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855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包括有安装在发酵罐罐体一侧的容纳瓶,所述发酵罐上设有水道连接座,所述水道连接座上设置有水道连接头,所述水道连接头的上端开口处密封插设有抽水软管,所述抽水软管的管体一端设于发酵罐的罐体内部,所述发酵罐的罐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板体内部镶嵌设置有容纳瓶,且所述抽水软管的另一端插设于容纳瓶内,所述容纳瓶的上端通过气道软管一连接有过滤盘,所述容纳瓶的上端还通过导水软管连通有针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针筒可快速的吸取发酵罐里的液体进行储存,同时过滤盘可进行无菌空气的流通,辅助针筒有效的完成液体吸取,进而在整体结构设计上方便吸液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
技术介绍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并且新的微生物不断涌现。这给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微生物进行正常发酵,同时得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是摆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传统的日常实验中,移取液体是一项基本的操作,对于液体加样工作一般采用胶头滴管或移液器等装置,研究人员通过加样装置来实现实验样品的分配与转移。现有的微生物发酵罐使用的取液装置多为简单的胶头滴管,在实际使用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在发酵罐上设置带有水道连接头的水道连接座,使用带有水道连接头的水道连接座来辅助抽水软管的一端插设于发酵罐里,在发酵罐的一侧设置容纳瓶,设置两端分别连通有气道软管一和气道软管二的过滤盘,设置一端连通有导水软管的针筒,抽水软管、气道软管一和导水软管的一端均插设入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包括有安装在发酵罐(1)罐体一侧的容纳瓶(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罐体上部一端接通设有水道连接座(3),所述水道连接座(3)的上部座体一端一体化设置有水道连接头(4),所述水道连接头(4)的上端开口处密封插设有抽水软管(9),所述抽水软管(9)的管体一端设于发酵罐(1)的罐体内部,所述发酵罐(1)的罐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板体内部镶嵌设置有容纳瓶(6),且所述抽水软管(9)的另一端插设于容纳瓶(6)内,所述容纳瓶(6)的上端通过气道软管一(10)连接有过滤盘(11),所述容纳瓶(6)的上端还通过导水软管(14)连通有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包括有安装在发酵罐(1)罐体一侧的容纳瓶(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罐体上部一端接通设有水道连接座(3),所述水道连接座(3)的上部座体一端一体化设置有水道连接头(4),所述水道连接头(4)的上端开口处密封插设有抽水软管(9),所述抽水软管(9)的管体一端设于发酵罐(1)的罐体内部,所述发酵罐(1)的罐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板体内部镶嵌设置有容纳瓶(6),且所述抽水软管(9)的另一端插设于容纳瓶(6)内,所述容纳瓶(6)的上端通过气道软管一(10)连接有过滤盘(11),所述容纳瓶(6)的上端还通过导水软管(14)连通有针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系统的新型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为圆柱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发酵罐(1)的外壁为透明玻璃设置,且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为圆形板状结构设置。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围冯永胜郝小静王建华刘虎传刘明团刘雅文刘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市畜牧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