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28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其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该固定座各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的一侧;以及弯杆,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上,且该弯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弯杆能够把手术无菌巾撑起来,从而为患者头面部提供充裕的呼吸空间,且把弯杆的另一端从另一个固定座拆下来后,通过转动便能使弯杆离开患者的头面部上方,以便于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床,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床
,特别涉及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具体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眼视光学、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和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较多的眼科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在进行眼科手术的过程中,一般是患者的头部垫着一个枕头躺在眼科手术床上,再用手术无菌巾覆盖住患者的头面部,这样手术无菌巾便容易影响患者的呼吸,一旦患者在手术过程出现紧张、呼吸急促,患者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感,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眼科手术床用手术无菌布覆盖住患者的头面部时容易影响患者呼吸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其中,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该固定座各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的一侧;以及弯杆,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上,且该弯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座上。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其呈U形状,该座体通过U形槽卡住手术床的床梁;该座体的顶板的自由端向下凸设有一个挡条;手术床的床梁的上部卡在该座体的侧板和所述挡条之间;该座体的底板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孔;以及压紧螺栓,其以螺帽朝下地与所述螺孔进行啮合连接;所述座体的顶板与该压紧螺栓共同夹住手术床的床梁。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螺栓的上端设置有一压板。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接头与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座上的一个卡板进行配合连接;所述接头呈中间小两头大的“工”字状,所述卡板设置有一个L形卡槽;所述L形卡槽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一槽部和一个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槽部相连通的第二槽部;所述接头的中间能够从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卡入再移动至所述第二槽部的封闭端。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以能够水平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通
过一个伸缩杆进行连接。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为柔性杆。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两个固定座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的左右两侧后,使弯杆的一端绕着对应的固定座转动至弯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座对应的位置,再把弯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座连接好,铺上手术无菌巾时,弯杆能够把手术无菌巾撑起来,从而为患者头面部提供充裕的呼吸空间,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结束取下手术无菌巾后,使弯杆的另一端脱离另一个固定座,再通过转动使弯杆离开患者的头面部上方,弯杆便不会挡到患者的头面部,以便于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起身离开手术床,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3]2、本技术的弯杆的另一端通过“工”字状的接头与另一个固定座上的卡板的L形卡槽进行配合,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从而便于对弯杆的另一端进行拆装。
[0014]3、本技术的弯杆的两个杆体通过伸缩杆进行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改变弯杆的弯曲程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病床,并可以适当调整手术无菌巾被撑起的高度,从而提高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接头与卡板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固定座:11

座体、12

挡条、13

压紧螺栓、14

压板、15

卡板、16

L形槽;2

弯杆:21

第一杆体、22

第二杆体、23

接头、24

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图1和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座1和弯杆2。
[0022]参考图1,两个固定座1各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的一侧,手术床的床架在左右两侧和首尾均是设置有方形的床梁的,可以把其中一个固定座1设置在手术床的左侧床梁上,另一个固定座1设置在手术床的右侧床梁上,且两个固定座1的位置与床头对应。固定座1可以是完全固定的,也可以是能够拆卸的。本技术优选地,固定座1包括座体11以及压紧螺栓13。座体11呈U形状,其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从而使得座体11具有一个开口的U形槽。座体11通过U形槽卡住手术床的床梁,其顶板位于床梁的顶面之上,底板位于床梁的底面之下,侧板位于床梁的外侧面之外。位于左侧的固定座1的座体11是开口朝右地卡在左侧的床梁上,而位于右侧的固定座1的座体11是开口朝左地卡在右侧的床梁上。座体11的顶板的自
由端向下凸设有一个挡条12,挡条12与座体11的侧板的上端相对分布。手术床的床梁的上部卡在座体11的侧板的上端和挡条12之间,从而通过挡条12能够进行限位,不向上移动座体11使挡条12高于床梁,座体11便不能向外移动离开床梁。座体11的底板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孔。压紧螺栓13以螺帽朝下地与座体11的螺孔进行啮合连接,螺栓13的上端穿过螺孔伸入到座体11的U形槽内且与座体11的顶板上下相对分布。座体11的顶板与压紧螺栓13共同夹住手术床的床梁,向上拧动压紧螺栓13便能对床梁施加压紧力,使得座体11位置稳定牢固。向下拧动压紧螺栓13便能松开床梁,使座体11可以脱离床梁。优选地,压紧螺栓13的上端设置有一压板14,以增加与床梁的接触面积。压板14可以采用圆板。本技术的固定座1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拆装,且安装后的结构牢固可靠。
[0023]参考图1,弯杆2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该固定座各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的一侧;以及弯杆,其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上,且该弯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座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其呈U形状,该座体通过U形槽卡住手术床的床梁;该座体的顶板的自由端向下凸设有一个挡条;手术床的床梁的上部卡在该座体的侧板和所述挡条之间;该座体的底板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螺孔;以及压紧螺栓,其以螺帽朝下地与所述螺孔进行啮合连接;所述座体的顶板与该压紧螺栓共同夹住手术床的床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菌巾撑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栓的上端设置有一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床的手术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耘昊陈祖昭徐尉格卢岳锋梁璟瑫颜焕欢黄湘岳陆立程欧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