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411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效型共挤透明胶膜,该胶膜由三个大层组成,外层为特种EVA层,中间层为复合POE增效层。其中复合POE增效层又可分为POE粘结填充层以及超折射增效层。胶膜整体呈现网格状,又可分为增效区和功能区。增效区覆盖光伏组件电池片区域、功能区覆盖光伏组件电池间隙区。增效层中粘结填充层起粘结、填充、特效保护作用;超折射层根据需要可呈现球形、半球形、长方体型、金字塔等等形状。当太阳光斜射入上述增效胶膜增超折射层时,由于其高折射性,部分原本照射在电池间隙处的太阳光将会折射改变路径从而照射在电池片区域,进一步增加对太阳光的整理体用率,增加封装组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胶膜,尤其涉及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资源消耗严重,能源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关注重点,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光伏行业技术也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光伏封装胶膜作为光伏组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组件承担着最主要的保护功能,为光伏组件的正常运行提供着坚实的后盾。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封装胶膜整体呈现往增效化以及高抗老化性发展。伴随着PERC双面技术的出现,光伏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双面电池通过特有的钝化技术实现了双面发电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组件的实际发电功率。但伴随而来的抗老化能力却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问题点。这一特点要求封装胶膜需要有更强的抗老化能力,传统EVA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而POE胶膜作为一款高抗老化性能的封装胶膜,其高抗老化性能虽然能够达到双面组件的封装要求,但是其高昂的价格以及不佳的兼容性使其难以完美适配光伏组件封装。并且白色封装胶膜作为现行唯一大批量使用的增效型胶膜,由于其增效点与双面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由三个大层组成,外层为特种EVA层,中间层为复合POE增效层,复合POE增效层又可分为POE粘结填充层以及超折射增效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由三个大层组成,外层为特种EVA层,中间层为复合POE增效层,复合POE增效层又可分为POE粘结填充层以及超折射增效层。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种EVA层的规格:所选用的EVA树脂基材熔融指数为10~40g/10min,体积电阻率≥1.0×1015;
所述特种EVA层,按质量份进行配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含量为100份,助交联剂为0.2~1.5份,光稳定剂含量为0.05~1份,引发剂为0.2~2份,硅烷偶联剂含量为0.1~2份;其中EVA增强母粒的比例为5%~20%。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POE增效层由粘结填充层和超折射增效层组成;
所述粘结填充层的规格,基材聚烯烃弹性体熔融指数为3~20g/min,体积电阻率>1.0×1016,透光率>90%;
所述的粘结填充层组,按质量份进行配比:聚烯烃弹性体为100份,助交联剂为0.5~1.5份,光稳定剂含量为0.05~1份,引发剂为0.5~2份,硅烷偶联剂含量为0.1~2份;其中POE增强母粒的比例为5%~20%;
所述超折射增效层的规格:透光率>90%,折射率>2.0;
所述超折射增效层,按质量份进行配比:基体材料100份,引发剂0.2~0.8份,助交联剂0.6~1.5份,光稳定剂为0.01~0.5份,硅烷偶联剂0.1~5份,折射增强剂0.1~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增强母粒,按质量份进行配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100份,硅烷偶联剂0.1~5份,过氧化物引发剂0~0.5份,材料增韧剂0.5~10份,材料增强剂0~5份;
所述EVA增强母粒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将各类树脂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110~180℃加热熔融挤出,然后切断形成粒状,所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螺杆的转速为400~6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POE增强母粒,按质量份进行配比:聚烯烃弹性体100份,硅烷偶联剂0.1~2份,过氧化物引发剂0~0.5份,材料增韧剂0.5~10份;
所述POE增强母粒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将各类树脂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180~220℃加热熔融挤出,然后切断形成粒状,所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螺杆的转速为300~5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增效透明胶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佳俊苏丹何儒琴黄元旦魏晓勇周志英辛灵敏张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