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41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柜体、消毒机构和清尘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外壳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且外壳的下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箱体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消毒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卡槽,当活性炭吸附层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通过卡槽和卡块将活性炭吸附层进行拆卸,便于更换新的活性炭吸附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微藻培养相关
,具体是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大量培养或生产的微藻分属于4个藻门: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藻门,海洋里的微藻是一类结构简单的植物,个体非常小,喜欢随着海水自由漂荡,微藻一般含有叶绿体,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丰富的有机物,释放氧气,让海洋生态系统有序运行,故此我们需要用到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但是目前使用改的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不能便于进行更换,不能进行对空气进行除菌,不能便于进行回收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柜体、消毒机构和清尘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外壳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且外壳的下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箱体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消毒机构,且消毒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内部设置有清尘机构,且净化腔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净化腔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方案所述挡板与外壳均为开孔设计,且挡板的尺寸与外壳的尺寸相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风孔在挡板的上表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且通风孔的内部为网格状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层通过卡槽与箱体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以箱体中轴线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长度与箱体的长度相等,且活性炭吸附层在箱体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有底座、固定杆和紫外线灯,且底座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紫外线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尘机构包括有水泵、第一水管、喷头、第二水管和蓄水箱,且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外侧均设置有喷头,所述水泵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贯穿有蓄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通过设置有卡槽,当活性炭吸附层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通过卡槽和卡块将活性炭吸附层进行拆卸,便于更换新的活性炭吸附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2、该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通过设置有消毒机构,先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初步的过滤与消毒,再通过消毒机构内部的紫外线灯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消毒杀菌,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消毒功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3、该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通过设置有收集箱,当通过清晨机构对灰尘进行清尘处理之后,喷头喷洒的水会掉落进收集箱的内部,再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抽出收集箱,从而对喷头喷洒的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用于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中挡板和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中卡槽和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外壳;3、定位槽;4、挡板;5、定位杆;6、通风孔;7、抽风机;8、箱体;9、卡槽;10、卡块;11、活性炭吸附层;12、消毒机构;1201、底座;1202、固定杆;1203、紫外线灯;13、净化腔;14、清尘机构;1401、水泵;1402、第一水管;1403、喷头;1404、第二水管;1405、蓄水箱;15、滑槽;16、滑块;17、收集箱;18、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柜体1、消毒机构12和清尘机构14,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3,外壳2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5,挡板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6,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7,且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箱体8,箱体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9,且卡槽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0,卡块10的外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箱体8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消毒机构12,且消毒机构12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13,净化腔13的内部设置有清尘机构14,且净化腔1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收集箱17,净化腔13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口18。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挡板4与外壳2均为开孔设计,且挡板4的尺寸与外壳2的尺寸相等,通过设置有挡板4,当通风孔6内部灰尘堆积的时候,通过拧出定位槽3内部的定位杆5,从而将挡板4进行拆卸,便于对通风孔6进行清理,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通风孔6在挡板4的上表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且通风孔6的内部为网格状布置,通过设置有通风孔6,通过通风孔6对抽风机7进行散热,从而有效的防止因为温度过高导致抽风机7进行散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活性炭吸附层11通过卡槽9与箱体8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9以箱体8中轴线对称设置,当活性炭吸附层11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通过卡槽9和卡块10将活性炭吸附层11进行拆卸,便于对活性炭吸附层11进行更换,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活性炭吸附层11的长度与箱体8的长度相等,且活性炭吸附层11在箱体8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设置,通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1对气体进行吸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消毒机构12包括有底座1201、固定杆1202和紫外线灯1203,且底座1201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杆1202,固定杆1202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紫外线灯1203,通过连接外部电源,打开紫外线灯1203的开关,此时紫外线灯1203开始运转,通过紫外线灯1203对气体进行杀毒,从而进行消毒灭菌,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清尘机构14包括有水泵1401、第一水管1402、喷头1403、第二水管1404和蓄水箱1405,且水泵1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管1402,第一水管1402的外侧均设置有喷头1403,水泵140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管1404,且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柜体(1)、消毒机构(12)和清尘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3),所述外壳(2)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7),且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箱体(8),所述箱体(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9),且卡槽(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的外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箱体(8)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消毒机构(12),且消毒机构(12)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13),所述净化腔(13)的内部设置有清尘机构(14),且净化腔(1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收集箱(17),所述净化腔(13)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口(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柜体(1)、消毒机构(12)和清尘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3),所述外壳(2)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挡板(4),且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5),所述挡板(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7),且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箱体(8),所述箱体(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9),且卡槽(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的外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箱体(8)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消毒机构(12),且消毒机构(12)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13),所述净化腔(13)的内部设置有清尘机构(14),且净化腔(1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外侧上方设置有收集箱(17),所述净化腔(13)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与外壳(2)均为开孔设计,且挡板(4)的尺寸与外壳(2)的尺寸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6)在挡板(4)的上表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向远陈丹邢向上乔盼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格河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