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03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其包括埋设于河道边坡内的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硬管组,所述硬管组包括若干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的硬管,所述硬管与所述蓄水罐连通设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硬管组固定设置于河道边坡上的若干引水槽,所述引水槽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所述引水槽的底部贴合于河道边坡的表面,同一硬管组的硬管与与该硬管组对应的引水槽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硬管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硬管的侧壁的过孔,所述过孔内设置有滤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减弱水流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刷,且能延长植被的寿命。且能延长植被的寿命。且能延长植被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道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0003]传统的河道生态护坡为在河道边坡上种植植被,通过植被根系的锚固作用对河道边坡的土壤进行加固,防止河道边坡上的土壤被水流冲刷走,但是其对于河道流水的冲刷的减弱有限,水流依然会冲刷走部分土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埋设于河道边坡内的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硬管组,所述硬管组包括若干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的硬管,所述硬管与所述蓄水罐连通设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硬管组固定设置于河道边坡上的若干引水槽,所述引水槽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所述引水槽的底部贴合于河道边坡的表面,同一硬管组的硬管与该硬管组对应的引水槽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硬管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硬管的侧壁的过孔,所述过孔内设置有滤布。
[0005]其中,位于相邻引水槽之间的河道边坡用于种植植被。
[0006]本技术中,蓄水罐埋设在河道边坡内,其被固定在河道边坡内,硬管固定设置在蓄水罐上,引水槽固定设置在硬管上,多个硬管、引水槽和蓄水罐形成支撑结构,可以用于增强河道边坡的土壤的稳固性,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河道边坡被河道水流冲走的土壤量。
[0007]另外,同一硬管组的硬管的上端固定有引水槽,引水槽凸出于河道边坡表面,因此当河道中的水流流经河道边坡时,水流会受到与其流向垂直的引水槽的阻挡,引水槽能降低河道边坡表面的水流的流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水流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击力,因此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河道边坡被水流冲刷走的土壤量;同时,流经引水槽的水流会有部分通过硬管进入到蓄水罐内被存储,当雨水稀少、河道干涸时,蓄水罐内的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硬管和过孔加湿河道边坡内的土壤,以保证河道边坡上的植被的生存,以延长植被的使用时间,减少植被的更换频率。
[0008]另外,在雨水天气,引水槽能及时地将落在其上的雨水引流至河道中,减少雨水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刷和浸泡,可以有效减少河道边坡的土壤流失;同时,与引水槽连接的硬管能将引水槽内的水流引入到蓄水罐中。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铺设于河道护坡的表面,所述引水槽压设于所述防护网上。
[0010]其中,防护网通过被引水槽压紧在河道边坡上而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其可以将河道边坡的土壤包裹在内,以进一步的防止河道边坡的土壤流失。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引水槽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硬管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呈波浪状。
[0012]波浪状的侧板能进一步的地降低河道边坡表面的水流的流速,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水流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刷,进一步减少河道边坡的土壤流失量。
[0013]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罐包括若干蓄水罐单体和连接所述蓄水罐单体的管道,每一蓄水罐单体上设置有一组硬管组。
[0014]其中,蓄水罐包括多个蓄水罐单体,便于将蓄水罐埋入到河道边坡中,同时,将蓄水罐设置为多个体积更小的蓄水罐单体,能有效避免埋设蓄水罐对于河道边坡的土壤结构的影响。
[0015]进一步的,相邻两蓄水罐单体的水平高度不同,且相邻两蓄水罐单体的高度差大于蓄水罐单体的高度。
[0016]将相邻两蓄水罐单体埋设在不同高度,能进一步地降低其对于河道边坡的土壤结构的影响,使蓄水罐单体对于土壤结构的影响接近于零。
[0017]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罐单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杆。
[0018]其中,定位杆用于增加蓄水罐单体与河道边坡的土壤的结合强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滤布为无纺滤布。
[0020]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0021]本技术中,蓄水罐埋设在河道边坡内,其被固定在河道边坡内,硬管固定设置在蓄水罐上,引水槽固定设置在硬管上,多个硬管、引水槽和蓄水罐形成支撑结构,可以用于增强河道边坡的土壤的稳固性,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河道边坡被河道水流冲走的土壤量。
[0022]另外,同一硬管组的硬管的上端固定有引水槽,引水槽凸出于河道边坡表面,因此当河道中的水流流经河道边坡时,水流会受到与其流向垂直的引水槽的阻挡,引水槽能降低河道边坡表面的水流的流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水流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击力,因此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河道边坡被水流冲刷走的土壤量;同时,流经引水槽的水流会有部分通过硬管进入到蓄水罐内被存储,当雨水稀少、河道干涸时,蓄水罐内的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硬管和过孔加湿河道边坡内的土壤,以保证河道边坡上的植被的生存,以延长植被的使用时间,减少植被的更换频率。
[0023]另外,在雨水天气,引水槽能及时地将落在其上的雨水引流至河道中,减少雨水对于河道边坡的冲刷和浸泡,可以有效减少河道边坡的土壤流失;同时,与引水槽连接的硬管能将引水槽内的水流引入到蓄水罐中。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河道边坡,2

蓄水罐单体,21

定位杆,3

硬管,4

引水槽,41

支撑板,42

侧板,
5

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如图1

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埋设于河道边坡1内的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硬管3组,所述硬管3组包括若干沿着河道边坡1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的硬管3,所述硬管3与所述蓄水罐连通设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硬管3组固定设置于河道边坡1上的若干引水槽4,所述引水槽4沿着河道边坡1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所述引水槽4的底部贴合于河道边坡1的表面,同一硬管3组的硬管3与该硬管3组对应的引水槽4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硬管3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硬管3的侧壁的过孔,所述过孔内设置有滤布。
[0031]其中,位于相邻引水槽4之间的河道边坡1用于种植植被。
[0032]本技术中,蓄水罐埋设在河道边坡1内,其被固定在河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河道边坡内的蓄水罐,所述蓄水罐上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硬管组,所述硬管组包括若干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依次设置的硬管,所述硬管与所述蓄水罐连通设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硬管组固定设置于河道边坡上的若干引水槽,所述引水槽沿着河道边坡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所述引水槽的底部贴合于河道边坡的表面,同一硬管组的硬管与该硬管组对应的引水槽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硬管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硬管的侧壁的过孔,所述过孔内设置有滤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铺设于河道护坡的表面,所述引水槽压设于所述防护网上。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东升谭琦慧齐光辉张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润西湖生态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