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1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包括废气入口、进气机构、反应机构和炉温调节机构;所述废气入口的内部设置废气冷旁通系统和冷旁通气动调节阀;所述进气机构设于废气入口的右侧,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进气管道和进口切换阀,所述进气风机设于废气入口的右侧,所述进气管道设于进气风机的右侧,进气管道与进气风机相连通,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均设在进气管道上;所述反应机构设于进气机构的上方;本技术采用低温冷旁通调节炉温,不直接外排高温烟气,无需配备急冷装置,同时控制炉温燃烧时间及降温时间,无二噁英再次形成条件,有效降低设备负荷,明显提高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大多采用RTO焚烧技术,制药、化工行业中采用的原料组分较多,部分工艺废气中含氯及苯系物,在焚烧过程中如控制不当,会产生二噁英。针对制药、化工等浓度偏高的情况均采用高温热旁通的方式来释放热量,降低炉内温度。采用高温热旁通在含氯有机物的处理当中,后续降温过程存在二噁英再次产生的因素,导致二次污染。且在此处理成本非常高,产生大量危废。二噁英是一类多氯取代含氧三环的芳香类化合物,它是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统称,在焚烧过程中如燃烧不完全,低于750℃,碳氢化合物与氯化物会结合生成二噁英。采用高温热旁通无法避免高温烟气的急冷,目前急冷过程均采用高压雾化水的,烟气的再冷阶段极易再次形成二噁英,导致二次污染,二噁英目前只能采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去除,会产生大量危废,污染环境。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制药、化工行业中采用的原料组分较多,部分工艺废气中含氯及苯系物,在焚烧过程中如控制不当,会产生二噁英,导致二次污染,二噁英目前只能采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去除,会产生大量危废,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包括废气入口、进气机构、反应机构和炉温调节机构;所述废气入口的内部设置废气冷旁通系统和冷旁通气动调节阀;所述进气机构设于废气入口的右侧,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进气管道和进口切换阀,所述进气风机设于废气入口的右侧,所述进气管道设于进气风机的右侧,进气管道与进气风机相连通,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均设在进气管道上;所述反应机构设于进气机构的上方;所述炉温调节机构设于反应机构的左侧。优选的,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吹扫阀门,三个所述吹扫阀门的下方设有与三个第一连接管相连接的反吹管道,所述反吹管道的左端与废气入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蓄热室和出气管道,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进气管道相连接,三个所述蓄热室分别设于三个第二连接管的上方,所述出气管道设于蓄热室底部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蓄热室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静压室和燃烧器,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三个结构相同的出口切换阀,所述出气管道的右侧设有进后处理系统,所述蓄热室上设有检修门,所述燃烧室内设置燃烧系统,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置温度控制点、压力传感器、压差表、压差开关,燃烧室的顶部设置冷旁通静压箱。优选的,所述蓄热室的内部填充板片式蜂窝陶瓷蓄热体,其主要材质为堇青石,板片式蜂窝陶瓷蓄热体按上下邻近层九十度交叉安装,所述燃烧室内设三百毫米的耐高温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优选的,所述炉温调节机构包括冷旁通管道、冷旁通应急切换阀和冷旁通调节阀,所述冷旁通管道设于进气管道和静压室之间,所述冷旁通应急切换阀和冷旁通调节阀均设在冷旁通管道上。优选的,所述进口切换阀、吹扫阀门、出口切换阀、冷旁通应急切换阀和冷旁通调节阀均采用双相钢2205材质,且均采用气动执行器并配备防爆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1.能有效地将含氯有机废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HCl,热能回收率达95%,净化效率达99%以上,特别在针对含氯有机废气时,通过冷旁通调节炉温,确保有机物充分燃烧的同时,同时不直接外排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陶瓷体热交换后排出,停留时间设计短于1.0S,抑制二噁英产生,降低后续处理成本。2.本技术采用低温冷旁通调节炉温,不直接外排高温烟气,无需配备急冷装置,同时控制炉温燃烧时间及降温时间,无二噁英再次形成条件,有效降低设备负荷,明显提高环境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废气入口,201-进气风机,202-进气管道,203-进口切换阀,204-第一连接管,205-吹扫阀门,206-反吹管道,301-第二连接管,302-蓄热室,303-出气管道,304-燃烧室,305-静压室,306-燃烧器,307-出口切换阀,308-进后处理系统,401-冷旁通管道,402-冷旁通应急切换阀,403-冷旁通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包括废气入口1、进气机构、反应机构和炉温调节机构;废气入口1的内部设置废气冷旁通系统和冷旁通气动调节阀;进气机构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201、进气管道202和进口切换阀203,进气风机201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进气管道202设于进气风机201的右侧,进气管道202与进气风机201相连通,三个进口切换阀203均设在进气管道202上;反应机构设于进气机构的上方;炉温调节机构设于反应机构的左侧。其中,三个进口切换阀203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连接管204,第一连接管204上设有吹扫阀门205,三个吹扫阀门205的下方设有与三个第一连接管204相连接的反吹管道206,反吹管道206的左端与废气入口1相连接。其中,反应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301、蓄热室302和出气管道303,三个第二连接管301分别与进气管道202相连接,三个蓄热室302分别设于三个第二连接管301的上方,出气管道303设于蓄热室302底部的一侧。其中,蓄热室302的上方设有燃烧室304,燃烧室304上设有静压室305和燃烧器306,出气管道303上设有三个结构相同的出口切换阀307,出气管道303的右侧设有进后处理系统308,蓄热室302上设有检修门,燃烧室304内设置燃烧系统,燃烧室304的内部设置温度控制点、压力传感器、压差表、压差开关,燃烧室304的顶部设置冷旁通静压箱。其中,蓄热室302的内部填充板片式蜂窝陶瓷蓄热体,其主要材质为堇青石,板片式蜂窝陶瓷蓄热体按上下邻近层九十度交叉安装,燃烧室304内设三百毫米的耐高温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耐高温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入口(1)、进气机构、反应机构和炉温调节机构;/n所述废气入口(1)的内部设置废气冷旁通系统和冷旁通气动调节阀;/n所述进气机构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201)、进气管道(202)和进口切换阀(203),所述进气风机(201)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所述进气管道(202)设于进气风机(201)的右侧,进气管道(202)与进气风机(201)相连通,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203)均设在进气管道(202)上;/n所述反应机构设于进气机构的上方;/n所述炉温调节机构设于反应机构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入口(1)、进气机构、反应机构和炉温调节机构;
所述废气入口(1)的内部设置废气冷旁通系统和冷旁通气动调节阀;
所述进气机构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201)、进气管道(202)和进口切换阀(203),所述进气风机(201)设于废气入口(1)的右侧,所述进气管道(202)设于进气风机(201)的右侧,进气管道(202)与进气风机(201)相连通,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203)均设在进气管道(202)上;
所述反应机构设于进气机构的上方;
所述炉温调节机构设于反应机构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进口切换阀(203)的下方均设有第一连接管(204),所述第一连接管(204)上设有吹扫阀门(205),三个所述吹扫阀门(205)的下方设有与三个第一连接管(204)相连接的反吹管道(206),所述反吹管道(206)的左端与废气入口(1)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高效的处理含卤素有机废气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301)、蓄热室(302)和出气管道(303),三个所述第二连接管(301)分别与进气管道(202)相连接,三个所述蓄热室(302)分别设于三个第二连接管(301)的上方,所述出气管道(303)设于蓄热室(302)底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更高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