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67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包括防爆箱,所述防爆箱内侧壁通过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腔室安装腔、锂电池固定箱和水冷箱,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曲形水冷管安装于所述水冷箱内侧壁,所述防爆箱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风冷组,通过由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爆箱作为防护箱,防止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并且,曲形水冷管与外部水冷机配合对防爆箱内部进行辅助水冷降温,同时,散热风扇的设置能够对防爆箱内部进行辅助风冷,且散热风扇能够将曲形水冷管产生的冷空气送入防爆箱内,进一步对防爆箱内部进行降温,增加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阳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池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由于锂电池的过充、过放或内部短路等原因导致电池工作电流过大,从而使电池的温度过高,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使电池内部的压力和温度都很高,当电池内的压力和温度超过电池包装容器的承受能力时,包装容器被炸开,里面的易燃易爆物质外流,从而引起爆炸、起火等严重的事故。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时,缺乏一定的防爆装置,且不能对锂电池进行实时温度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锂电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能够解决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时,缺乏一定的防爆装置,且不能对锂电池进行实时温度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其包括:防爆箱、锂电池、控制组件、曲形水冷管和风冷组,所述防爆箱内侧壁通过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腔室安装腔、锂电池固定箱和水冷箱,所述锂电池固定箱内侧壁底部卡接所述锂电池,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直流接触器,所述控制器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所述直流接触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侧壁顶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直流接触器电性连接,所述曲形水冷管安装于所述水冷箱内侧壁,且所述水冷箱与所述防爆箱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防爆箱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风冷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冷组包括连接架和散热风扇,所述防爆箱外侧壁顶部开设有风口,所述连接架对应所述风口设置,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连接架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爆箱外侧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沿所述防爆箱外侧壁从上至下呈线性等距排列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安全继电器,所述安全继电器安装于所述防爆箱后侧壁底部,所述安全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组与远程终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曲形水冷管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与外部水冷机的进出端口连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由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爆箱作为防护箱,防止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且安全继电器可以在锂电池发生故障时做出有规则的动作,它具有强制导向接点结构,作为安全保护器,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并且,曲形水冷管与外部水冷机配合对防爆箱内部进行辅助水冷降温,同时,散热风扇的设置能够对防爆箱内部进行辅助风冷,且散热风扇能够将曲形水冷管产生的冷空气送入防爆箱内,进一步对防爆箱内部进行降温,增加了锂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防爆箱、110透气孔、120隔板、130安装腔、140锂电池固定箱、150水冷箱、200锂电池、300控制组件、310控制器、320直流接触器、330安全继电器、400曲形水冷管、500风冷组、510连接架、520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通过由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爆箱作为防护箱,防止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并且,曲形水冷管与外部水冷机配合对防爆箱内部进行辅助水冷降温,请参阅图1,包括,防爆箱100、锂电池200、控制组件300、曲形水冷管400和风冷组500。请继续参阅图1-2,防爆箱100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防爆箱100作为防护箱,防止锂电池发生爆炸时,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防爆箱100外侧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二十个透气孔110,二十个透气孔110沿防爆箱100外侧壁从上至下呈线性等距排列设置,透气孔110用于对防爆箱100内部进行辅助散热透气,防爆箱100内侧壁通过两个隔板120分隔为三个腔室安装腔130、锂电池固定箱140和水冷箱150,安装腔130用于安装控制组件300,锂电池固定箱140用于放置锂电池200,水冷箱150用于设置曲形水冷管400;请继续参阅图1,锂电池固定箱140内侧壁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接有锂电池200;请继续参阅图1-2,控制组件300设于安装腔130内,具体的,控制组件300包括控制器310和直流接触器320,控制器310嵌入安装于安装腔130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控制器310作为设备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直流接触器320螺接于安装腔130内侧壁顶部,控制器310与直流接触器320电性连接,直流接触器320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直流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控制组件300还包括安全继电器330,安全继电器330通过紧固螺钉螺接于防爆箱100后侧壁底部,安全继电器330与控制器310电性连接,安全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箱(100)、锂电池(200)、控制组件(300)、曲形水冷管(400)和风冷组(500),所述防爆箱(100)内侧壁通过两个隔板(120)分隔为三个腔室安装腔(130)、锂电池固定箱(140)和水冷箱(150),所述锂电池固定箱(140)内侧壁底部卡接所述锂电池(200),所述控制组件(300)设于所述安装腔(130)内,所述控制组件(300)包括控制器(310)和直流接触器(320),所述控制器(310)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30)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所述直流接触器(320)设于所述安装腔(130)内侧壁顶部,所述控制器(310)与所述直流接触器(320)电性连接,所述曲形水冷管(400)安装于所述水冷箱(150)内侧壁,且所述水冷箱(150)与所述防爆箱(100)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防爆箱(100)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风冷组(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箱(100)、锂电池(200)、控制组件(300)、曲形水冷管(400)和风冷组(500),所述防爆箱(100)内侧壁通过两个隔板(120)分隔为三个腔室安装腔(130)、锂电池固定箱(140)和水冷箱(150),所述锂电池固定箱(140)内侧壁底部卡接所述锂电池(200),所述控制组件(300)设于所述安装腔(130)内,所述控制组件(300)包括控制器(310)和直流接触器(320),所述控制器(310)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30)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所述直流接触器(320)设于所述安装腔(130)内侧壁顶部,所述控制器(310)与所述直流接触器(320)电性连接,所述曲形水冷管(400)安装于所述水冷箱(150)内侧壁,且所述水冷箱(150)与所述防爆箱(100)之间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防爆箱(100)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风冷组(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接触器控制的可多模块级联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500)包括连接架(510)和散热风扇(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之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