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55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包括基材层、天线层和双频芯片,天线层蚀刻出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双频芯片设有四个连接端口和两个悬浮端口,双频芯片通过连接端口同时绑定于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电子标签还设有断路检测线路,断路检测线路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悬浮端口绑定,两个悬浮端口之间的输入阻抗值能够写入双频芯片的存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芯片两个悬浮引脚以及增加断路检测电路,提供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回路检测功能,通过该芯片和断路检测电路的配合,实现应用过程中的断路检测和记录,从而达到真正的防伪功能,且通过一双频芯片,将超高频、高频天线集成,减少双频电子标签的标签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
本技术属于RFID(射频识别)标签
,特别涉及一种双频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射频标签又称电子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随着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在各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面向终端客户的零售包装方面,所以对包装封条标签,对RFID标签在识读和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等方面兼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普通的RFID针对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方面常规的应用为使用特殊的易碎天线工艺,以防止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被人为拆除RFID标签封条的目的。使用这样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如在拆除RFID标签封条后,对芯片与铝刻蚀天线进行技术分离,并再次封装从而在封条被拆封后进行伪装还原,这对RFID标签在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这些应用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因为技术瓶颈对RFID在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这些应用场景的限制,需要设计一款能够做到真正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的RFID(双频电子)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通过芯片两个悬浮引脚以及增加断路检测电路,提供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回路检测功能,通过该芯片和断路检测电路的配合,实现应用过程中的断路检测和记录,从而达到真正的防伪功能,且通过一双频芯片,将超高频天线与高频天线集成,即使用一颗芯片就可完成超高频和高频的功能组合,减少双频电子标签的标签面积,减少双频标签的原材料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基材层、天线层和双频芯片,所述天线层粘接于所述基材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蚀刻出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所述双频芯片设有四个连接端口和两个悬浮端口,所述双频芯片通过所述连接端口同时绑定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和所述高频天线;所述电子标签还设有断路检测线路,所述断路检测线路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悬浮端口绑定,两个所述悬浮端口之间的输入阻抗值能够写入所述双频芯片的存储器。进一步地说,所述双频芯片是型号为EM4425的双频芯片。进一步地说,所述断路检测电路环绕于所述高频天线的外周,所述断路检测电路的接口位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之间。进一步地说,所述断路检测电路为导线,且在位于所述高频天线的下方的位置形成狭长的条形封口。进一步地说,所述超高频天线包括小环耦合天线和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所述小环耦合天线为矩形线圈,所述矩形线圈的闭环面积为51-55mm2,所述矩形线圈的外圈周长为57-60mm,且所述矩形线圈的内圈周长为49-52mm;所述小环耦合线圈的上部且中间位置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左天线和右天线,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对称设置,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组成所述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展开后的延伸长度均为105-110mm;所述小环耦合天线的下部且中间位置形成芯片绑定引脚。进一步地说,所述高频天线包括高频线圈天线和过桥线圈天线,通过过桥线圈天线实现所述高频线圈天线的闭环连接;所述高频线圈天线为一导线的一端点由内到外依次逐层绕制成的矩形盘状线圈,所述导线的两端点通过所述过桥线圈天线连接;所述矩形盘状线圈的长度为50-54mm,且宽度为12-14mm,所述导线的线宽与所述矩形盘状线圈的相邻层之间的间距为1:1;所述矩形盘状线圈的上部且中间位置形成芯片绑定引脚。进一步地说,所述左天线的末端和所述右天线的末端均形成直线天线区,所述直线天线区的高度为10.50-13.25mm。进一步地说,所述矩形线圈的闭环面积为53.13mm2,所述矩形线圈的外圈周长为58.38mm,且所述矩形线圈的内圈周长为50.98mm;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展开后的延伸长度均为107.5mm。进一步地说,所述矩形盘状线圈的长度为52mm,且宽度为13mm,所述导线的线宽与所述矩形盘状线圈的相邻层之间的间距均为0.3mm。进一步地说,所述电子标签的长度为70mm,且宽度为2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基材层、天线层和双频芯片,天线层蚀刻出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双频芯片设有四个连接端口和两个悬浮端口,双频芯片通过连接端口同时绑定于超高频天线和所述高频天线;电子标签还设有断路检测线路,所述断路检测线路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悬浮端口绑定,两个悬浮端口之间的输入阻抗值能够写入双频芯片的存储器,通过芯片两个悬浮引脚以及增加断路检测电路,提供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回路检测功能,通过该芯片和断路检测电路的配合,实现应用过程中的断路检测和记录,从而达到真正的防伪功能;此类标签的尺寸及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的应用,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封条或其他有需要做防拆、防转移和防篡改的管控领域;且通过一双频芯片,将超高频天线与高频天线集成,即使用一颗芯片就可完成超高频和高频的功能组合,减少双频电子标签的标签面积,减少双频标签的原材料成本;再者,本技术的超高频天线包括小环耦合天线和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小环耦合天线为矩形线圈,矩形线圈的闭环面积为51-55mm2,矩形线圈的外圈周长为57-60mm,且所述矩形线圈的内圈周长为49-52mm,EM4425芯片的超高频天线的输出阻抗为17.6-273j欧姆,矩形线圈的阻抗与双频芯片的超高频部分的输出阻抗实现共轭匹配,提高标签性能;再者,本技术的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的两端增加两条不弯折的直线天线区,采用末端加载的方式,其相当于在天线的等效电路上增加了一个电容,起到改善天线阻抗特性和拓展带宽的作用;再者,本技术的高频线圈采用矩形盘状线圈,与普通的圆形截面的导线绕制的线圈相比,平面盘式标签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低剖面等非常明显的优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双频芯片的简化原理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双频芯片1、超高频天线2、小环耦合天线21、芯片绑定引脚211、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22、左天线221、直线天线区2211、右天线222、高频天线3、高频线圈天线31、过桥线圈天线32;断路检测线路4、接口41、条形封口42;直线天线区的高度L1、矩形盘状线圈的长度L2,且宽度W1、导线的线宽W2、矩形盘状线圈的相邻层之间的间距D,标签的长度L3,且宽度W3;连接端口(A+,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包括基材层、天线层和双频芯片(1),所述天线层粘接于所述基材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蚀刻出超高频天线(2)和高频天线(3);/n所述双频芯片设有四个连接端口和两个悬浮端口,所述双频芯片通过所述连接端口同时绑定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和所述高频天线;/n所述电子标签还设有断路检测线路(4),所述断路检测线路的两个接口(41)分别与两个所述悬浮端口绑定,两个所述悬浮端口之间的输入阻抗值能够写入所述双频芯片的存储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包括基材层、天线层和双频芯片(1),所述天线层粘接于所述基材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蚀刻出超高频天线(2)和高频天线(3);
所述双频芯片设有四个连接端口和两个悬浮端口,所述双频芯片通过所述连接端口同时绑定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和所述高频天线;
所述电子标签还设有断路检测线路(4),所述断路检测线路的两个接口(41)分别与两个所述悬浮端口绑定,两个所述悬浮端口之间的输入阻抗值能够写入所述双频芯片的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芯片是型号为EM4425的双频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检测电路环绕于所述高频天线的外周,所述断路检测电路的接口位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和高频天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检测电路为导线,且在位于所述高频天线的下方的位置形成狭长的条形封口(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包装封条的防伪双频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频天线包括小环耦合天线(21)和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22),所述小环耦合天线为矩形线圈,所述矩形线圈的闭环面积为51-55mm2,所述矩形线圈的外圈周长为57-60mm,且所述矩形线圈的内圈周长为49-52mm;
所述小环耦合线圈的上部且中间位置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左天线(221)和右天线(222),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对称设置,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组成所述偶极子辐射增益天线;所述左天线和所述右天线展开后的延伸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敬桢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成芯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