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82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自由端和防撞端;防撞层设置在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无纺布层位于防撞端和防撞层之间;粘接层位于无纺布层和防撞层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防撞层通过粘接层和无纺布层以粘接的方式设置在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的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操作简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整体外观的一致性。还能够减少紧固件的使用,甚至是实现无紧固件,能有效地简化防撞层的固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
技术介绍
随着运载车辆轻量化的趋势,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在交通运输车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如应用于集装箱的箱体。参考图1,目前在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应用于诸如集装箱的箱体时,通常在需要防撞的部位设置防撞板20。由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的表面粘接活性较低,其与防撞板20之间一般通过螺钉或铆钉等紧固件50进行连接固定。当螺栓或铆钉的扭矩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变形,使得其的强度降低,整体外观一致性较差。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所述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自由端和防撞端;防撞层,所述防撞层设置在所述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防撞端和所述防撞层之间;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防撞层之间。根据本技术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防撞层通过粘接层和无纺布层以粘接的方式设置在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的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操作简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整体外观的一致性,提升使用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的产品的美观度。此外,还能够减少紧固件的使用,甚是实现无紧固件,能有效地简化防撞层的固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无纺布层至少设置一层。可选地,所述防撞层为金属板或极性塑料板。可选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防撞端、所述粘接层、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防撞层。可选地,所述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表面膜层。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1:自由端112:防撞端120:防撞层130:无纺布层140:粘接层150:紧固件160:表面膜层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技术的盖体和烹饪器具。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于烹饪器具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0。参考图2,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0包括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防撞层120、无纺布层130和粘接层140。其中,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包括自由端111和防撞端112。在防撞端112的至少部分的表面设置防撞层120,防撞层120通过无纺布层130和粘接层140连接至防撞端112,以对防撞端11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缓解外部撞击对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的影响。具体地,无纺布层130覆盖至防撞端112的至少部分的表面,具体可以通过热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如对防撞端112的需要覆盖无纺布层130的表面进行加热,使其处于熔融状态。由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是由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复合而成,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或涤纶纤维等,热塑性树脂可以是聚丙烯、尼龙、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在熔融状态下树脂能够进入无纺布的空隙中,然后冷却固化定型,便可将无纺布层130粘接固定至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的表面。无纺布层130可以采用常见的无纺布,如涤纶无纺布等,对此具体不做限定。无纺布层130至少设置一层无纺布,具体的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防撞层120通过粘接层140连接固定至无纺布层130。具体的可以通过在无纺布层130和防撞层120之间涂覆胶水等的粘合剂形成粘接层140。粘合剂可以采用常用的粘合剂,如聚氨酯、硅酮等,对此具体不做限定。根据本技术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0,防撞层120通过粘接层140和无纺布层130以粘接的方式设置在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的防撞端112的至少部分的表面,操作简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0整体外观的一致性,提升使用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00的产品的外观一致性以及美观度。此外,还能够减少紧固件150的使用,甚至是实现无紧固件150,能有效地简化防撞层120的固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防撞层120优选地采用金属板或极性塑料板,这类板材的表面粘接活性较高,能够保证防撞层120粘结的稳固性与可靠性。防撞层120的具体的形状以及尺寸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能够保证完全覆盖防撞端112的需要防撞的表面即可。在将防撞层120粘接固定至防撞端112之后,可以通过设置紧固件150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连接固定的可靠性。具体地可以采用诸如螺栓、铆钉等的紧固件150贯穿防撞端112、粘接层140、无纺布层130和防撞层120,以进一步进行固定。优选地,在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110的自由端111的表面设置表面膜层160,在对自由端111的表面进行保护的同时,增强自由端111的表面的外观一致性。表面膜层160具体地可以通过加热、融化和冷却固化的热复合技术手段覆盖至自由端111的表面。表面膜层160可以是聚丙烯表面膜层等,在此对表面膜层160的材质具体不做限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所述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自由端和防撞端;/n防撞层,所述防撞层设置在所述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n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防撞端和所述防撞层之间;/n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防撞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所述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自由端和防撞端;
防撞层,所述防撞层设置在所述防撞端的至少部分的表面;
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防撞端和所述防撞层之间;
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防撞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平燕姜淮于惠博李颖胡兆勇尹相轻张纪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