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固化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40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抗菌固化膜,膜体是由液相的抗菌固化膜母液,通过人工涂抹或设备喷洒的方式,置于常温条件下自然固化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固化母液由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流平剂、稳定剂、分散剂、引发剂、溶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菌固化膜能够提升膜体的抗菌杀菌性能,抗菌能力强,抗菌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固化膜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液相固化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固化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抗菌的固化膜是指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功效的薄膜,该薄膜初始状态为液相,在使用时通过人工喷涂或借助喷涂设备,将该液体布散在应用载体表面,在自然风干或人工温度烘干下,促使该液体迅速固化成膜,牢固地附着在应用载体表面,起到保护载体表面并兼有抗菌的作用。市场上,现有的固化膜通常采用纳米银作为抗菌物质,其缺点表现为容易氧化且颜色灰暗,涂布效果差,使用寿命较短,而且不易于分散融进原料内部,而且由于纳米银抗菌物质分散的不均匀又会导致整体杀菌效果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抗菌固化膜存在抗菌效果不能持续、抗菌组分容易析出导致的安全问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持续抗菌、抗菌组分非析出型的抗菌固化膜。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菌固化膜,通过人工涂抹或设备喷洒的方式,置于常温条件下自然固化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固化母液由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流平剂、稳定剂、分散剂、引发剂、溶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制成。一种抗菌固化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85~100份,流平剂0.5~1份,稳定剂1~1.5份,分散剂0.5~1份,引发剂4.0~6.0份,溶剂350~600份,抗氧剂0.5~0.8份,余量为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3、使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70℃,将所述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和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溶剂,搅拌60min~100min,得混合液;S4、保持S3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抗菌固化膜母液;S5、将S4步骤中所得抗菌固化膜母液均匀地涂布或喷涂在所需要处理的载体的表面,并置于室温下3-5分钟,溶液自然固化形成抗菌膜。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涂布或喷涂的厚度为0.10mm~0.40mm。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溶剂选用醚类溶剂、醇类溶剂、脂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溶剂选用醚类溶剂乙基九氟代丁基醚、乙基全氟代异丁基醚溶剂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抗菌固化膜及其制备工艺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升膜体的抗菌杀菌性能,抗菌能力强,抗菌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四种成品进行杀菌性能的检测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抗菌固化膜,膜体是由液相的抗菌固化膜母液,通过人工涂抹或设备喷洒的方式,置于常温条件下自然固化,在不同质地的物表的表面上由液相凝固而形成一层具有持续抗菌效应的固化膜。固化膜体厚度为0.10mm~0.40mm,抗菌固化母液由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流平剂、稳定剂、分散剂、引发剂、溶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制成。一种抗菌固化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85~100份,流平剂0.5~1份,稳定剂1~1.5份,分散剂0.5~1份,引发剂4.0~6.0份,溶剂350~600份,抗氧剂0.5~0.8份,余量为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3、使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70℃,将所述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和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溶剂,搅拌60min~100min,得混合液;S4、保持S3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得抗菌固化膜母液;S5、将S4步骤中所得抗菌固化膜母液均匀地涂布或喷涂在所需要处理的载体的表面,并置于室温下3-5分钟,溶液自然固化形成抗菌膜。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涂布或喷涂的厚度为0.10mm~0.40mm。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溶剂选用醚类溶剂、醇类溶剂、脂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溶剂选用醚类溶剂乙基九氟代丁基醚、乙基全氟代异丁基醚溶剂中的一种。实施例一,一种抗菌固化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丁基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85份,流平剂0.5份,稳定剂1份,分散剂0.5份,引发剂4.0份,溶剂350份,抗氧剂0.5份,余量为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溶剂选用醇类溶剂;S3、使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将所述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和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溶剂,搅拌60min,得到混合液;S4、保持S3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并继续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得抗菌固化膜的母液;S5、将S4步骤中所得涂层溶液均匀地涂布在相关载体的表面(涂布的厚度为0.2um),并置于室温下3-5分钟,溶液自然固化形成成品一。实施例二一种抗菌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丁基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100份,流平剂1份,稳定剂1.5份,分散剂1份,引发剂6份,溶剂600份,抗氧剂0.8份,余量为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溶剂选用脂类溶剂;S3、使捏合机的温度调至70℃,将所述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和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充分混合,并加入2/5的溶剂,搅拌100min,得到混合液;S4、保持S3步骤中的温度不变,向混合液中加入剩余原料,并继续搅拌100min,混合均匀后,得抗菌固化膜母液;S5、将S4步骤中所得涂层溶液均匀地涂布在相关载体的表面(涂布的厚度为0.4um),并置于室温下3-5分钟,溶液自然固化形成成品二。实施例三一种抗菌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丁基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95份,流平剂0.8份,稳定剂1.2份,分散剂0.8份,引发剂5份,溶剂50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固化膜,膜体是由液相的抗菌固化膜母液,通过人工涂抹或设备喷洒的方式,置于常温条件下自然固化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固化母液由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流平剂、稳定剂、分散剂、引发剂、溶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固化膜,膜体是由液相的抗菌固化膜母液,通过人工涂抹或设备喷洒的方式,置于常温条件下自然固化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固化母液由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流平剂、稳定剂、分散剂、引发剂、溶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制成。


2.一种抗菌固化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一定分量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加入醚类溶剂进行分散,得到高浓度的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
S2、确定所述抗菌固化膜母液的化学成分为: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85~100份,流平剂0.5~1份,稳定剂1~1.5份,分散剂0.5~1份,引发剂4.0~6.0份,溶剂350~600份,抗氧剂0.5~0.8份,余量为纳米铂金复合抗菌物质反应液;
S3、使捏合机的温度调至50℃~70℃,将所述七氟丙氧基四氟丙基丙氧基三甲基硅烷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翼辰李晓晶施凯升荆赟
申请(专利权)人:开贝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