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52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干扰的电磁辐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实现了天线增益高,体积小,实现了对远距离的无人机进行及时有效的信号干扰等。号干扰等。号干扰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干扰的电磁辐射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拦截装置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小型无人机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然而,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在某些区域,比如机场、军事领域内等是被禁止飞行的。目前针对反无人机拦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驱离无人机,通过电磁干扰切断无人机与控制者的通讯连接,从而触发无人机自我保护功能,让无人机被迫返回起飞原点降落;另一种是同时切断无人机与控制者的通讯以及无人机自身的GPS导航信号,使无人机既不受控制者控制又无法获取位置信息而无法返航,最终因失控而坠落。
[0003]然而现有技术的无人机拦截装置大多数采用定向天线如八木天线、平板天线等作为干扰信号的发射天线,虽然天线增益较高,干扰范围较远,但是天线尺寸大,无法将天线与干扰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导致无人机拦截装置的便携性差。也有一些是采用微带天线作为干扰信号的发射天线,虽然天线尺寸较小,能够满足一体化设计要求,但是天线增益较弱,对远距离的无人机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远距离干扰,且尺寸小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
[0007]其中,所述双臂螺旋线包括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形成柱状结构,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弧形板。
[0008]其中,所述两根螺旋天线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的螺旋圈数至少为6圈,螺旋直径为20

40mm,螺距为30

60mm。
[0009]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外导体、绝缘介质和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顶端设有弯折延长段,所述弯折延长段与所述一根螺旋天线连接,所述内导体的底端与所述同轴接头的内芯连接。
[0010]其中,所述反射基板设有馈电孔,所述同轴接头安装于所述馈电孔内。
[0011]其中,所述同轴接头为SMA

K连接器。
[0012]其中,所述绝缘介质棒为玻璃纤维材质。
[0013]其中,所述双臂螺旋线、所述同轴电缆和所述反射基板均为全铜材质。
[0014]其中,所述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还包括防护罩,所述天线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0015]本技术还提出了无人机拦截装置,所述无人机拦截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
[0016]在本技术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中,由于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又由于所述两根螺旋天线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的螺旋圈数至少为6圈,螺旋直径为20

40mm,螺距为30

60mm;因此,该天线为双臂螺旋线,使天线轴比较小,具有类全向性,天线前向增益高。通过调节螺旋天线螺旋半径实现工作频段的改变。从而,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实现了天线增益高,体积小,实现了对远距离的无人机进行及时有效的信号干扰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巴伦槽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绝缘介质棒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双臂螺旋线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反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回波损耗测试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驻波比系数测试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的L1频段的波段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8]请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100包括双臂螺旋线10、同轴电缆20、绝缘介质棒30、同轴接头40和反射基板50;所述同轴电缆20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21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22,巴伦槽21的长度为28mm,所述两个弧形板22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10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10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30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20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31与所述同轴接头40连接;所述同轴接头40位于所述反射基板50的背面,
所述绝缘介质棒30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50的正面。因此,该天线为双臂螺旋线,使天线轴比较小,具有类全向性,天线前向增益高。通过调节螺旋天线螺旋半径实现工作频段的改变,使得天线前向增益高,能够满足远距离的对无人机进行信号干扰。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所述双臂螺旋线10包括两根螺旋天线缠绕11在一起形成柱状结构,所述两根螺旋天线11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30的表面,所述两根螺旋天线11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弧形板22。所述两根螺旋天线11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两根螺旋天线11缠绕在一起的螺旋圈数至少为6圈,螺旋直径为20

40mm,螺距为30

60mm,实施例中最佳的螺旋圈数为6圈,螺旋直径为30mm,螺距为48mm。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所述同轴电缆20包括外导体23、绝缘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双臂螺旋线、同轴电缆、绝缘介质棒、同轴接头和反射基板;所述同轴电缆的顶端设有两个巴伦槽将其分为两个弧形板,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双臂螺旋线的两个连接端连接;所述双臂螺旋线经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同轴电缆的底端穿过所述绝缘介质棒的通孔与所述同轴接头连接;所述同轴接头位于所述反射基板的背面,所述绝缘介质棒固定于所述反射基板的正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螺旋线包括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形成柱状结构,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固定于所述绝缘介质棒的表面,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弧形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电磁干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螺旋天线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两根螺旋天线缠绕在一起的螺旋圈数至少为6圈,螺旋直径为20

40mm,螺距为30

6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元法郭宁孙希延刘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