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内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与下承重板上下对应,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设有支承骨架,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围设有竖向的支承挡板,所述下承重板下侧的中心设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下侧设有支承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将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通过支承骨架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承重的结构,并且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通过支承挡板进一步加强,确保复合结构梁整体的强度和平衡性能,上承重板上侧用于叠放配重块时,只需前后或左右对称叠放即可保证平衡加载,并且加载和承载后的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
本技术涉及桩基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
技术介绍
建筑桩基是高层建筑、厂房或桥梁等工程建筑中的主要承载部位,其承载能力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危。桩基坚向抗压静载检测是在桩基上侧进行竖向加载,需要根据承载要求向桩基上侧加配重块或堆积设定重量的重物,通过实测桩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及s-lg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现有技术中,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时,需要从顶部设置加载装置,常用加载装置一般包括一主梁,主梁上垂直设有若干次梁,主梁下侧中心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下方通过支承与待测桩基支承连接,次梁上侧用于加载配重块。此种加载装置对主梁的承重要求较高,需要加大主梁的尺寸的结构强度,才能满足上侧次梁和配重块的支承要求,并且上部增加配重后对主梁与次梁之间的平衡加载要求较高。在加载不平衡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主梁受力不平衡,而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桩基抗压静载实验中用于承载配重块的主次梁结构对加载平衡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将主梁与次梁复合为一个整体结构梁,直接用于叠放配重块,以提高复合结构梁的强度和平衡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与下承重板上下对应,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设有支承骨架,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围设有竖向的支承挡板,所述下承重板下侧的中心设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下侧设有支承盘。本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将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通过支承骨架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承重的结构,并且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通过支承挡板进一步加强,确保复合结构梁整体的强度和平衡性能,上承重板上侧用于叠放配重块,因复合结构梁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得到了增强,叠放配重块时只需前后或左右对称叠放即可保证平衡加载,并且整体的复合结构承重能力强,加载和承载后的安全性高。为进一步提高复合结构梁的刚度和承重能力,所述下承重板与支承柱之间还设有传力厚板,所述传力厚板的中心、上承重板的中心、下承重板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并与支承柱的中心重合。进一步地,所述传力厚板与下承重板贴合设置并且边缘焊接固定。为便于支承骨架与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整体连接,所述支承骨架包括沿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中心设置的中心支墩,所述中心支墩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固定,所述中心支墩外周呈米字型发散设有若干骨架板,各骨架板的上侧缘和下侧缘分别与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支承接触并固定,骨架板邻近中心支墩的端部与中心支墩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挡板将上承重板与下承重板之间的周侧围挡封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的俯视图(移掉上承重板)。其中,1上承重板;2下承重板;3支承骨架;301骨架板;302中心支墩;4支承挡板;5传力厚板;6支承柱;7支承盘。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上承重板1与下承重板2上下对应,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之间设有支承骨架3,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的周侧边缘围设有竖向的支承挡板4,并且支承挡板4将上承重板1与下承重板2之间的周侧围挡封闭;为便于与待侧桩基支承安装,下承重板2下侧的中心设有支承柱6,支承柱6下侧设有支承盘6。为进一步提高复合结构梁的刚度和承重能力,下承重板2与支承柱6之间还设有传力厚板5,传力厚板5的中心、上承重板1的中心、下承重板2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并与支承柱6的中心重合。为使传力厚板5与下承重板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传力厚板5与下承重板2贴合设置并且边缘焊接固定。在静压加载试验中,支承盘6的下侧用于安装油压千斤顶,并且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支承盘6的中心线同轴,油压千斤顶下侧直接或通过垫高块支撑安装在待检测的单桩上,并且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单桩的中心线重合。再安装调试检测器件即可以向上承重板上侧叠加配重块,加装过程中只需前后左右对称加载即可。为便于支承骨架3与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的整体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承骨架3包括沿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中心设置的中心支墩302,中心支墩302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固定,中心支墩302外周呈米字型发散设有若干骨架板301,各骨架板301的上侧缘和下侧缘分别与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支承接触并固定,骨架板301邻近中心支墩302的端部与中心支墩302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将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通过支承骨架3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承重的结构,并且上承重板1和下承重板2的周侧边缘通过支承挡板4进一步加强,确保复合结构梁整体的强度和平衡性能,上承重板上侧用于叠放配重块,因复合结构梁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得到了增强,叠放配重块时只需前后或左右对称叠放即可保证平衡加载,并且整体的复合结构承重能力强,加载和承载后的安全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与下承重板上下对应,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设有支承骨架,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围设有竖向的支承挡板,所述下承重板下侧的中心设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下侧设有支承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与下承重板上下对应,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之间设有支承骨架,所述上承重板和下承重板的周侧边缘围设有竖向的支承挡板,所述下承重板下侧的中心设有支承柱,所述支承柱下侧设有支承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重板与支承柱之间还设有传力厚板,所述传力厚板的中心、上承重板的中心、下承重板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并与支承柱的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抗压静载试验用复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毅王冬田明新万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公诚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