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27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属于热能回收技术领域,通过第一壳体内壁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外壁连接有圆盘,圆盘左侧设有限位块,第一壳体底部连接有限位条,圆盘右侧连接有浮板,浮板右侧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部开设有凹形口,第一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内壁连接有橡胶圈,使用者通过向进水管注水,在第一壳体内无水的情况下,浮板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脱离出水口,当水蔓延到浮板时,浮板受到了水给的浮力,浮板上的凹形口与出水口闭合,关闭进水管,橡胶圈的设计可以增加盖子与进水管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热量的散失,浮板的设计达到进水管很好的隔热效果,增加了热能更好的储存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能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
,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专利CN211120740U包括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和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包括有导热玻璃板、集热罩、导热主管和导热支管,导热玻璃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机体左侧和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该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了导热玻璃板、集热罩、导热主管和导热支管,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热能收集到机体的内部后,一部分热能位于机体的底部,然后一部分热能通过集热罩进入到导热主管和导热支管的内部,通过导热玻璃板、导热主管和导热支管的作用,增大了装置顶部的水与热能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热能更容易被水吸收,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热能回收效率。上述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有些不足之处,1、上述所介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底部连接有万向轮(170);/n隔音组件(200):包括第一壳体(110)内壁连接的隔音板(210),所述隔音板(210)外壁开设有蜂窝孔(220);/n进水阀组件(300):包括第一壳体(110)内壁连接的轴承(310),所述轴承(310)外壁连接有圆盘(320),所述圆盘(320)右侧连接有浮板(390),所述圆盘(320)左侧连接也有限位块(331),所述第一壳体(110)顶部连接有限位条(330),所述浮板(390)右侧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380),所述第二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底部连接有万向轮(170);
隔音组件(200):包括第一壳体(110)内壁连接的隔音板(210),所述隔音板(210)外壁开设有蜂窝孔(220);
进水阀组件(300):包括第一壳体(110)内壁连接的轴承(310),所述轴承(310)外壁连接有圆盘(320),所述圆盘(320)右侧连接有浮板(390),所述圆盘(320)左侧连接也有限位块(331),所述第一壳体(110)顶部连接有限位条(330),所述浮板(390)右侧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380),所述第二壳体(380)内部开设有凹形口(370),所述第一壳体(110)顶部开设有进水管(340),所述进水管(340)内壁连接有橡胶圈(350),所述进水管(340)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外壁开设有单向阀(120),所述单向阀(120)外壁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杨旭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