解,也不易形成正确的概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化学教学提供一种动态、立体和形象生动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演示平台(1)、电动演示装置(2、3、4)和教学模型(5~21)(如图1)。教学模型(5)用来演示氢原子电子云;(6)用来演示P电子云;(7)用来演示d2z电子云;(8)用来演示杂化电子云;(9)用来组合演示杂化电子云。教学模型(11)用来演示1S原子轨道;(12)用来演示“1S+2S”原子轨道;(13)用来演示2P原子轨道,也用来组合演示π键;(14)用来演示“2P+3P”原子轨道;(15)用来演示d原子轨道;(16)用来演示SP杂化轨道; ...
【技术保护点】
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具有演示平台(1)、电动演示装置(2、3、4)和教学模型(5-2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教学模型(5-21),其特征在于:a.教学模型(5、6、7、8)由透明薄片(22)、插杆(23)组成,b.教学 模型(5、6、7、8)由插杆(23)、透明薄片(24)、骨架(25)组成。c.教学模型(9、10)由插杆(23)、透明薄片(24)、骨架(25)、和套筒(27)组成。d.教学模型(11-18)由插杆(23)和骨架(28)组成,e .教学模型(19、20)由插杆(23)、套筒(27)和骨架(28)组成,f.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具有演示平台(1)、电动演示装置(2、3、4)和教学模型(5~21)。本发明的特征是教学模型(5~21),其特征在于a.教学模型(5、6、7、8)由透明薄片(22)、插杆(23)组成,b.教学模型(5、6、7、8)由插杆(23)、透明薄片(24)、骨架(25)组成。c.教学模型(9、10)由插杆(23)、透明薄片(24)、骨架(25)、和套筒(27)组成,d.教学模型(11~18)由插杆(23)和骨架(28)组成,e.教学模型(19、20)由插杆(23)、套筒(27)和骨架(28)组成,f.教学模型(21)由插杆(23)、骨架(28)、正六边形骨架(29)和横梁(30)组成。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薄片(22)上有若干按核外电子云几率分布的微小的通孔。3.根据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杆(23)沿透明薄片(22)的竖直中心线在其底部与之联接。4.根据权力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教学模型(5)的透明薄片(22)的中心还有一个彩色的园球(26)。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薄片(24)上有若干按核外电子几率分布的微小的通孔。6.根据权力要求1.或5.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薄片(24)与骨架(25)联接,插杆(23)沿骨架(25)的竖直中心线在其底部与之联接。7.根据权力要求1.、5.或6.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教学模型(9、10)的骨架(25)的过渡段上套装着套筒(27)。8.根据权力要求1.、5或6.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教学模型(5)的透明薄片(24)的中心还有一个彩色园球(26)。9.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杆(23)与骨架(28)的联接,除教学模型(12)是插杆(23)沿骨架(28)的竖直中心线在其内骨架的底部与之联接外,其它均沿骨架(28)的竖直中心线在其底部与之联接。10.根据权力要求1.或9.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教学模型(19、20)的骨架(28)的过渡段上套装着套筒(27)。11.根据权力要求1.、9.或10.所述的电子云、原子轨道教学模型电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骨架(28)上有毛状物质。1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