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立聪专利>正文

电饭煲自动下米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97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配合电饭煲使用的自动装置,由揭合盖连杆装置、传动机构和推米装置构成。当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受到由定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如电机)驱动时,带动两个从动齿轮转动。其中一个从动齿轮通过与之同步转动的凸轮和揭合盖连杆装置中的连杆机构,完成对电饭煲的揭合盖动作,另一从动齿轮带动推米装置的齿条前进,位于齿条前端的推板完成推米下锅动作。当定时器同时与电饭煲电源相连时,就会变现定时自动下米煮饭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厨房用具,涉及一种可以使电饭煲自动开盖、下米的结构装置。现有的电饭煲有煮饭和保温功能,如在其电源上加装一个定时器,就可以实现自动定时煮饭的功能。但事先必须将米和水放入电饭煲内。因为米在水中泡太久会发胀变大,所以煮出来的饭质就会受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电饭煲使用的自动下米执行机构,当它的主动齿轮由其它驱动机构驱动时,就可以完成对电饭煲的揭盖、下米、合盖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就本装置的机械结构与运动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从动齿轮(2)、(3)是靠主动齿轮(1)带动的。从动齿轮(2)和其上部的齿条(4)咬合。卡板(7)位于卡槽(8)内和齿条(4)固定并且能同步左右移动。推板(5)固定于齿条(4)和卡板(7)的前端,由齿条(4)和卡板(7)带动在贮米槽(6)内移动。凸轮(9)连于从动齿轮(3)上,和从动齿轮(3)同步转动。推杆(12)与凸轮(9)相切,其一端绞接在本装置底部的支点上,另一端与连杆(13)绞接。由连杆(13)带动的杠杆(15)通过支点(14)绞接于本装置的前壁上部,这样,杠杆(15)通过支点(14)两端可上下移动。夹盖装置(16)固定于杠杆(15)的前端。本装置工作时,夹盖装置(16)夹住电饭煲盖。由于电饭煲盖有一定重量,通过杠杆(15)、连杆(13)的杠杆作用,推杆(12)总保持与凸轮(9)相切的位置。当主动齿轮(1)受到由定时器控制的其它驱动机构(如电机)驱动时,开始转动。从动齿轮(2)、(3)、凸轮(9)同时也转动。当凸轮(9)的基圆面(10)与推杆(12)接触时,通过连杆系统的作用,完成对电饭煲盖的开盖过程。与此同时,从动齿轮(2)带动齿条(4),通过推板(5)把已经放在贮米槽(6)内的米推入锅中。由于齿条(4)运动到尾部时就会和齿轮(2)分离,所以推板(5)把米推入锅中后就会自动停止运动。当凸轮(9)转至弧面(11)与推杆(12)接触时,通过连杆系统的作用,锅盖重新盖上。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开盖下米、重新盖上的过程。要第二次使用时,把推板推至适当位置,就可重新使用。使用本装置时,可将洗好的米放在贮米槽内,把与米量相适的水放在电饭煲内,盖上电饭煲盖。把本装置放在电饭煲旁,使贮米槽口对准电饭煲边缘,同时调整杠杆,使夹盖装置刚好夹住锅盖。这样,在有由定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如电机)驱动情况下,到所预定的时间,本装置就会对电饭煲自动开盖、下米。当定时器同时与电饭煲电源相连时,就会自动定时煮饭。本技术具有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等优点,配合定时器使用,可以实现电饭煲煮饭自动化,尤其适用于每个家庭成员都须上班、上学,家中无人的家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合电饭煲使用的自动下米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揭合盖连杆装置、传动机构和推米装置组成,上述的揭合盖连杆装置由推杆(12)、连杆(13)、杠杆(15)和夹盖装置(16)组成,上述的传动机构由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3)和凸轮(9)组成,上述的推米装置由齿条、卡板(7)、推板(5)和贮米槽(6)组成,从动齿轮(2)、(3)是靠主动齿轮(1)带动的,从动齿轮(2)和其上部的齿条(4)咬合,卡板(7)位于卡槽(8)内和齿条(4)固定并且能同步左右移动,推板(5)固定于齿条(4)和卡板(7)的前端,由齿条(4)和卡板(7)带动在贮米槽(6)内移动,凸轮(9)连于从动齿轮(3)上,和从动齿轮(3)同步转动,推杆(12)与凸轮(9)相切,其一端绞接在本装置底部的支点上,另一端与连杆(13)绞接,由连杆(13)带动的杠杆(15)通过支点(14)绞接于本装置的前壁上部,夹盖装置(16)固定于杠杆(15)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电饭煲使用的自动下米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揭合盖连杆装置、传动机构和推米装置组成,上述的揭合盖连杆装置由推杆(12)、连杆(13)、杠杆(15)和夹盖装置(16)组成,上述的传动机构由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3)和凸轮(9)组成,上述的推米装置由齿条(4)、卡板(7)、推板(5)和贮米槽(6)组成,从动齿轮(2)、(3)是靠主动齿轮(1)带动的,从动齿轮(2)和其上部的齿条(4)咬合,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立聪
申请(专利权)人:卢立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