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玻璃板的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81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8
在玻璃板的冲压成形方法中,利用两个成形模夹持玻璃板,对玻璃板的玻璃中央部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第1加压力或者不赋予加压力,并且对玻璃外周部设为0.1~10MPa的第2加压力来成形。或者,从一对成形模中的一个成形模对玻璃板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第1加压力,而将玻璃板的玻璃外周部夹入一对成形模之间,并在玻璃外周部的内周侧,在配置于合模方向的前方的第1成形模与玻璃板之间划分出空间,向该空间供给负压来使玻璃板吸附于第1成形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板的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板的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可以采用各种对收容在成形模内的玻璃材料进行加热使其软化并进行冲压来制造玻璃制的冲压成形品的方法。例如,提出有将板状的玻璃材料依次向设置在腔室内的加热、冲压以及冷却的各台搬运,而在各台连续地成形冲压成形品的成形装置(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成形装置中,通过在冲压时使成形模成为规定的温度,由此玻璃材料被维持为足以加工玻璃材料的加热温度。另外,成形后的玻璃材料被冷却、固化,而最终被冷却到成形模不被氧化的200℃以下的温度。如上述那样,在冲压时正确地转印成形模的形状,并通过冷却、固化来保持该成形形状,由此玻璃材料成为形状精度高的冲压成形品。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03102号然而,在上述那样的成形装置中,伴随着玻璃材料的成形形状的复杂化、量产化,而在成形品的生产性、形状/表面性状的品质等各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具有复杂形状的成形品,也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并以高的形状精度和高的生产量成形的玻璃板的成形方法。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结构构成。(1)一种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加热玻璃板来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将所述玻璃板夹在一对成形模之间;和利用所述成形模,对相比于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的玻璃中央部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第1加压力或者不对所述玻璃中央部赋予加压力,对从所述玻璃中央部的外周到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之间的玻璃外周部向合模方向赋予与所述第1加压力不同的0.1~10MPa的第2加压力,来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冲压成形。(2)一种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加热玻璃板来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将所述玻璃板夹在一对成形模之间;从所述一对成形模中的一个成形模对所述玻璃板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加压力,而将从玻璃中央部的外周到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之间的环状的玻璃外周部夹入所述一对成形模之间,来在所述玻璃外周部的内周侧,在配置于所述合模方向的前方的第1成形模与所述玻璃板之间划分出空间,其中,所述玻璃中央部相比于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以及向在所述玻璃板与所述第1成形模之间划分出的所述空间供给负压,来使所述玻璃板吸附于所述第1成形模。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具有复杂形状的成形品,也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并以高的形状精度和高的生产量成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玻璃板成形为曲面形状的顺序的概略工序图。图2是成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多个灯加热器的剖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2所示的III-III线剖面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沿着从预热台朝向冷却台的搬运方向搬运下模的情况的示意性的说明图。图6是成形台的放大剖视图。图7的(A)是上模的剖视图,(B)是下模的包括成形面的剖视图。图8是从图7的(A)的B方向观察上模的后视图。图9的(A)是变形例的上模的剖视图,(B)是变形例的下模的包括成形面的剖视图。图10是玻璃板的俯视图。图11A是按阶段表示使图7的(A)、(B)所示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1B是按阶段表示使图7的(A)、(B)所示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1C是按阶段表示使图7的(A)、(B)所示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2是表示利用第2成形方法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的工序说明图。图13A是按阶段表示使图9的(A)、(B)所示的变形例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3B是按阶段表示使图9的(A)、(B)所示的变形例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3C是按阶段表示使图9的(A)、(B)所示的变形例的下模和上模相互接近来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工序说明图。图14是表示利用第4成形方法对玻璃板进行成形加工的情况的概略的工序说明图。图15是具备多个预热台、成形台、多个冷却台的成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6是表示预热台、成形台、冷却台中的下模和玻璃板的温度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17是作为参考例的以往的成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8是表示图15所示的成形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成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9的(A)是表示试验例1、2的成形形状的概略剖视图,(B)是表示试验例3的成形形状的概略剖视图,(C)是表示试验例4的成形形状的概略剖视图,(D)是表示试验例5的成形形状的概略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这里,提示将玻璃板成形为至少在一部分具有曲面形状的形状的成形装置和成形方法的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也能够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成形形状、尺寸等各种制造条件,而适当地变更装置的结构、顺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以将记载于其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包含的含义来使用。<玻璃板的成形顺序的概要>图1是表示将玻璃板成形为曲面形状的顺序的概略工序图。玻璃板的成形装置100依次配置有预热台11、成形台13和冷却台15,还具备向预热台11搬入成形前的玻璃板17的装载部19、和从冷却台15搬出成形后的玻璃板17A的卸载部21。在预热台11,加热被搬入的玻璃板17使其软化。在成形台13,对在预热台11被加热而软化的玻璃板17实施冲压成形等,而使其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在冷却台15,将在成形台13被成形的玻璃板17缓慢冷却到能够抑制变形的程度的温度。对于上述各台,从装载部19和卸载部21搬入、搬出玻璃板17。即,在装载部19,成形前的玻璃板17被载置在下模(第1成形模)23上。载置有玻璃板17的下模23被搬运至预热台11,并在预热台11中被加热为规定温度。被加热的玻璃板17与下模23一起被搬运至成形台13。在成形台13,将玻璃板17夹持在搭载于成形台13的上模(第2成形模)25与下模23之间并合模。由此,玻璃板17被成形为曲面形状。成形后,上模25与下模23分离,留在下模23的加工后的玻璃板17A与下模23一起被搬运至冷却台15。在冷却台15,缓慢冷却被加热的玻璃板17A。用卸载部21从下模23取出缓慢冷却后的玻璃板17A并搬出。本结构的成形装置,在成形台13中,除了利用下模23和上模25对通过加热而软化的玻璃板17进行冲压的冲压成形之外,还根据目的而组合实施基于玻璃板的自重的弯曲(自重弯曲成形)、玻璃板的向成形模的成形面的吸附(真空吸附)、和玻璃板的向成形模的成形面的压接(压空成形)。通过选择性地采用这样的多个加压源,能够进行形状精度高的曲面成形。此外,对于自重弯曲成形而言,只要将玻璃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加热玻璃板来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n将所述玻璃板夹在一对成形模之间;和/n利用所述成形模,对相比于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的玻璃中央部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第1加压力或者不对所述玻璃中央部赋予加压力,对从所述玻璃中央部的外周到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之间的玻璃外周部向合模方向赋予与所述第1加压力不同的0.1~10MPa的第2加压力,来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冲压成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08 JP 2019-0215621.一种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加热玻璃板来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将所述玻璃板夹在一对成形模之间;和
利用所述成形模,对相比于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的玻璃中央部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第1加压力或者不对所述玻璃中央部赋予加压力,对从所述玻璃中央部的外周到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之间的玻璃外周部向合模方向赋予与所述第1加压力不同的0.1~10MPa的第2加压力,来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冲压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向配置于所述合模方向的前方的第1成形模与所述玻璃板之间供给负压来使所述玻璃板吸附于所述第1成形模的工序。


3.一种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加热玻璃板来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将所述玻璃板夹在一对成形模之间;
从所述一对成形模中的一个成形模对所述玻璃板向合模方向赋予0.1MPa以下的加压力,而将从玻璃中央部的外周到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之间的环状的玻璃外周部夹入所述一对成形模之间,来在所述玻璃外周部的内周侧,在配置于所述合模方向的前方的第1成形模与所述玻璃板之间划分出空间,其中,所述玻璃中央部相比于所述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以及
向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杉谕井本祐司宫下纯一山下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