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44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式混合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成型于机架上的右侧,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位于驱动电机内侧的机架上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活动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混合机本体,成型于机架上的左侧,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一对端盖,一对端盖上固定安装有轴座,一对轴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螺旋桨,螺旋桨的右端贯穿出箱体,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转动连接;第一进料口,成型于箱体的上方,第一进料口上设置有鼓风装置,位于第一进料口一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保持稳定的压力,源源不断的供给给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混合机
本技术属于石膏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式混合机。
技术介绍
在石膏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连续的建筑石膏粉和干添加剂、湿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且保持稳定的压力,源源不断的供给给生产线。由于老式搅拌机石膏粉和干添加剂进料不畅,出料中有大的硬块等缺陷,导致生产线连续运转时间不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混合机,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混合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成型于所述机架上的右侧,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内侧的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活动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混合机本体,成型于所述机架上的左侧,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对端盖,一对所述端盖上固定安装有轴座,一对所述轴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右端贯穿出箱体,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转动连接;第一进料口,成型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设置有鼓风装置,位于第一进料口一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一对第一横杆和一对水平杆,一对所述第一横杆与一对所述水平杆组成矩形框体,一对所述第一横杆分别垂直贯穿于所述螺旋桨的两端,一对所述水平杆位于所述螺旋桨的两侧,且与螺旋桨呈平行状,每一所述水平杆上等距安装有刮板,每一所述水平杆与螺旋桨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与第一横杆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刮条外侧设置有橡胶层。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L型支撑台,所述L型支撑台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L型支撑台下表面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上同轴套设有相适配的移动螺母,位于所述L型支撑台一侧的底座上设置有一对弧形硅胶板,一对所述弧形硅胶板远离转动丝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轴铰接,一对所述弧形硅胶板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第一进料口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开关阀,上方所述弧形硅胶板与移动螺母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上方一侧通过铰链轴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把手。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侧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侧同轴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安装有楔块,所述楔块成型于所述出料口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螺旋桨转动对对箱体内的材料进行粗混合,由于在螺旋桨的前后两端垂直贯穿安装有一对第一横杆,一对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连接有一对水平杆(,一对第一横杆与一对所述水平杆组成矩形框体,在水平杆上等距安装有刮板,使混合机本体内部减小转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石膏硬块的出现,对箱体内的材料进行精细混合,在每一所述水平杆与螺旋桨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与第一横杆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条,可减少混合机本体内部死角,使石膏粉混合更均匀。2、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丝杆转动连接,从而使转动丝杆转动,转动电机的转动工作通过转动丝杆变为移动移动螺母的移动工作,由于移动螺母通过连接杆与上方所述弧形硅胶板连接,且一对所述弧形硅胶板远离转动丝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轴铰接,当移动螺母移动时,从而带动弧形硅胶板对气囊挤压进行呼吁工作,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进料口内,保证石膏粉不会粘连在进料口的表面,堵塞进料口。3、设置的楔块改变出料口的内径,改变了石膏料浆留出搅拌机的速度,达到降低石膏料浆结块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鼓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出料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驱动装置;21、驱动电机;22、主动带轮;23、减速器;24、从动带轮;3、混合机本体;31、箱体;32、端盖;33、轴座;34、搅拌装置;341、螺旋桨;342、第一横杆;343、水平杆;3431、刮板;344、连接柱;345、刮条;3451、橡胶层;35、检修门;351、把手;4、第一进料口;5、鼓风装置;51、底座;52、L型支撑台;53、转动电机;54、转动丝杆;55、移动螺母;56、弧形硅胶板;57、气囊;58、进气管;581、开关阀;6、第二进料口;7、出料口;71、圆环;72、楔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混合机,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成型于机架1上的右侧,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22,位于驱动电机21内侧的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器23,减速器23的活动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24,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2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混合机本体3,成型于机架1上的左侧,包括箱体31,箱体31内设置有一对端盖32,一对端盖32上固定安装有轴座33,一对轴座33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34,搅拌装置34包括螺旋桨341,螺旋桨341的右端贯穿出箱体31,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23转动连接;第一进料口4,成型于箱体31的上方,第一进料口4上设置有鼓风装置5,位于第一进料口4一侧的箱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6。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设置的机架1可采用铝合金焊接,在机架1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安装有橡胶垫,具有防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设置的驱动装置2作为混合机本体3的动力输出源,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带动主动带轮22转动,由于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2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而使从动带轮24转动,使减速器23工作,在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24上设置有带轮罩壳,起到防尘作用,设置的第二进料口6用于湿添加剂进料。具体的,搅拌装置34还包括一对第一横杆342和一对水平杆343,一对第一横杆342与一对水平杆343组成矩形框体,一对第一横杆342分别垂直贯穿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驱动装置(2),成型于所述机架(1)上的右侧,包括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22),位于所述驱动电机(21)内侧的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器(23),所述减速器(23)的活动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24),所述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2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n混合机本体(3),成型于所述机架(1)上的左侧,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一对端盖(32),一对所述端盖(32)上固定安装有轴座(33),一对所述轴座(33)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34),所述搅拌装置(34)包括螺旋桨(341),所述螺旋桨(341)的右端贯穿出箱体(31),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23)转动连接;/n第一进料口(4),成型于所述箱体(31)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料口(4)上设置有鼓风装置(5),位于第一进料口(4)一侧的箱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驱动装置(2),成型于所述机架(1)上的右侧,包括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22),位于所述驱动电机(21)内侧的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减速器(23),所述减速器(23)的活动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24),所述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2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混合机本体(3),成型于所述机架(1)上的左侧,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一对端盖(32),一对所述端盖(32)上固定安装有轴座(33),一对所述轴座(33)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装置(34),所述搅拌装置(34)包括螺旋桨(341),所述螺旋桨(341)的右端贯穿出箱体(31),且贯穿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23)转动连接;
第一进料口(4),成型于所述箱体(31)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料口(4)上设置有鼓风装置(5),位于第一进料口(4)一侧的箱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4)还包括一对第一横杆(342)和一对水平杆(343),一对所述第一横杆(342)与一对所述水平杆(343)组成矩形框体,一对所述第一横杆(342)分别垂直贯穿于所述螺旋桨(341)的两端,一对所述水平杆(343)位于所述螺旋桨(341)的两侧,且与螺旋桨(341)呈平行状,每一所述水平杆(343)上等距安装有刮板(3431),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晶鑫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