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00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包括相邻而设的第一翻身侧板、助翻板和第二翻身侧板,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位于所述的助翻板一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位于所述的助翻板另一侧,所述的助翻板底部安装有转动基座,所述的转动基座底部安装有摆动杆,所述的摆动杆末端套接有转动齿,所述的转动齿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底部安装有第一摆动基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底部安装有第二摆动基座,实现无需医护人员辅助翻身,病人能在装置辅助下自主翻身,能防止长期固定位置躺着导致压疮、褥疮的产生,避免了由于长期受压导致的组织坏死现象,使得病人在无法翻身的情况下更为舒适的左右侧卧。更为舒适的左右侧卧。更为舒适的左右侧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内一些无法自主翻身的病患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协助其进行左右翻身,较为麻烦和耗费人手,同时会护理人员忙碌的时候会出现遗漏病人的现象,长时间会导致病人生压疮、褥疮,甚至组织坏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辅助病人自主翻身的护理医用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包括相邻而设的第一翻身侧板、助翻板和第二翻身侧板,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位于所述的助翻板一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位于所述的助翻板另一侧,所述的助翻板底部安装有转动基座,所述的转动基座底部安装有摆动杆,所述的摆动杆末端套接有转动齿,所述的转动齿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底部安装有第一摆动基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底部安装有第二摆动基座,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摆动基座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底部两侧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与该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末端分别连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与该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驱动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的第二摆动基座底部两侧的第三顶杆和第四顶杆、与该第三顶杆和第四顶杆末端分别连接的第三撑杆和第四撑杆、与该第三撑杆和第四撑杆驱动连接的第二气缸。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顶杆和第一撑杆、第二顶杆和第二撑杆、第三顶杆和第三撑杆、第四顶杆和第四撑杆相互连接处均套接有上套环和下套环,所述的上套环和下套环内两侧均安装有锁紧圈。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的转动齿使所述的摆动杆左右摆动角度为30
°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和第四顶杆内均套接有缓冲弹簧。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无需医护人员辅助翻身,病人能在该装置辅助下自主翻身,能防止长期固定位置躺着导致压疮、褥疮的产生,避免了由于长期受压导致的组织坏死现象,使得病人在无法翻身的情况下更为舒适的左右侧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床体1、头枕2、第一翻身侧板3、第二翻身侧板4、助翻板5、转动基座6、摆动杆7、转动齿8、驱动电机9、第一摆动基座11、第二摆动基座12、第一顶杆13、第二顶杆14、第三顶杆15、第四顶杆16、第一撑杆20、第一气缸21、第二撑杆22、第三撑杆23、第四撑杆24、第二气缸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请参阅图1

2结合所示,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的床体1包括相邻而设的第一翻身侧板3、助翻板5和第二翻身侧板4,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3位于所述的助翻板5一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4位于所述的助翻板5另一侧,所述的助翻板5底部安装有转动基座6,所述的转动基座6底部安装有摆动杆7,所述的摆动杆7末端套接有转动齿8,所述的转动齿8与驱动电机9动力输出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3底部安装有第一摆动基座11,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4底部安装有第二摆动基座12,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11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摆动基座12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11底部两侧的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与该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末端分别连接的第一撑杆20和第二撑杆22、与该第一撑杆20和第二撑杆22驱动连接的第一气缸21,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的第二摆动基座12底部两侧的第三顶杆15和第四顶杆16、与该第三顶杆15和第四顶杆16末端分别连接的第三撑杆23和第四撑杆24、与该第三撑杆23和第四撑杆24驱动连接的第二气缸25,所述的第一顶杆13和第一撑杆20、第二顶杆14和第二撑杆22、第三顶杆15和第三撑杆23、第四顶杆16和第四撑杆24相互连接处均套接有上套环17和下套环19,所述的上套环17和下套环19内两侧均安装有锁紧圈18,所述的驱动电机9带动所述的转动齿8使所述的摆动杆7左右摆动角度为30
°
,启动所述的驱动电机9,使得摆动杆7摆动,令病人身体向左或向右,再启动所述的第一气缸21或第二气缸25(要翻身哪一侧就启动另一侧的气缸即可),翻身左侧时,驱动电机9带动摆动杆7向左转动30
°
,配合所述的第二气缸25启动,带动所述的第三撑杆23和第四撑杆24向上顶起,使得第三顶杆15和第四顶杆16带动第二翻身侧板4向上顶起,其中,所述的第四撑杆24顶起高度大于第三撑杆23高度,使得第二翻身侧板4呈斜面顶起,方便病患向左翻身;当翻身右侧时,驱动电机9带动摆动杆7向右转动30
°
,配合所述的第一气缸21启动,带动所述的第一撑杆20和第二撑杆22向上顶起,使得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带动第一翻身侧板3向上顶起,其中,所述的第一撑杆20顶于高度大于第二撑杆22高度,使得第一翻身侧板3呈斜面顶起,方便病患向右翻身,如此实现无需医护人员辅助翻身,病人能在该装置辅助下自主翻身,能防止长期固定位置躺着导致压疮、褥疮的产生,避免了由于长期受压导致的组织坏死现象,使得病人在无法翻身的情况下更为舒适的左右侧卧。
[0016]优选的,在床体1一端可安装有头枕2,提高舒适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顶杆13、第二顶杆14、第三顶杆15和第四顶杆16内均套接有缓冲弹簧10,实现缓冲作用。
[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包括相邻而设的第一翻身侧板(3)、助翻板(5)和第二翻身侧板(4),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3)位于所述的助翻板(5)一侧,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4)位于所述的助翻板(5)另一侧,所述的助翻板(5)底部安装有转动基座(6),所述的转动基座(6)底部安装有摆动杆(7),所述的摆动杆(7)末端套接有转动齿(8),所述的转动齿(8)与驱动电机(9)动力输出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翻身侧板(3)底部安装有第一摆动基座(11),所述的第二翻身侧板(4)底部安装有第二摆动基座(12),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11)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摆动基座(12)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摆动基座(11)底部两侧的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与该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末端分别连接的第一撑杆(20)和第二撑杆(22)、与该第一撑杆(20)和第二撑杆(22)驱动连接的第一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俊雷凯贺进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哲能赫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