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生专利>正文

组装式防汛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67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该组装式防汛围井包括加强机构、至少两个围井单元,围井单元包括多块围板和多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合页,围板固定于合页上以围合成上下贯通的第一柱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机构。该组装式防汛围井具有运输和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抢修不同尺寸的冒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防汛围井
本技术涉及防汛围井,具体地,涉及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
技术介绍
管涌又称翻砂鼓水、泡泉或地泉等,涌水口径小者几毫米,大者几十厘米,孔口周围多形成隆起的沙环。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增长,险情不断恶化,如不及时抢护,大量涌水翻砂,逐渐破坏堤、坝或水闸地基的土壤骨架,致使孔道扩大,基土被掏空,会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管涌发生的原因有:1)堤、坝或水闸地基为透水层,或透水地基表层虽有黏性土覆盖,但遭破坏。在上游水位升高时,渗透坡降变大,渗透流速、压力加大,当渗透坡降大于土堤土坝自身或堤、坝、闸基土体允许的渗透坡降时,即发生渗透破坏,形成管涌。2)地基土层中含有透水层,背水覆盖层的压重不足。3)工程防渗止水或排水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管涌的抢修的手段主要为:反滤导渗、降低渗压、制止涌水带出泥沙;通常采用反滤围井、养水盆、滤水压渗台等方法。反滤围井法为:在冒水孔周围排垒土袋,做成围井,井壁与地面严密接触,按三层反滤要求分层铺填沙石或柴草滤料,在井口安设排水管,使渗出清水流走,以防溢流冲塌井壁。如涌水量大,可先填块石、碎石,消杀水势,再铺填滤料;注意观察防守,填料下沉,可继续加填,直到稳定为止。此法适用于管涌集中出现、险情较严重的情况(见图6)。在上述方法中,垒土袋做成围井,一方面会降低抢修进程,另一方面围井的强度不高,进而影响了管涌的抢修效果。为了提高管涌的抢修效果,目前一般采用现成的围井,一般由金属制成,通常高几米,从而导致围井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十分费事和费时;更为重要的是,在针对大的冒水孔时,需要增大围井的高度和直径,难以改变围井的尺寸,从而难以保证管涌的抢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该组装式防汛围井具有运输和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抢修不同尺寸的冒水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组装式防汛围井包括加强机构、至少两个围井单元,围井单元包括多块围板和多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合页,围板固定于合页上以围合成上下贯通的第一柱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机构。优选地,围板的上下两端的其中一段上设置有凸起,另一端设置有凹槽,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所述凸起能够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凹槽内。优选地,凸起为三棱形凸起,凹槽为三角形凹槽。优选地,凸起、凹槽均敷满围板的两端。优选地,围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耳板;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围板的所述耳板能够通过锁紧件锁紧于另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围板的耳板上。优选地,耳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纹件,所述螺纹件贯穿所述螺纹孔以能够将两个所述耳板锁紧固定。优选地,组装式防汛围井还包括插接件,连接管的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插接件的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平滑端;螺纹端能够螺纹连接于其中一个围井单元的连接管内,平滑端能够插接于另一个围井单元的连接管内。优选地,加强机构包括多块加强板,相邻的两个加强板铰接于连接块上;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上。优选地,围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贯穿孔、下贯穿孔;上贯穿孔、下贯穿孔分别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固定件。优选地,固定件为螺纹件或插接件。优选地,在所述围板的上下两端的分别设置有凸起和凹槽的情形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板铰接于连接块上,连接块为内凹的弧形板,连接块能够贴合至连接管的外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组装式防汛围井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运输过程中,加强机构、围井单元是处于分开状态,围井单元中的围板和连接管也是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便于运输。在需要使用围井时,首先,将围板安装于连接管的合页上,接着将多个围板进行围合从而形成上下贯通的围井单元;然后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机构,加强机构起到增强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机械强度,从而使得组装式防汛围井成为一体结构。针对不同尺寸的冒水孔,可以改变围井单元中的块围板3的数量,从而改变组装式防汛围井的口径;同时也可以改变围井单元的数量,可以增减组装式防汛围井的高度,从而使得该组装式防汛围井能够满足各种尺寸冒水孔的抢修。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组装式防汛围井中围井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组装式防汛围井中加强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组装式防汛围井中插接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组装式防汛围井中围井单元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中反滤围井法的操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管2、合页3、围板4、安装孔5、凸起6、凹槽7、连接块8、加强板9、上贯穿孔10、下贯穿孔11、螺纹端12、平滑端13、耳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如图1-5所示,组装式防汛围井包括加强机构、至少两个围井单元,围井单元包括多块围板3和多个连接管1,连接管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合页2,围板3固定于合页2上以围合成上下贯通的第一柱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机构。上述组装式防汛围井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运输过程中,加强机构、围井单元是处于分开状态,围井单元中的围板3和连接管1也是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便于运输。在需要使用围井时,首先,将围板3安装于连接管1的合页2上,接着将多个围板3进行围合从而形成上下贯通的围井单元;然后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机构,从而使得组装式防汛围井成为一体结构。针对不同尺寸的冒水孔,可以改变围井单元中的块围板3的数量,从而改变组装式防汛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防汛围井包括加强机构、至少两个围井单元,所述围井单元包括多块围板(3)和多个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合页(2),所述围板(3)固定于所述合页(2)上以围合成上下贯通的第一柱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加强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防汛围井包括加强机构、至少两个围井单元,所述围井单元包括多块围板(3)和多个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合页(2),所述围板(3)固定于所述合页(2)上以围合成上下贯通的第一柱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上下贯通的第二柱状结构,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加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的上下两端的其中一段上设置有凸起(5),另一端设置有凹槽(6);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所述凸起(5)能够延伸至另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所述凹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为三棱形凸起,所述凹槽(6)为三角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凹槽(6)均敷满所述围板(3)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防汛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耳板(13);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围井单元中,其中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围板(3)的所述耳板(13)能够通过锁紧件锁紧于另一个所述围井单元中的围板(3)的所述耳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生田佳
申请(专利权)人:田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