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彩梅专利>正文

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00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护箱,所述倾斜放置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等距分布的支撑盒,所述侧护箱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盒,所述侧护箱内部具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等距分布的分隔板,所述物料盒位于所述投料斜面的下方;支撑底座为加工提供工作台面,倾斜放置面的设定,可以保证模具在竖直从支撑盒内拿取时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干涉作用,便于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同时加工完成的物料放置位于下方,有效的利用的纵向空间,配备倾斜的照射面使工作过程中光照强度满足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
,具体是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件,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通过加工,铸造得到的工具,用来固定东西、加工东西、装饰,折弯—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就是俗称的折弯。现有的小型金属件由于结构小巧,冲压方便,因此冲压的效率很高,在不是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具有许多金属模具,而金属模具放置位置与冲压机构分开,由于更换模具周转距离较大,此时造成更换模具麻烦,同时使加工效率降低,而且生产的小物件放置在工作台也会影响到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安装有冲压机构,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支撑底座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护箱,所述侧护箱靠近所述支撑底座一侧具有倾斜放置面,所述倾斜放置面位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所述倾斜放置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等距分布的支撑盒,所述侧护箱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盒,所述照明盒靠近所述支撑底座一侧具有照射面,所述照射面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所述侧护箱内部具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等距分布的分隔板,所述支撑底座侧面具有投料斜面,所述支撑底座一侧滑动连接有物料盒,所述物料盒位于所述投料斜面的下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板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倾斜放置面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盒相配合的补充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护箱外侧设有与所述收纳仓相配合的封闭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投料斜面向所述支撑底座里侧倾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盒上端面水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形状呈L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底座为加工提供工作台面,模具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上端面,通过冲压机构进行冲压成型,成型后两侧的侧护箱内主要为了储存一些不常用的模具,倾斜放置面的设定,可以保证模具在竖直从支撑盒内拿取时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干涉作用,同时位于支撑底座的上方,更加便于观察,提高了选择拿取的便利性,而照明盒的照射面与水平方向具有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夹角,目的为了使照射面可以直接照射在加工区域,便于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加工完成的工件,可以直接通过投料斜面放入物料盒的内部,该装置拿取选择更换模具十分方便,同时加工完成的物料放置位于下方,有效的利用的纵向空间,配备倾斜的照射面使工作过程中光照强度满足加工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中侧护箱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中侧护箱顶部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11、投料斜面;12、物料盒;13、固定底板;2、支撑架;3、冲压机构;4、侧护箱;41、倾斜放置面;42、支撑盒;43、补充槽;44、收纳仓;45、分隔板;5、照明盒;51、照射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底部安装有冲压机构3,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3,支撑底座1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护箱4,侧护箱4靠近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倾斜放置面41,倾斜放置面41位于支撑底座1的上方,倾斜放置面4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等距分布的支撑盒42,侧护箱4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盒5,照明盒5靠近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照射面51,照射面51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侧护箱4内部具有收纳仓44,收纳仓4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等距分布的分隔板45,支撑底座1侧面具有投料斜面11,支撑底座1一侧滑动连接有物料盒12,物料盒12位于投料斜面11的下方;支撑底座1为加工提供工作台面,模具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13的上端面,通过冲压机构3进行冲压成型,成型后两侧的侧护箱4内主要为了储存一些不常用的模具,模具放置在收纳仓44内部的分隔板45上端面,由于侧护箱4的高度高于支撑底座1的高度,因此在侧护箱4的倾斜放置面41上设置了多个支撑盒42,常用的模具放置在支撑盒42内部,倾斜放置面41的设定,可以保证模具在竖直从支撑盒42内拿取时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干涉作用,同时位于支撑底座1的上方,更加便于观察,提高了选择拿取的便利性,而照明盒5的照射面51与水平方向具有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夹角,目的为了使照射面51可以直接照射在加工区域,便于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加工完成的工件,可以直接通过投料斜面11放入物料盒12的内部,该装置拿取选择更换模具十分方便,同时加工完成的物料放置位于下方,有效的利用的纵向空间,配备倾斜的照射面51使工作过程中光照强度满足加工需求。在图1中:固定底板13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固定孔主要为了配合不同的模具进行固定。在图4中:倾斜放置面41表面开设有与支撑盒42相配合的补充槽43;补充槽43可以提高支撑盒42的限位深度,提高模具摆放固定的稳定性。在图1-2中:侧护箱4外侧设有与收纳仓44相配合的封闭门;封闭门可以对收纳仓44进行封闭。在图2中:投料斜面11向支撑底座1里侧倾斜;投料斜面11向内侧收拢,进而使支撑底座1上端面露出,提高了投料的便利性。在图2中:支撑盒42上端面水平;支撑盒42上端面水平使模具可以竖直在支撑盒42上上下滑动。在图1中:支撑架2的形状呈L形;L形的支撑架2保证了固定底板13的表面积,使使用面积增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支撑底座1为加工提供工作台面,模具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13的上端面,通过冲压机构3进行冲压成型,成型后两侧的侧护箱4内主要为了储存一些不常用的模具,模具放置在收纳仓44内部的分隔板45上端面,由于侧护箱4的高度高于支撑底座1的高度,因此在侧护箱4的倾斜放置面41上设置了多个支撑盒42,常用的模具放置在支撑盒42内部,补充槽43可以提高支撑盒42的限位深度,提高模具摆放固定的稳定性,倾斜放置面41的设定,可以保证模具在竖直从支撑盒42内拿取时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干涉作用,同时位于支撑底座1的上方,更加便于观察,提高了选择拿取的便利性,而照明盒5的照射面51与水平方向具有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夹角,目的为了使照射面51可以直接照射在加工区域,便于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底部安装有冲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3),所述支撑底座(1)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护箱(4),所述侧护箱(4)靠近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倾斜放置面(41),所述倾斜放置面(41)位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所述倾斜放置面(4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等距分布的支撑盒(42),所述侧护箱(4)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盒(5),所述照明盒(5)靠近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照射面(51),所述照射面(51)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所述侧护箱(4)内部具有收纳仓(44),所述收纳仓(4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等距分布的分隔板(45),所述支撑底座(1)侧面具有投料斜面(11),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滑动连接有物料盒(12),所述物料盒(12)位于所述投料斜面(1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底部安装有冲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3),所述支撑底座(1)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护箱(4),所述侧护箱(4)靠近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倾斜放置面(41),所述倾斜放置面(41)位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方,所述倾斜放置面(4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等距分布的支撑盒(42),所述侧护箱(4)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盒(5),所述照明盒(5)靠近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具有照射面(51),所述照射面(51)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所述侧护箱(4)内部具有收纳仓(44),所述收纳仓(4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等距分布的分隔板(45),所述支撑底座(1)侧面具有投料斜面(11),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滑动连接有物料盒(12),所述物料盒(12)位于所述投料斜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彩梅
申请(专利权)人:梁彩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