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5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模板技术领域。通过第一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通过延伸配合孔在延伸配合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解决了使用当中还是在搬运当中,模板磕碰和掉落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会造成塑料模板的边角和顶角的不可修复性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模板的使用组装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大大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板
,具体为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都会用到大量的建筑模板,在此,出于成本和可回收利用的考虑,目前的建筑模板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硬质塑料材质制作的模板,这样就方便回收利用。虽然硬质塑料模板在成本和回收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存在碰撞易崩碎的缺陷。而在实际中不管是在使用当中还是在搬运当中,模板磕碰和掉落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会造成塑料模板的边角和顶角的不可修复性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模板的使用组装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大大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解决了使用当中还是在搬运当中,模板磕碰和掉落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会造成塑料模板的边角和顶角的不可修复性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模板的使用组装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大大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包括塑料结构模板主体,所述塑料结构模板主体的侧边上安装有第一侧边保护条和第二侧边保护条;所述第一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所述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所述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所述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所述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通过延伸配合孔在延伸配合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所述第二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延伸限制孔,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延伸限制孔处中通过延伸限制孔滑动设置有第二导向延长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延长杆与延伸配合孔的直径大小相适配,并且所述第一导向延长杆的长度值大于第一护条主体的长度值。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延长杆与的直径大小相适配,并且所述第二导向延长杆的长度值大于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长度值。优选的,所述圆形孔位的直径大小与旋转轴部的直径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侧边保护条在塑料结构模板主体的两侧上设置有两个,并且两端纵向通孔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两端上以螺纹方式设置有螺母。优选的,所述纵向通孔的直径值大于螺栓的最大直径,小于螺母的最大直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通过第一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通过延伸配合孔在延伸配合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第二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孔,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延伸限制孔,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延伸限制孔处中通过延伸限制孔滑动设置有第二导向延长杆,解决了使用当中还是在搬运当中,模板磕碰和掉落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会造成塑料模板的边角和顶角的不可修复性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模板的使用组装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大大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2、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通过第一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第一护条主体和第二护条主体通过延伸配合孔在延伸配合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第二侧边保护条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第一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孔,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延伸限制孔,第一连接护条主体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的延伸限制孔处中通过延伸限制孔滑动设置有第二导向延长杆,使得其可以对不同规格的模板进行保护,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侧边保护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侧边保护条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结构模板主体;2、第一侧边保护条;21、上配合夹持部;22、旋转轴部;23、第一护条主体;24、第一导向延长杆;25、延伸配合孔;26、第二护条主体;3、第二侧边保护条;31、圆形孔位;32、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3、夹持部;34、第二导向延长杆;35、延伸限制孔;36、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7、长夹持部;38、纵向通孔;4、螺母;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包括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的侧边上安装有第一侧边保护条2和第二侧边保护条3,第二侧边保护条3在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的两侧上设置有两个,并且两端纵向通孔38上设置有螺栓5,螺栓5的两端上以螺纹方式设置有螺母4,纵向通孔38的直径值大于螺栓5的最大直径,小于螺母4的最大直径;请参阅图2,第一侧边保护条2包括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21,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22,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25,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通过延伸配合孔25在延伸配合孔2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24,第一导向延长杆24与延伸配合孔25的直径大小相适配,并且第一导向延长杆24的长度值大于第一护条主体23的长度值;请参阅图3,第二侧边保护条3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33,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37,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31,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包括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的侧边上安装有第一侧边保护条(2)和第二侧边保护条(3);/n所述第一侧边保护条(2)包括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21),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22),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25),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通过延伸配合孔(25)在延伸配合孔(2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24);/n所述第二侧边保护条(3)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33),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37),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31),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孔(38),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延伸限制孔(35),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延伸限制孔(35)处中通过延伸限制孔(35)滑动设置有第二导向延长杆(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料结构模板,包括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结构模板主体(1)的侧边上安装有第一侧边保护条(2)和第二侧边保护条(3);
所述第一侧边保护条(2)包括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表面上均设置有上配合夹持部(21),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部(22),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延伸配合孔(25),所述第一护条主体(23)和第二护条主体(26)通过延伸配合孔(25)在延伸配合孔(25)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向延长杆(24);
所述第二侧边保护条(3)包括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部(33),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设置有长夹持部(37),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的表面上开设有圆形孔位(31),所述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表面上开设有纵向通孔(38),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36)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延伸限制孔(35),所述第一连接护条主体(32)和第二连接护条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张君周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谊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