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平蔚专利>正文

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989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由MCU中央处理单元驱动的LCD笔段组成的“↓↑”演示区域,在慢速节拍时,同一时间闪亮较少的LCD笔段从上至下再由下而上依次逐个循环往复闪变,形成上下幅度较大的“↓↑”动态演示节拍:在快速节拍时,同一时间闪亮较多的LCD笔段从上至下再由下而上依次逐个循环往复闪变,形成上下幅度较小的“↓↑”动态演示节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技术在音乐教学演示
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CD显示器(TN、STN或HTN型LCD,以下同)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在音乐实践中,人们都采用纵向双向的“↓↑”模式演示节拍,比如人们手击桌面、脚掌踏地表示拍子等。书面图文也以“↓↑”的图标(“↓”为前半拍,“↑”为后半拍)来作节拍解释。这种“↓↑”模式科学、简洁、直观地表现了音乐节拍的强弱、速度等要素以“↓↑”动作的快慢指示音乐速度的快慢,以“↓↑”动作幅度的大小表示音乐拍子的强弱规律变化强拍幅度大,弱拍幅度小。这种“↓↑”动作表示拍子的强、次强、弱规律变化的幅度大小比例通常为4∶2∶1。此外,音乐速度(拍子快慢)也直接影响“↓↑”幅度的大小慢速度时幅度大,快速度时幅度小,这种慢大快小的现象在音乐指挥动作的表现中是很明显的音乐速度慢时的指挥动作舒展而大方,音乐速度快时的指挥动作小而急促(人的生理机体能所限,要以急快的速度作出很大的动作也是不可能的)。再有,音乐的速度范围很大,从Largo(广板)到Prestissimo(最急板)通常为40-208拍/分钟,也就是说,音乐最快时拍子时值可短至288毫秒(208拍/分钟),在如此快速的节拍进行中用以较大幅度的“↓↑”演示节拍也不可行人眼感觉难以接受大幅度的快速“↓↑”运行。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节拍器通常采用LED发光二级管或LCD显示器作光或图象变化演示节拍,若以音乐击拍的“↓↑”模式作节拍器的光或图象变化形式演示节拍,即至少需要有8个(12个效果更好)纵向排列的LED或LCD闪变单位即拍子的强、次强、弱规律变化最小量分别需要8、4、2个(或更好为12、6、3个)闪变单位才能演示出动态的比例为4∶2∶1的“↓↑”模拟效果。LED响应时间短,仅约几毫秒,完全可以在音乐最快的拍时间288毫秒里依次轮流闪变最大幅度时的8+8=16个“↓”轨迹运行的8个加“↑”轨迹运行的8个(或24个“↓”轨迹运行的12个加“↑”轨迹运行的12个)发光单位模拟音乐击拍动作“↓↑”演示节拍,但是LED成本高,加工生产工艺较复杂,还有驱动电压较高、功耗大等缺点。相比之下LCD显示器成本低,加工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且有驱动电压低、省电等优点,但LCD响应时间明显较LED长,至少约有30多毫秒。若采用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模拟“↓↑”演示节拍,就会因为LCD响应时间太长,在音乐最快的拍时间288毫秒里就不能够依次轮流闪变最大幅度时的16个LCD笔段模拟“↓↑”效果288÷(8+8)<30(最快节拍时的每拍时值288毫秒除以最大幅度变化时的LCD笔段最小需要量“↓”8个和“↑”8个LCD笔段所得每个笔段的闪亮时间小于LCD显示器笔段的响应时间30多毫秒)。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分别使用LED发光二级管或LCD显示器作节拍演示的视觉信号载体的节拍器,比如日本SEIKO-SQ系列和SEIKO-DM系列两种电子节拍器,SEIKO-SQ系列节拍器采用横向排列的8个LED发光管作节拍演示,以依次横向闪亮8个LED单位作节拍演示1拍,演示动态效果连贯、流畅。而SEIKO-DM系列节拍器采用LCD横向两个笔段作节拍演示,以每闪亮1个LCD笔段作节拍演示1拍,演示效果明显差很多。要提高LCD显示图象(笔段)演示节拍效果,就得增多LCD显示笔段作节拍演示,而要增多LCD显示笔段作节拍演示的关键是要在快速节拍演示时加长各LCD笔段的闪亮时间,使其闪亮时间达到或超过其响应时间以至有效闪亮作“↓↑”动态变化演示节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纵向排列的由MCU中央处理单元驱动的LCD显示器笔段组成“↓↑”演示区域,在慢速节拍演示时,同一时间闪亮较少的相邻的LCD笔段循环地从上至下再由下而上依次逐个轮流闪变,形成动态的上下幅度较大的运行路径模拟音乐击拍“↓↑”演示节拍;在快速节拍演示时,同一时间闪亮较多的相邻的LCD笔段一齐循环地从上至下再由下而上依次逐个轮流闪变,由此产生众多的连续重复闪亮使LCD笔段闪亮时间得以加长到超过其相应时间而有效闪亮形成动态的上下幅度较小的运行路径模拟音乐击拍“↓↑”演示节拍。换言之,由MCU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的若干纵向排列的LCD笔段,将音乐拍子速度范围分成约3-5个(或更多)速度区间,在最慢速度区间每一时刻闪亮1个(或更多)LCD笔段依次逐一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地循环闪变形成一种“↓↑”幅度等于整个“↓↑”演示区域高度的动态变化。随着速度的变化,每到一个较快的速度区间即增加1个(或更多)相邻的LCD笔段同时闪亮作“↓↑”动态变化,这样一来,到最快速节拍时每一时刻有4个、5个或6个(甚至更多)LCD笔段同时闪亮作“↓↑”动态变化演示节拍。由于同一时间闪亮多个相邻的LCD笔段作“↓↑”动态变化,在快速“↓↑”起伏变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闪亮连续重复,即加长了各个LCD笔段的闪亮时间,使得在快速节拍时各“↓↑”闪变的LCD笔段的闪亮时间能大于LCD响应时间,也就使得LCD笔段模拟“↓↑”演示节拍在快速拍子时的不能闪亮成为可能闪亮,达到可以采用8个(甚至更多)LCD显示笔段作“↓↑”动态变化演示节拍的目的。另外,在快速节拍时同时闪亮作“↓↑”动态变化的4个、5个或6个(甚至更多)LCD笔段中,位于上、下端的笔段的连续重复闪亮的次数较少于位于中部的LCD笔段的连续重复闪亮次数,即上、下端LCD笔段的闪亮时间短于中部的LCD笔段的闪亮时间,也就可能短于LCD响应时间或短于人眼的感应时间而难以看得见。也就是说,拍子速度(LCD笔段“↓↑”上下运行速度)越快,同时闪亮的LCD笔段的上、下端部分就越多的看不见,也就越显得“↓↑”上下幅度变小(上、下端有笔段看不见,就等于缩小了“↓↑”演示区域,“↓↑”演示区域变小了,当然“↓↑”上下幅度也就变小)。而这种慢速节拍时“↓↑”上下幅度大,快速节拍时“↓↑”上下幅度小的视觉效果与音乐实际演示拍子的慢时幅度大,快时幅度小的常规相同。综上所述方式,实现一种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若干纵向排列的LCD笔段组成一个上下闪变运行模拟音乐击拍“↓↑”的区域,将音乐速度范围划分为N个速度区间,配合在各速度区间的到来,以慢速节拍时少,快速节拍时多的规律变化,闪亮不同量的相邻的LCD笔段依次逐一向下运动,再依次逐一向上运动,由此循环往复以形成一种动态变化的“↓↑”上下幅度不同的模拟音乐击拍效果演示节拍在I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1个笔段(或相邻的更多笔段),以一个拍子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往复;在II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2个(或更多)笔段,以一个拍子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往复;在III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3个(或更多)笔段,以一个拍子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往复;在N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N个(或更多)笔段,以一个拍子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往复;所述II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较快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CD显示器笔段闪变慢少快多模拟音乐击拍的“↓↑”的示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X个纵向排列的LCD笔段组成一个上下闪变运行区域,将音乐速度范围划分为N个速度区间,配合在各速度区间的到来,依次逐一闪亮不同量的相邻的LCD笔段以形成一种“↓↑”幅度不同的动态变化演示节拍,其特征在于:在Ⅰ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1个笔段(或更多),以一拍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重复;在Ⅱ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2个笔段(或更多),以一拍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重复; 在第Ⅲ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3个(或更多)笔段,以一拍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重复;……在N速度区间,同一时刻闪亮相邻的N个(或更多)笔段,以一拍时间完成一次“↓↑”运行的比例循环重复;所述Ⅱ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 度较快于所述Ⅰ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所述Ⅲ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较快于所述Ⅱ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所述第N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较快于所述Ⅲ速度区间包括的节拍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蔚
申请(专利权)人:曾平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