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5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光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管、外层部件、引线保护部件和外层密封部件;所述管的外周套有所述外层部件,外层部件和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引线保护部件与外层部件相连,所述外层密封部件与所述引线保护部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缆外套钢管,避免光缆受外部强力破坏;将钢管分为两段并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在后期光纤监测时方便引出连接;在钢管外部用聚氯乙烯管进行二次保护,并在管与外层部件之间保持中空,将钢管与周围混凝土隔开,防止施工过程中被破坏;在顶部设置外层密封部件,防止注浆注实,破坏光纤。破坏光纤。破坏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光纤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依托光导纤维材料和光纤通信技术两方面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检测技术,它以光纤作为媒介、光为载体,能实现(准)分布式实时的传感长距离的外部被测量信息,具有抗电磁和耐腐蚀性强、轻便灵巧等优势。近年来该技术被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在基础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光纤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中,将光缆通过不同方式布设在桩基础中进行内力监测以保证施工质量。这种内力监测方式在国内已逐步兴起。其中光纤在灌注桩中的应用,通常是在灌注桩制作过程中,将光缆绑扎在钢筋笼上形成U形回路,再将布好传感光缆的钢筋笼放入模具中,最后浇注混凝土。
[0004]在基础工程现场施工中,由于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桩顶混凝土出现浮浆现象,浮浆强度低,为保证基础质量,需将浮浆层混凝土破坏。在混凝土破坏过程中,由于强度较大,灌注桩桩顶钢筋易受到破坏。光纤传感技术在灌注桩中的内力监测应用中,常用布设方式为将光纤绑扎在灌注桩内部钢筋笼上,因此在破坏混凝土浮浆层过程中,钢筋的破坏会导致绑扎在钢筋上的光纤损坏,光线成活率低影响内力监测,进而影响对基础施工质量的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包括管、外层部件、引线保护部件和外层密封部件;所述管的外周套有所述外层部件,外层部件和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引线保护部件与外层部件相连,所述外层密封部件与所述引线保护部件相连。
[0008]所述管为钢管。
[0009]所述管的内径为5cm,壁厚为5mm。
[0010]所述管总长为1m,管分为上节和下节,上节长为70cm,下节长为30cm,上节和下节上相对应地设有连接部。
[0011]所述上节和下节通过螺纹连接。
[0012]所述外层部件、引线保护部件和外层密封部件的材料均为聚氯乙烯。
[0013]所述外层部件和引线保护部件均为管状。
[0014]所述引线保护部件通过变径接头与所述外层部件连接。
[0015]所述外层密封部件为圆形盖板。
[0016]所述管与外层部件底部封有填充物。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通过在光缆外套钢管,避免光缆受外部强力破坏;
[0019]本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钢管分为两段并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在后期光纤监测时方便引出连接;
[0020]本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在钢管外部用聚氯乙烯管进行二次保护,并在管与外层部件之间保持中空,将钢管与周围混凝土隔开,防止施工过程中被破坏;
[0021]本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在顶部设置外层密封部件,防止注浆注实,破坏光纤。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管与外层部件安装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外层密封部件1、引线保护部件2、外层部件3、管4、光缆5、钢筋笼6、连接部7、变径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所示,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包括外层密封部件1、引线保护部件2、外层部件3、管4、光缆5、钢筋笼6、连接部7、变径接头8,将光缆5绑扎在钢筋笼6内侧,在钢筋笼6顶部的光缆5外套上管4,再套上外层部件3,外层部件3为管状,其中外层部件3的内径大于管4的外径,从而保证外层部件3和管4之间留有空隙,由于在破坏浮浆层过程中,挖掘机振捣破坏力强,在管4与外层部件3中间设计为空心,其目的是将管4与周围混凝土隔开,减小混凝土振捣影响。
[0027]具体地,管4选用为钢管,钢管具有良好的抗破坏性能,能有效保护钢筋笼6顶部的光缆5不受破坏。管4的内径为5cm,壁厚为5mm,从而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光缆5安装需求。管4总长为1m,管4分为上节和下节,上节长为70cm,下节长为30cm,上节和下节上相对应地设有连接部7。上节和下节通过连接部7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上节和下节进行车丝,然后通过通过螺纹连接。将管4设为上下两部分可拆卸连接的目的在于,混凝土去除浮浆层后,可将钢管上节拧开,取出其中光缆进行连接。将钢管套在光缆外侧,可在外界强力破坏时,对光缆进行保护。
[0028]外层部件3、引线保护部件2和外层密封部件1的材料均优选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不易被酸、碱腐蚀,并且对热比较耐受。引线保护部件2为管状,引线保护部件2与外层部件3相连接,具体地,引线保护部件2安装在外层部件3上端,可将光缆5的引线塞入引线保护部件2内,方便后续使用。当光缆5的引线长度较长时,可通过将引线保护部件2通过变径接头8与外层部件3连接,进而连接更大管径的引线保护部件2,从而增大聚氯乙烯管内空间,以便将引线全部放入。
[0029]外层密封部件1与引线保护部件2相连,具体地,外层密封部件1为圆形盖板。在引线保护部件2上方设置密封盖板,其目的是防止灌浆,破坏钢管以及内部的光缆。为保险起见,在管4与外层部件3底部封有填充物,确保在振捣过程中不会对光缆5造成损伤。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4)、外层部件(3)、引线保护部件(2)和外层密封部件(1);所述管(4)的外周套有所述外层部件(3),外层部件(3)和管(4)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引线保护部件(2)与外层部件(3)相连,所述外层密封部件(1)与所述引线保护部件(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4)为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4)的内径为5cm,壁厚为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顶光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4)总长为1m,管(4)分为上节和下节,上节长为70cm,下节长为30cm,上节和下节上相对应地设有连接部(7)。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潘野柯磊张继清刘坤叶书浩孙守军李哲王国帅宋乐阳陶江航刘乐贾立翔陈明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