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0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单元、调节单元、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与触发开关,触发开关的公用端与触发储能单元的正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被燃器件的触发极相连,电源单元的负极、触发储能单元的负极、触发升压单元的公共极与被燃器件的负极都接地,电源单元的正极、调节单元的正极与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点燃被燃器件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各类互联网终端中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很多种类的互联网终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互联网终端中都有需要高压点燃的被燃器件,例如家用便携式激光液样收集设备中利用氙灯作为激光发射装置中的泵浦源,这里的液样包括各类体液,采集后可以作为便携式医疗器械的样本来进行初步诊断,如血糖跟踪等。氙灯是一种填充氙气的光电管或闪光电灯。氙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是天然的稀有气体中分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氙气高压灯辐射发出很强的紫外线。在现有的很多产品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类似于氙灯这样的被燃器件在实际应用场景的非标准环境下很难被点燃,漏燃率较高,导致用户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调节单元、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与触发开关,其中,触发开关的公用端与触发储能单元的正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被燃器件的触发极相连,电源单元的负极、触发储能单元的负极、触发升压单元的公共极与被燃器件的负极都接地,电源单元的正极、调节单元的正极与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通过改变调节单元上的电压,触发升压单元上的电压得以改变,进而改变了被燃器件上的电压,使得其符合点燃的条件,进而降低了被燃器件的漏燃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低输入,多输出的电源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主储能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判断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判断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判断单元的嵌入式单片机实现方案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判断单元的嵌入式单片机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反馈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反馈单元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电路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反馈单元的一种嵌入式单片机实现方案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反馈单元的一种嵌入式单片机实现方案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调节单元的一种实现方案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漏燃率的装置结构的调节单元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氙灯是一种填充氙气的光电管或闪光电灯。氙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是天然的稀有气体中分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氙气高压灯辐射发出很强的紫外线。在现有的很多产品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类似于氙灯这样的被燃器件很难被点燃,漏燃率较高,导致用户体验很差。以便携式激光液样收集设备为例,由于该设备往往具有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具有不同的电压,且每个设备内的氙灯由于个体差异,所需要的点燃电压各不相同,当档位电压较低时,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导致氙灯这样的被燃器件很难被点燃,漏燃率较高,导致用户体验很差。如青少年的皮肤厚度较薄,不需要太高的能量即可完成烧灼过程,此时,对于一个激光采血装置而言,不需要较高的发光功率,此时需要通过调低电源电压降低发光功率,减少电池消耗,因此,供应的触发电压也随之降低。但是对于老年人,皮肤较厚,对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设备而言,移动电源电压有所降低,且由于不同的氙灯具有不同的点燃特性,其需要的点燃电压阈值也有所不同,随着氙灯工作次数的增加,氙灯的电极也会发生老化损耗,电极性能下降,其需要的点燃电压也会有所变化,从而导致在较低的电压值下或氙灯电极老化损耗后,漏燃率往往急剧升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调节单元、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与触发开关,其中,触发开关的公用端与触发储能单元的正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被燃器件的触发极相连,电源单元的负极、触发储能单元的负极、触发升压单元的公共极与被燃器件的负极都接地,电源单元的正极、调节单元的正极与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该装置的具体原理如下:在触发开关的公用端通过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时,电源单元通过调节单元向触发储能单元充能,在触发开关的公用端通过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时,触发储能单元通过触发升压单元的主边放电,触发升压单元的副边升压后向被燃器件的触发极放电。而当激光液样收集设备的档位电压较低时,而氙灯所需电压较高时,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氙灯这样的被燃器件很难被点燃,漏燃率较高,导致用户体验很差。此时,调节单元与触发储能单元是串联的,而电源单元的电压为一恒定值,调节单元与触发储能单元各有一电阻值,当调节单元的电阻值降低时,分配在调节单元上的电压相应降低,而分配在触发储能单元上的电压相应升高,而分配在触发储能单元上的电压通过触发升压单元的进一步升压,使得分配在被燃器件上的电压满足点燃条件,从而保证了被燃器件的漏燃率较低,最终提高了用户体验。尤其是在激光液样收集设备为便携式激光液样收集设备时,电源单元往往由于体积原因只能选用电池。而电池内部存在的微短路、电极材料的副反应以及电极材料间的反应可能导致电池在储存中(特别是60℃的高温下)电压降较大,即电池的自放电较大,导致电源单元的总电压下降,从而导致分配在触发储能单元上的电压相应降低,最终导致被燃器件的漏燃率升高。而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且此处被燃器件是采用外触发方式进行触发,触发电压低,设计简单,设备相对安全。此外,传统的被燃器件在使用时,往往需要有辉光维持电路,缺陷是维持辉光需要恒流电路,电路复杂,浪费能源,本方案无需辉光维持电路,简化电路,节省能源。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电源单元、调节单元、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与触发开关,/n其中,/n触发开关的公用端与触发储能单元的正极相连,/n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n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n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被燃器件的触发极相连,/n电源单元的负极、触发储能单元的负极、触发升压单元的公共极与被燃器件的负极都接地,/n电源单元的正极、调节单元的正极与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单元、调节单元、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与触发开关,
其中,
触发开关的公用端与触发储能单元的正极相连,
触发开关的触点一与调节单元的负极相连,
触发开关的触点二与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入极相连,
触发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被燃器件的触发极相连,
电源单元的负极、触发储能单元的负极、触发升压单元的公共极与被燃器件的负极都接地,
电源单元的正极、调节单元的正极与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恒压升压单元与电池,
其中,
恒压升压单元的输入极与电池正极相连,
恒压升压单元的负极与触发储能单元、触发升压单元、被燃器件、电池的负极相连,
恒压升压单元的输出极与调节单元、被燃器件的正极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单元中还包括多级升压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被燃器件漏燃率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
低压电池单元、DCDC单元、开关管单元、变压器单元、电流采样单元、电压采样单元、二极管单元;
其中,
低压电池单元的负极接地,
DCDC单元的正极与低压电池单元正极连接,
DCDC单元的负极接地,
DCDC单元的输出极与开关管单元的控制极连接,
变压器单元的原边输入极与低压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
变压器单元的原边输出极与开关管单元输入极连接,
开关管单元的输出极与电流采样单元正极连接,同时与DCDC单元的电流采样极连接,
电流采样单元的负极接地,
变压器单元的副边的输入极与变压器单元的原边的输出级连接,
变压器单元的副边的输出极与二极管单元的阳极连接,
二极管单元的阴极与电压采样单元的正极连接,
电压采样单元的负极接地,
电压采样单元的输出极与DCDC单元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洋潘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扶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