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60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7
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特征是:包括浸槽(1)、悬挂装置和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浸槽(1)底部设有通孔和扁平储压腔室(1‑1),扁平储压腔室(1‑1)的顶盖为针孔板(1‑1‑1);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喷向上方移动的玻璃纤维布(4);悬挂装置包括导轮(2‑1)、导轮支架(2‑2),通过外部升降机构控制悬挂装置与浸槽(1)底部间隔间距;玻璃纤维布(4)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经过两个平行导轮(2‑1);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泵(3‑1)、液体流量控制器(3‑2),通过管路与浸槽底部大通孔连接并密封处理,从而为扁平储压腔室1‑1加入硅烷偶联剂。使得布浸润性能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所用之无碱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加工领域,适用于电子行业中印制电路板基材。
技术介绍
当前电子产品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所用的最基本材料铜箔基板也被要求向高密度化、轻薄多层化及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这也对电子玻璃纤维布的性能特别是浸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浸润性是指玻璃纤维布在下游CCL段与CCL树脂的结合速度,在玻璃纤维布出厂前,我们会在玻璃纤维布表面上一层硅烷处理剂,该处理剂分子的一端与玻璃纤维表面的硅羟基以化学键的方式相结合,另一端在CCL与树脂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在CCL段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浸润性不足,会导致玻璃纤维布与树脂不能完全结合,其做出来的板材容易出现白丝,从而不能满足印制电路板的要求。而现有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主要是提升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与添加一些其他助剂来实现。这两种方法不仅增加了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成本,而且会造成更多的污染排放,同时添加其他助剂会降低板材的耐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升玻璃纤维布浸润性,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特征是:包括浸槽1、悬挂装置和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其中:浸槽1底部设有通孔和扁平储压腔室1-1,扁平储压腔室1-1的顶盖为针孔板1-1-1;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喷向上方移动的玻璃纤维布4;悬挂装置包括导轮2-1、导轮支架2-2,通过外部升降机构控制悬挂装置与浸槽1底部间隔间距;具体的,导轮2-1由导轮支架2-2吊起,玻璃纤维布4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经过两个平行导轮2-1;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泵3-1、液体流量控制器3-2,通过管路与浸槽底部大通孔连接并密封处理,从而为扁平储压腔室1-1加入硅烷偶联剂。进一步的,导轮2-1的转轴与导轮支架2-2活动连接,两个导轮2-1经玻璃纤维布4的接触一起滚动,减少对玻璃纤维布4的摩擦伤害。实施例中,扁平储压腔室1-1顶部微孔与玻璃纤维布4之间的距离为:1-3cm之间。本申请装置,使得布浸润性能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示意图;图2是通过极细水流的冲击和微震动打开玻璃纤维布单纱内单纤之间的空隙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浸槽1;扁平储压腔室1-1;针孔板1-1-1;导轮2-1;导轮支架2-2;泵3-1;液体流量控制器3-2;玻璃纤维布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申请任何形式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实现,且这应被本申请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定。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本申请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是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且本申请各附图中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特征是:包括浸槽1、悬挂装置和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其中:浸槽1底部设有通孔(图1中未明显画出)和扁平储压腔室1-1,扁平储压腔室1-1的顶盖为针孔板1-1-1;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喷向上方慢速移动的玻璃纤维布4。(玻璃纤维布4的移动是由外部流水线设备驱动,不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成部分)。悬挂装置包括导轮2-1、导轮支架2-2,通过外部升降机构控制悬挂装置与浸槽1底部间隔间距;具体的,导轮2-1由导轮支架2-2吊起,玻璃纤维布4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经过两个平行导轮2-1。进一步的,导轮2-1的转轴与导轮支架2-2活动连接,两个导轮2-1经玻璃纤维布4的接触一起滚动,减少对玻璃纤维布4的摩擦伤害。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泵3-1、液体流量控制器3-2,进一步通过管路与浸槽底部大通孔(图中未明显示意出来)连接并密封处理,从而为扁平储压腔室1-1加入硅烷偶联剂。具体的,作为实施例扁平储压腔室1-1上表面有三排直径为5um微孔(孔径远小于槽装置底部大通孔,从而使得扁平储压腔室1-1保持高压)的针孔板。安装与工作方式:在浸槽1内加装悬挂装置,将两支导轮2所在平面与浸槽底面保持平行,让玻璃纤维布4运行状态保持平行于扁平储压腔室的顶盖;在浸槽底部开孔,通过导管与底部相连接,在导管上加装泵3-1与液体流量控制器3-2,通过泵将硅烷处理液打入管道,通过液体流量控制器3-2控制单位时间处理剂的流量,以适应不同的布种对应所需不同的流量,然后调节泵的功率以使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的处理液满足工艺最佳需求。另外,通过调节悬挂装置的导轮支架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导轮的高度位置,从而控制扁平储压腔室1-1顶部微孔与玻璃纤维布4之间的距离(经初步实验验证,1-3cm之间可以保证有效),具体针对不同厚度的布种选择合适的距离。处理液从浸槽内打出,最终又回到浸槽,形成循环,持续使用。效果:硅烷偶联剂处理液通过一定的压力从微孔中喷出打在玻璃纤维布4布面上,通过极细水流的冲击和微震动打开玻璃纤维布4单纱内单纤之间的空隙,使硅烷偶联剂更易渗入,与单纤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提升玻璃纤维布的浸润性。通过多次实验,寻找到合适的泵功率与针孔板与布面的距离,使得布浸润性能达到最佳且对布面的平整性无明显影响。上述描述仅是对本申请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是对本申请范围的任何限定。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的任何变更或修饰均应当视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特征是:包括浸槽(1)、悬挂装置和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其中:/n浸槽(1)底部设有通孔和扁平储压腔室(1-1),扁平储压腔室(1-1)的顶盖为针孔板(1-1-1);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喷向上方移动的玻璃纤维布(4);/n悬挂装置包括导轮(2-1)、导轮支架(2-2),通过外部升降机构控制悬挂装置与浸槽(1)底部间隔间距;具体的,导轮(2-1)由导轮支架(2-2)吊起,玻璃纤维布(4)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经过两个平行导轮(2-1);/n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泵(3-1)、液体流量控制器(3-2),通过管路与浸槽底部大通孔连接并密封处理,从而为扁平储压腔室1-1加入硅烷偶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浸润性的装置,特征是:包括浸槽(1)、悬挂装置和液体供源及循环输送系统,其中:
浸槽(1)底部设有通孔和扁平储压腔室(1-1),扁平储压腔室(1-1)的顶盖为针孔板(1-1-1);扁平储压腔室(1-1)中高压硅烷偶联剂通过针孔板(1-1-1)飙射出,喷向上方移动的玻璃纤维布(4);
悬挂装置包括导轮(2-1)、导轮支架(2-2),通过外部升降机构控制悬挂装置与浸槽(1)底部间隔间距;具体的,导轮(2-1)由导轮支架(2-2)吊起,玻璃纤维布(4)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经过两个平行导轮(2-1);
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亚辉魏学雨曾莹
申请(专利权)人: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