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50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镜框、镜腿、喇叭以及喇叭盖;所述镜腿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镜腿内壳和镜腿外壳;所述镜腿内壳内形成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镜腿外壳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喇叭安装槽;所述镜腿内壳上还设有一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至所述喇叭安装槽;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槽内;所述喇叭盖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喇叭盖围绕构成所述喇叭的共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巧妙地在镜腿上设置了音腔结构,充分地利用了镜腿内壳内部空间,在不使用其他外部构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声音低音效果的增强,且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容易实现结构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头戴式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头戴式显示设备一般包括AR眼镜、VR眼镜等,其具有播放音乐等功能,市面上的头戴式显示设备通常在镜腿的安装一体式喇叭,其中所述一体式喇叭包括喇叭安装壳和喇叭,所述喇叭安装壳内设有喇叭装配腔,所述喇叭安装于喇叭装配腔,且所述喇叭安装壳一侧设有出音孔连通所述喇叭装配腔,所述喇叭发出的声音从出音孔传出。但一体式喇叭的低声音效果不好,且由于一体式喇叭存在壳体,其重量大,安装一体式喇叭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无法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包括:镜框、镜腿、喇叭以及喇叭盖;所述镜腿分别连接于所述镜框的两侧,所述镜腿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镜腿内壳和镜腿外壳;所述镜腿内壳内形成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镜腿外壳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喇叭安装槽;所述镜腿内壳上还设有一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至所述喇叭安装槽;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槽内;所述喇叭盖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喇叭盖围绕构成所述喇叭的共振腔。本技术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巧妙地在镜腿上设置了音腔结构,充分地利用了镜腿内壳内部空间,在不使用其他外部构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声音低音效果的增强,且使用本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容易实现结构轻量化。<br>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镜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镜腿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镜腿内壳、喇叭和喇叭盖的一视角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镜腿内壳、喇叭和喇叭盖的另一视角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镜腿内壳、喇叭和喇叭盖的另一视角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镜腿内壳、喇叭和喇叭盖配合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2,本实施例所述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镜框(图未示)、镜腿10、喇叭2以及喇叭盖3;所述镜腿10分别连接于所述镜框的两侧,所述镜腿10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镜腿内壳1和镜腿外壳4。佩戴本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时,镜腿内壳1位于贴近人脸的位置,镜腿外壳4位于远离人脸的位置。请同时参与图3-6,所述镜腿内壳1内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镜腿外壳4的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置有喇叭安装槽12。设置第一腔体11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喇叭2的低频音质,本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充分利用了镜腿内壳1内部空间来形成第一腔体11。所述镜腿内壳1上还设有一出音孔13,所述出音孔13连通至所述喇叭安装槽12。优选地,为了实现良好的传音效果,所述出音孔13呈条形状,且朝向人耳。所述喇叭2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槽12内,所述喇叭2发出的声音通过所述出音孔13传播至外部,所述喇叭盖3与第一腔体11的开口相互配合连接;喇叭盖3以及第一腔体11的相互配合,共同围绕构成喇叭2的共振腔,可以增强喇叭2发声的低音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喇叭2工作时,喇叭2发出的声音先在共振腔发生共振,增强低音效果后再经过出音孔13后发出。本实施例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巧妙地在镜腿上设置了音腔结构,充分地利用了镜腿内壳1内部空间,在不使用其他外部构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声音低音效果的增强,且本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容易实现结构轻量化。另外,第一腔体11可以通过整个镜腿内壳1来形成,镜腿内壳1的横截面呈现具有一端开口的U型状,具体地,所述镜腿内壳1的前后两个端部均设有朝向所述镜腿外壳4方向凸起的分隔板17,所述镜腿内壳1和两个分隔板17共同围合出所述第一腔体11。所述喇叭盖3与所述镜腿内壳1、两个分隔板17相互配合连接,围设形成喇叭2的共振腔。通过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在镜腿内壳1内分隔出第一腔体11形成喇叭2的共振腔,优化了镜腿内壳1内部使用空间,使得镜腿内壳1内还能设置其他腔体,还能够让喇叭盖3与第一腔体11的安装更稳定。具体地,所述分隔板17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隔板17相对设置。优选地,为了使喇叭2发出的声音效果更好,本实施例所述喇叭2包括出音端21和非出音端23;所述喇叭2的出音端21朝向所述喇叭安装槽12底壁且间隔于所述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所述出音孔13连通至所述喇叭2的出音端21与所述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喇叭2的出音端21,即喇叭2发出声音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喇叭2的出音端21为喇叭2上设置有振膜的一端,本实施例的喇叭2可以为0815喇叭2。由于喇叭2的振膜通过振动发声,需要提供空间给振膜的进行振动,因此本喇叭2出音端21需要间隔于所述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喇叭2的非出音端23即喇叭2上除了出音端21之外的位置,例如本实施例喇叭2的非出音端23为位于喇叭2振膜边沿的支撑结构,其同样朝向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进一步地,所述喇叭2的出音端21与所述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至少为0.5mm。本实施例喇叭2的振膜在振动过程中,会推出接近0.5mm的距离,喇叭2的出音端21与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的间隔距离至少为0.5mm,可以保证喇叭2的正常工作。优选地,所述喇叭盖3或所述镜腿内壳1上设有泄气孔31,所述泄气孔31与所述第一腔体11相通。泄气孔31用于平衡第一腔体11的内外气压,防止喇叭2的振膜因前后气压不等造成振膜鼓胀或者凹缩,同时实现了改善音效和保护喇叭2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泄气孔31开设于喇叭盖3上。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延伸出一用于支撑所述喇叭2的支撑部14,其中,所述支撑部14与所述喇叭2的非出音端23相接触。本实施例通过支撑部14支撑喇叭2,使其间隔于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喇叭2间隔于喇叭安装槽12的底壁的效果。支撑部可以为支撑骨位,其被设计为配合于喇叭2非出音端23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17上设置有排线孔15,排线可以穿过排线孔15从而连接喇叭2,设置排线孔15可以方便整理排线。具体地,排线孔15设置于靠近镜框的分隔板17上,排线从镜框延伸至镜腿穿过排线孔15。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盖3上设有定位柱33,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柱33插入所述定位槽16内。通过此种设置,在安装时,可以准确地将喇叭盖3盖合于第一腔体11的开口,减少了安装难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框、镜腿、喇叭以及喇叭盖;所述镜腿分别连接于所述镜框的两侧,所述镜腿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镜腿内壳和镜腿外壳;/n所述镜腿内壳内形成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镜腿外壳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喇叭安装槽;所述镜腿内壳上还设有一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至所述喇叭安装槽;/n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槽内;所述喇叭盖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喇叭盖围绕构成所述喇叭的共振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框、镜腿、喇叭以及喇叭盖;所述镜腿分别连接于所述镜框的两侧,所述镜腿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镜腿内壳和镜腿外壳;
所述镜腿内壳内形成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镜腿外壳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喇叭安装槽;所述镜腿内壳上还设有一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至所述喇叭安装槽;
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槽内;所述喇叭盖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喇叭盖围绕构成所述喇叭的共振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包括出音端和非出音端;所述喇叭的出音端朝向所述喇叭安装槽的底壁且间隔于所述喇叭安装槽的底壁,所述出音孔连通至所述喇叭的出音端与所述喇叭安装槽的底壁之间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盖或所述镜腿内壳上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镜腿音腔结构的头戴式显示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