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59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涉及机器人小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车体四周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第一减震槽内固定有第一滑柱,第一减震槽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第一减震柱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位于第一减震槽内,第一减震柱还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第一减震槽内且位于第一滑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减震槽、第一减震柱、连接柱、限位挡板、第一滑柱与第一减震弹簧配合,使得装置在产生碰撞时,能够进行减震,并且避免车体自身被碰撞,通过连接块与滚轮的设置,使得装置在被碰撞时滚轮滚动,避免装置与碰撞物产生摩擦,避免装置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小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
技术介绍
机器人智能小车,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机器人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但是现有的机器人智能小车没有相对应的防撞减震结构,容易因碰撞造成损坏与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机器人智能小车没有相对应的防撞减震机构,容易因碰撞造成损坏与磨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四周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内固定有第一滑柱,所述第一减震槽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一减震柱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第一减震槽内,所述第一减震柱还与第一滑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槽内且位于第一滑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四周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内固定有第一滑柱(6),所述第一减震槽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3),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5),所述限位挡板(5)位于第一减震槽内,所述第一减震柱(3)还与第一滑柱(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槽内且位于第一滑柱(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7),所述第一减震弹簧(7)位于限位挡板(5)的一端,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四周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内固定有第一滑柱(6),所述第一减震槽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3),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挡板(5),所述限位挡板(5)位于第一减震槽内,所述第一减震柱(3)还与第一滑柱(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槽内且位于第一滑柱(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7),所述第一减震弹簧(7)位于限位挡板(5)的一端,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智能防撞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减震槽,所述第二减震槽内固定有第二滑柱(14),所述第二滑柱(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15),位于所述车体(1)两端的两个连接柱(4)的第二减震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减震柱(13),所述第三减震柱(13)与第二滑柱(14)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减震柱(13)位于第二减震弹簧(15)的一端,所述第三减震柱(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组装柱筒(12);
位于所述车体(1)两侧的两个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