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20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包括:壳体;内胆,位于壳体内;过滤件,过滤件与内胆相连接以带动内胆与壳体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件与内胆相连接,内胆与壳体可拆装连接。当需要将内胆从壳体内取出时,可通过握持过滤件提拉内胆,以使内胆与壳体相分离,该设置便于内胆与壳体的拆卸、分离,可操作性强。也就是说,合理利用液体容器的现有结构,使得过滤件既能过滤杂质(如茶叶、果品),又具有提拉内胆的作用。该设置可避免额外增加拆卸内胆的器件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容器
本技术涉及储液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液体容器包括内胆和壳体,内胆的开口端位于壳体的顶部的下方,该设置不便于内胆的取出,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液体容器。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壳体;内胆,位于壳体内;过滤件,过滤件与内胆相连接以带动内胆与壳体可拆卸安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壳体、内胆和过滤件,其中,过滤件与内胆相连接,内胆与壳体可拆装连接。当需要将内胆从壳体内取出时,可通过握持过滤件提拉内胆,以使内胆与壳体相分离,该设置便于内胆与壳体的拆卸、分离,可操作性强。进一步地,内胆内容置有饮品,如,混有茶叶的茶水,由于过滤件与内胆相连接,可通过过滤件来过滤茶叶,以实现分离茶叶和水。也就是说,合理利用液体容器的现有结构,使得过滤件既能过滤杂质(如茶叶、果品),又具有提拉内胆的作用。该设置可避免额外增加拆卸内胆的器件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进一步地,内胆与壳体可拆装连接,故而,当需要清洗液体容器时,可将内胆由壳体内拆卸下来,以对内胆和壳体进行清理,可保证对液体容器清洗的有效性及彻底性,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液体容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件包括提拉部。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件包括提拉部,当需要将内胆从壳体内取出时,可通过握持提拉部提拉内胆和过滤件,以使内胆与壳体相分离,该设置便于内胆与壳体的拆卸、分离,可操作性强。该设置便于用户握持,可操作性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提拉部为过滤件的部分壁面形成的凸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过滤件的部分壁面形成的凸起结构,故而可通过凸起结构提拉过滤件和/或内胆,以实现过滤件与内胆分离,或过滤件和内胆作为一个整体与壳体相分离。且该设置便于用户握持,可操作性强。具体地,提拉部为过滤件的部分顶壁形成的凸起结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提拉部的顶端位于壳体的顶端和内胆的开口端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提拉部与壳体和内胆的配合结构,使得提拉部的顶端位于壳体的顶端和内胆的开口端之间,使得通过提拉部从壳体内取出内胆的可操作性强,用户手部不会过多伸入到壳体内,降低烫伤用户的可能性,且可避免对饮品造成污染。若,提拉部的顶端高于壳体的顶端,则,易造成干涉,导致液体容器无法合盖;若,提拉部的顶端位于内胆的开口端的下方,则,内胆内的高温饮品与用户手部的距离较近,易发生烫伤事故,且易污染饮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液体容器还包括:连接件,过滤件和内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件,使得过滤件和内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清洗过滤件时,可将过滤件由内胆上拆卸下来,以对过滤件和内胆进行清理,可保证对过滤件和内胆清洗的有效性及彻底性,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还用于密封过滤件与内胆的连接处。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为弹性连接件,过滤件和内胆通过弹性连接件可拆装连接。且当过滤件和内胆装配在一起后,弹性连接件能够密封过滤件与内胆的连接处,避免倾斜液体容器而使内胆内的液体由过滤件与内胆的连接处外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设于过滤件;第二配合部,设于内胆,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过盈配合;其中,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配合部。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配合部,该设置为过滤件与内胆过盈配合提供了结构支持,保证过滤件与内胆可拆装连接的可行性。由于过滤件和内胆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过盈配合,故而,可保证过滤件与内胆装配时的紧密性,二者不易分离。使得通过过滤件取出内胆时,过滤件不会从内胆中滑出,可保证内胆取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件还包括:过滤主体,过滤主体包括过滤孔,过滤孔能够连通内胆;第一配合部设于过滤主体的侧壁;其中,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件还包括过滤主体,通过合理设置过滤主体、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的结构,使得第一配合部设于过滤主体的侧壁,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贴合。这样,增大了过滤件与内胆的配合面积,过滤件与内胆装配时,沿过滤件的周向,同时向内或向外挤压具有弹性的配合部,以保证过滤件与内胆稳固且牢靠地装配在一起,可避免过滤件由内胆滑出的情况发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内胆还包括限位凸块,限位凸块能够限制过滤主体伸入内胆的深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胆上设置限位凸块,利用限位凸块来限定过滤主体伸入内的深度,以保证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对过滤主体进行限位。同时,该设置可保证过滤主体与内胆配合处的公差范围,为过滤件与内胆装配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支撑。若不设定限位凸块,则,易造成过滤主体伸入内胆的深度较深,进而会增大取出内胆的难度,使得内胆与壳体不易分离。若不设定限位凸块,则,易造成过滤主体伸入内胆的深度较浅,过滤主体与内胆之间的结合紧密度较差,易出现过滤件由内胆滑出的问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设于内胆的内壁面;第二连接部,设于过滤件的侧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于内胆的内壁面,第二连接部设于过滤件的侧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以使内胆和过滤件可拆装连接。当需要清洗过滤件时,可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分离,以将过滤件由内胆上拆卸下来,以对过滤件和内胆进行清理,可保证对过滤件和内胆清洗的有效性及彻底性,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凸出部,多个凸出部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凸出部之间形成卡槽;第二连接部能够插入卡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胆的内壁面设有多个凸出部,以使两个相邻的凸出部之间形成凹陷部,也即卡槽,及使多个卡槽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分布,并使过滤件设置第二连接部。使得过滤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进入内胆,带动第二连接部插入到合适高度处的卡槽内,实现过滤件与内胆有效装配。由于多个凸出部和卡槽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分布,可以使第二连接部插入合适高度处的卡槽内,实现调整过滤件伸入内胆的深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连接部插入卡槽内的情况下,由于第二连接部已经进入卡槽,具体进入两个相邻的凸出部之间形成的卡槽,则卡槽的槽壁,尤其是位于上方的凸出部必然能够为第二连接部提供限位作用,这样,通过过滤件提取内胆时,过滤件不会滑出内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凸出部合围出螺旋状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内胆,位于所述壳体内;/n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内胆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内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内胆,位于所述壳体内;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内胆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内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包括提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拉部为所述过滤件的部分壁面形成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拉部的顶端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和所述内胆的开口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过滤件和所述内胆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还用于密封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内胆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
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过滤件;
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内胆,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配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还包括:
过滤主体,所述过滤主体包括过滤孔,所述过滤孔能够连通所述内胆,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过滤主体的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还包括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能够限制所述过滤主体伸入所述内胆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内胆的内壁面;
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过滤件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凸出部,所述多个凸出部沿所述内胆的高度方向布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卡槽;
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卡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出部合围出螺旋状结构;或
每个所述凸出部包括至少两段子凸出部,所述至少两段子凸出部位于所述内胆的同一高度处,并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段所述子凸出部之间形成避让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所述避让通道移动,而后插入任意一个所述卡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民张弘光王帅江太阳罗绍生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