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6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所述的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包括吊顶面板、侧板、底板、用于连接三者的阳角件、墙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墙板的收边件,所述的阳角件包括阳角本体部、设置在所述的阳角本体部上端外侧的面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下端内侧的底板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外侧的侧板安装部;所述的收边件包括与墙面固定的固定部、与所述底板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与墙板抵接的抵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阳角件以及收边件,使得吊顶阳角结构更为耐用不会出现开缝等现象,减少了修补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装修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装修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修施工形式。装配式是将装修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修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装修现场对各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在家装吊顶的设计中,常用跌级阳角组件来展现空间的开阔感、提升装修的美感。现有方法通过阳角连接件、吊杆及螺丝等,实现跌级吊顶与吊顶面板的安装,这种方式难以控制安装的质量,容易使得跌级吊板间出现缝隙。比如申请号为CN201911341270.8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装配式顶面跌级吊顶连接结构,包括:吊杆、第一吊挂机构和第二吊挂机构,吊杆固定安装在顶面上,第一吊挂机构套设在吊杆上,第一吊挂机构包括连接挂件,连接挂件的截面呈逆时针旋转90度的Y型结构,连接挂件包括连接座、上翼板和下翼板,连接座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安装在吊杆上,上翼板和下翼板在连接座的一端对称布置、形成U型结构,上翼板包括呈弧形向上弯折的第一弯折部和平行于连接座的第一卡接部,下翼板包括呈弧形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部和平行于连接座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吊挂机构吊挂顶面饰面板的顶板和侧板,第二吊挂机构固定安装在吊杆的底部,第二吊挂机构吊挂顶面饰面板的底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阳角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装饰面板自身的收缩性,使用过程中,底板与墙面、侧板间的衔接处容易开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包括吊顶面板、侧板、底板、用于依次连接三者的阳角件、墙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墙板的收边件,所述的阳角件的上端部用以连接所述的吊顶面板与侧板,所述阳角件的下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的侧板和底板;所述的阳角件包括阳角本体部、设置在所述的阳角本体部上端外侧的面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下端内侧的底板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外侧的侧板安装部;所述的收边件包括与墙面固定的固定部、与所述底板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与墙板抵接的抵接部。现有技术中,在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中,仅仅通过螺钉对所述的侧板、底板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能很好的处理底板与墙面、侧板间的固定问题,这是因为这两组结构中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十分牢固的连接关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吸湿、收缩、膨胀等原因,容易出现开缝等现象,而需要维修,造成了巨大的物资浪费。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阳角件分别与所述的吊顶面板、底板相卡合,而所述的侧板则被安装在所述的阳角件上,所述的阳角件起到了连接所述底板与侧板、吊顶面板与侧板的作用;而收边件的设置则使得所述底板与墙板连接变成底板与所述的收边件的卡合连接,而竖直设立的收边件能够更好的与墙体或墙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阳角件与收边件的设置,使得所述的侧板与底板之间及它们与所述的吊顶面板及墙体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卡合效果的存在,而不会出现缝隙。优选地,所述的面板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的吊顶面板上表面固定的高位臂以及与所述吊顶面板的上表面贴合的低位臂。优选地,所述的底板固定部包括上夹持臂和下夹持臂;所述的上夹持臂具有一水平的下臂面,所述的下夹持臂具有一水平的上臂面,所述的下臂面与所述的上臂面相对设置,在这里所述的相对设置指的是所述的上臂面与所述的下臂面相互面对面设置。优选地,所述的上夹持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上夹持臂和阳角本体部一体式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可以提高所述的上夹持臂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的侧板安装部在所述阳角本体部下端外侧具有一水平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固定板垂直的立臂,所述的立臂与所述的固定板共同将所述侧板的下端包覆,避免了下端出现明显的缝隙,使的该处得结构更加的美观;同时,所述的立臂能够对所述的侧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所述的立板的下端脱离所述的阳角固定件。优选地,所述的卡合部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卡合部和固定部一体式连接的支撑部,通过设置该支撑部,可以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减小所述的卡合部的形变。优选地,所述的阳角本体部与所述的侧板间固定连接;虽然两者间存在卡合作用,但是为了结构的稳固耐用,通过若干螺钉将两者固定。优选地,所述的高位臂与所述的吊顶面板固定。优选地,所述的低位臂的宽度小于所述的侧板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的抵接部处设置有一与所述的墙板贴合的限位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阳角件以及收边件用于连接吊顶面板、侧板以及底板,使得吊顶阳角、阴角处的不会出现开缝等现象,更加的耐用、更加的美观;2、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减少了吊顶板上为安装螺钉而打孔的数量,不影响吊顶板的结构强度,安全性高,可以与各种的房屋的吊顶面连接板连接,吊顶板不易脱落,可拆卸性好,且可以直接在连接件上挂装跌级吊顶的吊杆,适用于各种房屋的吊顶作业;3、本专利技术实施起来现场工序少,减少了物料,且侧板与吊顶面板、底板连接处无需设置很多后置结构进行固定,安装简单;4、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阳角件能够将侧板与吊顶面板连接、侧板与底板连接,并且能防止侧板弯曲变形,下方第一支撑板能防止阳角件变形;收边件能实现边板靠墙处的安装,同时起到墙顶收口作用,在顶与墙之间充当造型线条,使更美观,其上方支撑部也能防止收边件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吊顶面板、2-侧板、3-底板、4-阳角件、5-墙板、6-收边件、41-阳角本体部、42-面板固定部、43-底板固定部、44-侧板安装部、61-固定部、62-卡合部、63-抵接部、64-支撑部、65-限位部、421-高位臂、422-低位臂、431-上夹持臂、432-下夹持臂、433-第一支撑板、441-固定板、442-立臂。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包括吊顶面板1、侧板2、底板3、用于依次连接三者的阳角件4、墙板5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3和所述墙板5的收边件6,所述的阳角件4包括阳角本体部41、设置在所述的阳角本体部41上端外侧的面板固定部42、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下端内侧的底板固定部43以及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外侧的侧板安装部44;所述的收边件6包括与墙面固定的固定部61、与所述底板3卡合的卡合部62以及与墙板抵接的抵接部63。首先,安装吊顶面板1,安装完吊顶面板1后,先将侧板2插入到阳角件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面板(1)、侧板(2)、底板(3)、阳角件(4)、墙板(5)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3)和所述墙板(5)的收边件(6),所述的阳角件(4)的上端部用以连接所述的吊顶面板(1)与侧板(2),所述阳角件(4)的下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的侧板(2)和底板(3);所述的阳角件(4)包括阳角本体部(41)、设置在所述的阳角本体部(41)上端外侧的面板固定部(42)、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下端内侧的底板固定部(43)以及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外侧的侧板安装部(44);所述的收边件(6)包括与墙面固定的固定部(61)、与所述底板(3)卡合的卡合部(62)以及与墙板抵接的抵接部(6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面板(1)、侧板(2)、底板(3)、阳角件(4)、墙板(5)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3)和所述墙板(5)的收边件(6),所述的阳角件(4)的上端部用以连接所述的吊顶面板(1)与侧板(2),所述阳角件(4)的下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的侧板(2)和底板(3);所述的阳角件(4)包括阳角本体部(41)、设置在所述的阳角本体部(41)上端外侧的面板固定部(42)、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下端内侧的底板固定部(43)以及设置在所述阳角本体部(41)外侧的侧板安装部(44);所述的收边件(6)包括与墙面固定的固定部(61)、与所述底板(3)卡合的卡合部(62)以及与墙板抵接的抵接部(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固定部(42)包括与所述的吊顶面板(1)上表面固定的高位臂(421)以及与所述吊顶面板(1)的上表面贴合的低位臂(4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固定部(43)包括上夹持臂(431)和下夹持臂(432);所述的上夹持臂(431)具有一水平的下臂面,所述的下夹持臂(432)具有一水平的上臂面,所述的下臂面与所述的上臂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阳角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钱依玲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