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60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包括混合罐和传送带,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开设有入口,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的底部套接有移动轮,所述混合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柱。该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通过混合罐、第一驱动电机和旋转柱的设置,可以使石屑均匀地掺加到混凝土内部,提高后期混凝土的使用强度,通过传送带、入口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设置,可以方便石屑添加到混凝土内,大大提高了石屑掺加效率,通过移动轮和牵引钩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被大车牵引,大大方便了该装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掺加设备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广泛使用于房屋、公路、军事工程、核能发电厂等构造物,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而石屑混凝土的细骨料由下列不同粒径的石屑颗粒组成,石屑又称人工砂,与天然砂相比,石屑具有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多孔、有尖锐棱角、粘结性能良好等特点。目前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石屑掺加到混凝土内,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传统的掺加方式多数为大型的掺加装置,而小规模的使用又只是采用人工掺加混合,而人力操作,无法将石屑充分掺加混凝土,使混凝土和石屑混合不均匀,对后期的混凝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掺加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取代人力的混凝土石屑掺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包括混合罐和传送带,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开设有入口,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的底部套接有移动轮,所述混合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电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混合罐的内底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出料板。可选的,所述伸缩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支撑腿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混合罐的底部。可选的,所述伸缩支撑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与所述伸缩支撑腿的数量相适配。可选的,所述电机箱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电机箱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可选的,所述出料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条,所述调节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栓。可选的,所述混合罐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钩,所述混合罐的形状为圆柱形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通过混合罐、第一驱动电机和旋转柱的设置,可以使石屑均匀地掺加到混凝土内部,提高后期混凝土的使用强度,通过传送带、入口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设置,可以方便石屑添加到混凝土内,大大提高了石屑掺加效率,通过移动轮和牵引钩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被大车牵引,大大方便了该装置移动。2、该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通过伸缩支撑腿的设置,使该装置可以调整整体高度,来提高该装置的适应能力,通过连接框的设置,将混合罐和传送带连接在一起,方便使用,通过出料板的设置,可以方便掺加完石屑的混凝土排出,通过固定螺栓的设置,起到固定移动轮的作用,方便移动轮收放,通过检修门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检查第一驱动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合罐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支撑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罐;2、传送带;3、入口;4、伸缩支撑腿;5、移动轮;6、电机箱;7、第一驱动电机;8、旋转柱;9、连接框;10、第二驱动电机;11、旋转轮;12、出料板;13、固定螺栓;14、检修门;15、牵引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包括混合罐1和传送带2,混合罐1的顶部开设有入口3,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4,通过伸缩支撑腿4的设置,使该装置可以调整整体高度,来提高该装置的适应能力,伸缩支撑腿4的底部套接有移动轮5,混合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电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柱8,电机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通过连接框9的设置,将混合罐1和传送带2连接在一起,方便使用,连接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轮11,旋转轮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2,混合罐1的内底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出料板12,通过出料板12的设置,可以方便掺加完石屑的混凝土排出;为了防止无法将石屑充分掺加到混凝土内,使混凝土和石屑混合不均匀,对后期的混凝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混合罐1、第一驱动电机7和旋转柱8的设置,可以使石屑均匀地掺加到混凝土内部,提高后期混凝土的使用强度来实现,为了提高石屑掺加效率,通过传送带2、入口3和第二驱动电机10的设置,可以方便石屑添加到混凝土内来实现,为了方便该装置移动,通过移动轮5和牵引钩15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被大车牵引来实现;伸缩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支撑腿4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混合罐1的底部,伸缩支撑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3,通过固定螺栓13的设置,起到固定移动轮5的作用,方便移动轮收放,固定螺栓13的数量与伸缩支撑腿4的数量相适配,电机箱6的尺寸与第一驱动电机7的尺寸相适配,电机箱6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14,通过检修门14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检查第一驱动电机,出料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条,调节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栓,混合罐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牵引钩15,混合罐1的形状为圆柱形状。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1、通过牵引钩15,使该装置与大车连接,将该装置拉到使用处,再通过底部移动轮5,可以将该装置推至放置处,再将固定螺栓13抽出,使移动轮5收入伸缩支撑腿4内部,让该装置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2、根据现场情况,通过调节伸缩支撑腿4的高度,使该装置方便使用,先将一定量的混凝土放置在传送带2上,发动第二驱动电机10,带动旋转轮11转动,使传送带2将混凝土添加到混合罐1内,当混凝土添加完后,再将一定比例的石屑,同样使用传送带2,添加到混合罐1内;3、再发动第一驱动电机7,带动旋转柱8旋转,使石屑与混凝土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达到石屑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包括混合罐(1)和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开设有入口(3),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4),所述伸缩支撑腿(4)的底部套接有移动轮(5),所述混合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柱(8),所述电机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轮(11),所述旋转轮(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2),所述混合罐(1)的内底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出料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包括混合罐(1)和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开设有入口(3),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腿(4),所述伸缩支撑腿(4)的底部套接有移动轮(5),所述混合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柱(8),所述电机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轮(11),所述旋转轮(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2),所述混合罐(1)的内底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出料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石屑的掺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支撑腿(4)呈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琪汶张乐张仕恩曾启瑞徐夏雨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上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