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组件内的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和分离组件,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座壳体组件,在所述插座壳体组件内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限位套组件,实现插头和插座的锁紧和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为具备机械分离和电磁分离两种分离方式、可传输1553B信号的用于火箭或导弹的电磁脱落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分离方式更加灵活、简便,同时提高了分离脱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入了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技术成熟的1553B信号,对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有着很大提升,可满足机载设备信息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磁脱落连接器
,涉及一种用于火箭或导弹上的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脱落连接器主要通过机械分离的方式来实现插头和插座的分离,分离方法不够灵活、简便,现有技术中也有电磁脱落连接器,但是不能传输1553B信号,且电磁结构不是独立设计,传输信号时相互干扰,影响信号正常传输。如申请号为20141033277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其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上的钢球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钢球、解锁电磁铁和导向移动装配于插座壳体上的防脱套,防脱套与插座壳体之间设置有推簧,插头的插头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钢球锁止配合的锁紧槽,插头壳体上的插头部件包括插头第一接触件,插座壳体上的插座部件包括前端用于与插头第一接触件插接电连的插座第一接触件,插座第一接触件的后端与解锁电磁铁电连接。该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不能实现1553B信号的传输,另外,电磁结构不是独立设计,在产品信号传输时会与电磁组件相互影响,不能保证电磁脱落结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本技术产品为具备机械分离和电磁分离两种分离方式、可传输1553B信号的用于火箭或导弹的电磁脱落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组件内的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和分离组件,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座壳体组件,在所述插座壳体组件内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限位套组件,实现插头和插座的锁紧和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壳体、针前绝缘体、针后绝缘体、第一卡簧、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三插针和多个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所述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通过第一卡簧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中,在所述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中心设有用于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穿出的通孔,在通孔的旁边设有用于安装分离组件的孔腔,在通孔的旁边设有孔腔,在孔腔中安装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的孔腔中的助力柱,且助力柱末端与所述针前绝缘体前端之间挡止配合安装,在助力柱内安装有助力弹簧,在插头与插座对接时,助力柱受力压缩助力弹簧,电磁脱落锁紧机构解锁后,助力弹簧得以释放,从而推动插头与插座分离;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三插针和多个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分别轴向安装在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包括拉杆、拉杆尾套、拉杆外套、前套管、外套管、分离弹簧、锁紧钢球、限位钢球、尾附壳体、活动衔铁、复位弹簧、电磁铁外壳、固定衔铁和电磁铁绕组,所述固定衔铁安装在电磁铁外壳末端,电磁铁外壳前端与尾附壳体相连接,在固定衔铁的前端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动衔铁,在固定衔铁和活动衔铁的外部设有电磁铁绕组,活动衔铁与固定衔铁同轴设置,固定衔铁前端中心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套筒,所述拉杆末端与拉杆尾套固定连接,拉杆尾套末端自限位套筒中穿出,复位弹簧置于限位套筒内并套装在拉杆尾套外周,拉杆的前端自活动衔铁内穿出,在拉杆的前端外周套装有拉杆外套,拉杆外套末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限位台,限位台的末端面与活动衔铁的前端面相贴合,在所述拉杆外套的外周依次套装有分离弹簧和前套管,在拉杆外套前端开设的径向通孔中设有锁紧钢球,拉杆的前端设有用于对锁紧钢球进行限位的斜面,在分离弹簧和前套管的外周套装有外套管,外套管末端设有定位台,定位台内部与拉杆外套的限位台相抵接,定位台另外通过螺钉与尾附壳体及电磁铁外壳相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拉杆外套的锁紧钢球后端开设的径向通孔内还设有与外套管挡止配合的限位钢球,用于限制前套管的轴向移动范围,所述前套管的内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锁紧钢球和限位钢球滑动配合的滑道。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组件包括插座壳体、孔前绝缘体、孔后绝缘体、第二卡簧、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二插孔、多个第三插孔和多个1553B信号插孔接触体,所述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通过第二卡簧安装在插座壳体内部,在所述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中心设有用于安装限位套组件的通孔,所述限位套组件包括限位套和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限位套前端外部的限位套尾管,所述限位套末端外周依次安装垫片、垫圈和螺母,限位套通过限位套尾管和螺母相配合实现与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的固定,在限位套的前端内部设有轴向设置的柱形孔,在柱形孔内前端设有环形槽;所述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二插孔、多个第三插孔和多个1553B信号插孔接触体分别轴向安装在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中,分别用于与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三插针和多个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相对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衔铁为直流螺线管电磁铁。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柱为一端为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且在开口设有向外周延伸的第一环形凸台,所述针前绝缘体前端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助力柱具有第一环形凸台的一端置于针前绝缘体中,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二环形凸台相配合对助力柱的轴向移动范围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产品为具备机械分离和电磁分离两种分离方式、可传输1553B信号的用于火箭或导弹的电磁脱落连接器。本技术采用的电磁脱落锁紧机构一方面使连接器分离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增加了分离方式,双保险,更可靠;解决了传统脱落连接器只能通过机械分离的方式来实现插头和插座的分离,即分离方式单一的问题,加入了电磁脱落的分离方式。同时,随着机载、箭载电子系统的不断升级,对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也有着很大提升,故加入了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技术成熟的1553B信号。另外,在结构设计时,考虑到产品信号传输与电磁组件互不影响,保证电磁脱落结构可以正常工作,将电磁结构独立开来,通过金属外壳结构对其屏蔽,避免与传输信号互相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插头与插座的对接(锁紧)状态示意图;图2是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磁脱落锁紧机构与插头壳体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插座壳体组件和限位套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1553B信号插孔接触体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插头壳体组件;101-插头壳体;102-针前绝缘体;1021-第二环形凸台;103-针后绝缘体;104-分离组件;1041-助力柱;10411-第一环形凸台;1042-助力弹簧;105-第一卡簧;106-第一插针;107-第二插针;108-第三插针;109-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2-电磁脱落锁紧机构;201-拉杆;202-拉杆尾套;203-拉杆外套;2031-限位台;204-前套管;205-外套管;2051-定位台;206-分离弹簧;207-锁紧钢球;208-限位钢球;209-尾附壳体;210-活动衔铁;211-复位弹簧;212-电磁铁外壳;213-固定衔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组件内的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和分离组件,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座壳体组件,在所述插座壳体组件内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限位套组件,实现插头和插座的锁紧和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组件内的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和分离组件,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座壳体组件,在所述插座壳体组件内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限位套组件,实现插头和插座的锁紧和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组件包括插头壳体、针前绝缘体、针后绝缘体、第一卡簧、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三插针和多个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所述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通过第一卡簧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中,在所述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中心设有用于电磁脱落锁紧机构穿出的通孔,在通孔的旁边设有用于安装分离组件的孔腔,在通孔的旁边设有孔腔,在孔腔中安装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的孔腔中的助力柱,且助力柱末端与所述针前绝缘体前端之间挡止配合安装,在助力柱内安装有助力弹簧,在插头与插座对接时,助力柱受力压缩助力弹簧,电磁脱落锁紧机构解锁后,助力弹簧得以释放,从而推动插头与插座分离;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三插针和多个1553B信号插针接触体分别轴向安装在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553B电磁脱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脱落锁紧机构包括拉杆、拉杆尾套、拉杆外套、前套管、外套管、分离弹簧、锁紧钢球、限位钢球、尾附壳体、活动衔铁、复位弹簧、电磁铁外壳、固定衔铁和电磁铁绕组,所述固定衔铁安装在电磁铁外壳末端,电磁铁外壳前端与尾附壳体相连接,在固定衔铁的前端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动衔铁,在固定衔铁和活动衔铁的外部设有电磁铁绕组,活动衔铁与固定衔铁同轴设置,固定衔铁前端中心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套筒,所述拉杆末端与拉杆尾套固定连接,拉杆尾套末端自限位套筒中穿出,复位弹簧置于限位套筒内并套装在拉杆尾套外周,拉杆的前端自活动衔铁内穿出,在拉杆的前端外周套装有拉杆外套,拉杆外套末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限位台,限位台的末端面与活动衔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初阳韩聪曾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