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9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生产工艺为根据踢脚线形状,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使得锯片倾斜分布;在板材移动过程中,通过安装在中间位置的锯片从中部对板材进行分切,将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片踢脚线板材;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分切机构(2),分切机构(2)两侧设有压力控制机构(3),分切机构(2)的下方设有吸尘机构(4)。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原材料损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踢脚线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踢脚线在居室设计中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由于踢脚线处于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传统的踢脚线背面一般是要开胶槽,方便打胶安装。踢脚线背面的底部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凹弧形的,有的是斜面的。在生产加工时,一般是先在木工锯上冲成长方形的规格料,然后到铣型机或四面刨上开出需要的形状。如果踢脚线的背面底部设计的有造型,一般都是用刀具把多余的地方打掉的。然而,现有的踢脚线生产加工工艺中,木工锯一次只能加工一块板材,不仅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于板材的浪费也较为严重。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加工效率较低以及原材料损耗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原材料损耗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根据踢脚线形状,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使得锯片倾斜分布;在板材移动过程中,通过安装在中间位置的锯片从中部对板材进行分切,将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片踢脚线板材。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中,板材的宽度为50-300mm。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中,锯片的倾斜角度为0-90度。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分切机构,分切机构两侧设有压力控制机构,分切机构的下方设有吸尘机构。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中,所述分切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锯片,且锯片位于壳体的中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与锯片相对应的开口,开口上方还设有压紧组件;所述壳体两侧设有与压力控制机构相对应的出入开口。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上方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与板材相配合的压紧轮。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中,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底部的吸尘管,吸尘管连接有吸尘风机。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中,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多组沿着板材移动方向并排分布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两块对称分布在机架两侧的立式支撑板,两块立式支撑板之间设有上下分布的固定式底部输送辊和活动式顶部输送辊,活动式顶部输送辊的端部和立式支撑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前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中,所述立式支撑板上还设有腰型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立式支撑板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底部设有与腰型孔相配合的滑动支座,调节螺杆上端设有位于立式支撑板上方的调节螺母;所述滑动支座和立式支撑板之间设有套设于调节螺杆上的调节弹簧;所述活动式顶部输送辊位于两个滑动支座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将其设置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板材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居中布置的锯片将板材一分为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锯片角度调整,让锯片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分开的板子互相借料打破了传统的加工方法和流程,减低了材料的损耗,同时,在生产效率上也有翻倍的提升,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电力成本,节省了木材资源和电力资源。以做60mm宽的踢脚线为例,传统踢脚线生产工艺需要63mm的规格料,一次开一片,一个机器一小时出1000米。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只需使用105mm-110mm宽的规格料即可出2片60mm宽的踢脚线,材料上节约15%-20%,效率上翻了一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电力。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生产装置,利用角度调节组件对锯片的角度灵活调节,完成对踢脚线板材的切割;同时,通过压紧组件的压紧作业,保证板材在移动和分切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分切精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原材料损耗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板材分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装置的结构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分切机构的侧视图;图5是压力控制机构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分切机构,3-压力控制机构,4-吸尘机构,201-壳体,202-角度调节组件,203-驱动电机,204-锯片,205-开口,206-压紧组件,207-出入开口,208-支撑架,209-压紧轮,401-吸尘管,301-立式支撑板,302-固定式底部输送辊,303-活动式顶部输送辊,304-腰型孔,305-调节螺杆,306-滑动支座,307-调节螺母,308-调节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根据踢脚线形状,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使得锯片倾斜分布;在板材移动过程中,通过安装在中间位置的锯片从中部对板材进行分切,将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片踢脚线板材。板材的宽度为50-300mm。锯片的倾斜角度为0-90度。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装置,构成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分切机构2,分切机构2两侧设有压力控制机构3,分切机构2的下方设有吸尘机构4。所述分切机构2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壳体201,壳体201内设有角度调节组件202,角度调节组件202上设有驱动电机203,驱动电机203输出端设有锯片204,且锯片204位于壳体201的中部;所述壳体201的上表面设有与锯片204相对应的开口205,开口205上方还设有压紧组件206;所述壳体201两侧设有与压力控制机构3相对应的出入开口207。所述压紧组件206包括固定于壳体201上方的支撑架208,支撑架208上设有与板材相配合的压紧轮209。所述吸尘机构4包括位于壳体201底部的吸尘管401,吸尘管401连接有吸尘风机。所述压力控制机构3包括多组沿着板材移动方向并排分布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两块对称分布在机架1两侧的立式支撑板301,两块立式支撑板301之间设有上下分布的固定式底部输送辊302和活动式顶部输送辊303,活动式顶部输送辊303的端部和立式支撑板301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立式支撑板301上还设有腰型孔304;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立式支撑板301上的调节螺杆305,调节螺杆305底部设有与腰型孔304相配合的滑动支座306,调节螺杆305上端设有位于立式支撑板301上方的调节螺母307;所述滑动支座306和立式支撑板301之间设有套设于调节螺杆305上的调节弹簧308;所述活动式顶部输送辊303位于两个滑动支座306之间。锯片方向与板材移动方向相平行。角度调节组件主要用于完成对锯片角度的调整,只需选用市面上常规的角度调节机构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踢脚线形状,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使得锯片倾斜分布;在板材移动过程中,通过安装在中间位置的锯片从中部对板材进行分切,将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片踢脚线板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踢脚线形状,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使得锯片倾斜分布;在板材移动过程中,通过安装在中间位置的锯片从中部对板材进行分切,将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片踢脚线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板材的宽度为5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锯片的倾斜角度为0-90度。


4.应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分切机构(2),分切机构(2)两侧设有压力控制机构(3),分切机构(2)的下方设有吸尘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构(2)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壳体(201),壳体(201)内设有角度调节组件(202),角度调节组件(202)上设有驱动电机(203),驱动电机(203)输出端设有锯片(204),且锯片(204)位于壳体(201)的中部;所述壳体(201)的上表面设有与锯片(204)相对应的开口(205),开口(205)上方还设有压紧组件(206);所述壳体(201)两侧设有与压力控制机构(3)相对应的出入开口(2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型踢脚线生产工艺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浔圣格木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