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及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27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及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该装置包括精馏塔、侧采出料管,精馏塔包括塔本体、设置在塔本体的上部的上层填料、设置在塔本体的下部的下层填料、设置在上层填料与下层填料之间的集液箱,集液箱与侧采出料管连通;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填料与下层填料之间的侧采机构,侧采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采承载腔体,侧采承载腔体包括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承载腔本体,上开口正对上层填料的下部,下开口与集液箱连通;承载腔本体上还形成有允许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多个通孔;以及包括上述装置的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该侧采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同时可确保精馏塔产出的PDO产品纯度≥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及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1,3-丙二醇(PDO)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及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3-丙二醇(PDO)是许多合成反应的重要原料,特别是作为聚酯纤维和聚氨酯的重要单体,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工艺过程中,菌体还副产有机酸和2,3-丁二醇(BDO),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还残留有未消耗完全的甘油;发酵液通常需要先后经过膜过滤、电渗析、多效蒸发等分离工艺,得到浓缩液。浓缩液经蒸馏后得到蒸馏液,蒸馏液经精馏进行多组分的分离,分别得到水、BDO和PDO;其中PDO精馏过程中,为提高PDO产品纯度,采用侧线采出的方式生产高纯度的PDO产品。上述方法中,侧线采出装置的设计非常关键,常规侧线采出装置采用集液箱收集回流液体,溢流出的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的方式往精馏塔下段填料回流,然而此种侧线采出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对于纯度的提高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同时该侧线采出装置可确保精馏塔产出的PDO产品纯度≥99.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的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包括精馏塔、从所述精馏塔内向外部伸出的侧采出料管,所述精馏塔包括塔本体、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上部的上层填料、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下部的下层填料、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所述侧采出料管连通,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侧采机构,所述侧采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采承载腔体,所述侧采承载腔体包括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承载腔本体,所述上开口正对所述上层填料的下部,所述下开口与所述集液箱连通;其中,所述承载腔本体上还形成有允许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多个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承载腔本体呈上宽下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的多个通孔构成多组通孔阵列,每组所述通孔阵列包含的通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的多组通孔阵列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50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的多个通孔的总面积占所述塔本体的横截面积的百分比为10%~6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承载腔本体与所述集液箱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承载腔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侧采承载腔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塔本体的内壁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侧采出料管上的侧采出料阀门、流量计,所述侧采出料阀门、所述流量计分别位于所述塔本体的外部。本技术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1,3-丙二醇的生产系统,其中所述生产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精馏侧线采出装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创新地在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增设特定结构的侧采机构,尤其是该侧采机构包括的侧采承载腔体,其本体上分布的通孔便于使从塔顶回流的液体继续往下流动,也便于使从塔底蒸发的气相往上进入上层填料,气液阻力小,提升了精馏精度,可确保精馏塔产出的PDO产品纯度≥99.9%,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该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成本更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精馏侧线采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承载腔本体与集液箱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塔本体;2、上层填料;3、承载腔本体;4、侧采出料管;5、侧采出料阀门;6、流量计;7、下层填料;8、通孔;9、集液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例提供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该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包括精馏塔、从精馏塔内向外部伸出的侧采出料管4,精馏塔包括塔本体1、设置在塔本体1的上部的上层填料2、设置在塔本体1的下部的下层填料7、设置在上层填料2与下层填料7之间的集液箱9,集液箱9与侧采出料管4连通。本例中的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填料2与下层填料7之间的侧采机构,该侧采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采承载腔体,侧采承载腔体包括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承载腔本体3,上开口正对上层填料2的下部,下开口与集液箱9连通;其中,承载腔本体3上还形成有允许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多个通孔8。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包括精馏塔、从所述精馏塔内向外部伸出的侧采出料管,所述精馏塔包括塔本体、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上部的上层填料、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下部的下层填料、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所述侧采出料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侧采机构,所述侧采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采承载腔体,所述侧采承载腔体包括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承载腔本体,所述上开口正对所述上层填料的下部,所述下开口与所述集液箱连通;其中,所述承载腔本体上还形成有允许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多个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馏侧线采出装置,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包括精馏塔、从所述精馏塔内向外部伸出的侧采出料管,所述精馏塔包括塔本体、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上部的上层填料、设置在所述塔本体的下部的下层填料、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所述侧采出料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侧线采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填料与所述下层填料之间的侧采机构,所述侧采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采承载腔体,所述侧采承载腔体包括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承载腔本体,所述上开口正对所述上层填料的下部,所述下开口与所述集液箱连通;其中,所述承载腔本体上还形成有允许气体和液体通过的多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腔本体呈上宽下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馏侧线采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通孔构成多组通孔阵列,每组所述通孔阵列包含的通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的多组通孔阵列由上而下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吉安张赟石国柱张昊张宏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