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96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钢板主体包括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下设有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下设有过渡段,过渡段下设有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上设有第一胫骨固定孔、第二胫骨固定孔与第三胫骨固定孔,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上设有第四胫骨固定孔、第五胫骨固定孔与第六胫骨固定孔,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上设有第一距骨固定孔、第二距骨固定孔与第三距骨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钛合金钢板设计,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中无需再对钢板预弯,距骨固定孔呈品字形分布,使得螺钉对距骨的把持更稳定、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
技术介绍
踝关节骨关节炎是足踝部最常见的骨关节炎之一,多为继发性。临床上绝大多数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史。患者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因负重后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于部分年轻患者可考虑行踝关节融合术,手术时清理去除踝关节退变骨软骨后通过踝关节周围钢板固定踝关节。对于踝关节融合的手术入路可选择前方、外侧、后方入路等,其中前方入路与外侧入路手术相对简单,应用最为广泛。而经腓骨外侧入路适用于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外侧骨赘明显、骨缺损较多需要外踝植骨。但目前国内临床上尚无专门用于踝关节融合的外侧钢板,术中使用折弯后的低切迹重建钢板不但不解剖后期钢板容易断裂,而且远端距骨处固定螺钉有限,踝关节固定不牢靠,后期容易骨不愈合。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使踝关节融合固定更稳定、可靠,采用钛合金钢板设计,强度大,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对于骨质疏松也起到较好固定作用,采用隐蔽边缘设计,减少对软组织刺激,融合钢板采用解剖型设计,便于术中踝关节解剖复位,术中无需再对钢板预弯,钢板距骨端设有三个固定孔,呈品字形分布,使得螺钉对距骨的把持更稳定、牢靠,此设计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经腓骨入路的踝关节融合手术,将踝关节融合手术程序化,规范化,便于实际操作,充分依据亚洲人体解剖曲率设计,板厚2mm,固定螺钉为直径3.5mm锁定螺钉或直径3.5mm非锁定螺钉或两者结合。此设计中融合钢板专门用于经腓骨入路的踝关节融合手术。此融合钢板适用范围广,且将经腓骨入路的踝关节融合手术程序化、规范化,便于实际操作,大大提高踝关节融合手术成功率和矫形后内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钢板主体包括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下设有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下设有过渡段,过渡段下设有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上设有第一胫骨固定孔、第二胫骨固定孔与第三胫骨固定孔,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上设有第四胫骨固定孔、第五胫骨固定孔与第六胫骨固定孔,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上设有第一距骨固定孔、第二距骨固定孔与第三距骨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钢板主体与胫骨远端、踝关节外侧及距骨外侧表面形态相匹配。术中不需要对钢板主体进行预弯,同时因为钢板主体与骨表面形态匹配,术中钢板放置相对较容易、更解剖。避免了因钢板主体不贴合骨表面而在螺钉固定过程中对骨质的进一步破坏,甚至发生骨折,特别适合骨质疏松患者,方便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地,所述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上设有的第一胫骨固定孔、第二胫骨固定孔与第三胫骨固定孔累计数量至少有三个,使钢板受力达到最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胫骨固定孔、第二胫骨固定孔与第三胫骨固定孔为结合孔设计,用于置入皮质骨螺钉或锁定螺钉。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胫骨固定孔、第五胫骨固定孔与第六胫骨固定孔呈品字形分布,第一距骨固定孔、第二距骨固定孔与第三距骨固定孔也呈品字形分布,呈品字形设计使得螺钉对胫骨与距骨的把持更稳定、牢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胫骨固定孔、第二胫骨固定孔、第三胫骨固定孔、第四胫骨固定孔、第五胫骨固定孔、第六胫骨固定孔、第一距骨固定孔、第二距骨固定孔与第三距骨固定孔均为内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融合钢板主体为钛合金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钛合金钢板设计,强度大,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对于骨质疏松也起到较好固定作用;2、本技术采用隐蔽边缘设计,减少对软组织刺激,融合钢板采用解剖型设计,便于术中踝关节解剖复位,术中无需再对钢板预弯;3、本技术钢板距骨端设有三个固定孔,呈品字形分布,使得螺钉对距骨的把持更稳定、牢靠;4、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经腓骨入路的踝关节融合手术,将踝关节融合手术程序化,规范化,便于实际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包括钢板主体5,如图1所示,钢板主体5为钛合金融合钢板,板厚为2mm,钢板主体5包括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下设有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下设有跨越踝关节外侧的过渡段3,跨越踝关节外侧的过渡段3下设有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与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通过跨越踝关节外侧的过渡段3固定连接,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跨越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上设有第一胫骨固定孔6、第二胫骨固定孔61与第三胫骨固定孔62,第一胫骨固定孔6、第二胫骨固定孔61与第三胫骨固定孔62结构相同,均为内螺纹结合孔设计,用于置入皮质骨螺钉或锁定螺钉,且累计数量至少设有三个,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上设有第四胫骨固定孔7、第五胫骨固定孔71与第六胫骨固定孔72,第四胫骨固定孔7、第五胫骨固定孔71与第六胫骨固定孔72结构相同,均为内螺纹孔,且呈品字形分布,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上设有第一距骨固定孔8、第二距骨固定孔81与第三距骨固定孔82,第一距骨固定孔8、第二距骨固定孔81与第三距骨固定孔82结构相同,均为内螺纹孔,且呈品字形分布。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包括钢板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主体(5)包括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下设有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下设有过渡段(3),过渡段(3)下设有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上设有第一胫骨固定孔(6)、第二胫骨固定孔(61)与第三胫骨固定孔(62),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上设有第四胫骨固定孔(7)、第五胫骨固定孔(71)与第六胫骨固定孔(72),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上设有第一距骨固定孔(8)、第二距骨固定孔(81)与第三距骨固定孔(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包括钢板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主体(5)包括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下设有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下设有过渡段(3),过渡段(3)下设有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上设有第一胫骨固定孔(6)、第二胫骨固定孔(61)与第三胫骨固定孔(62),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上设有第四胫骨固定孔(7)、第五胫骨固定孔(71)与第六胫骨固定孔(72),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上设有第一距骨固定孔(8)、第二距骨固定孔(81)与第三距骨固定孔(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融合钢板胫骨远端部(2)与融合钢板远端距骨部(4)通过过渡段(3)连接,过渡段(3)跨越踝关节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踝关节融合手术的踝关节外侧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钢板胫骨近端干部(1)上设有的第一胫骨固定孔(6)、第二胫骨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地德商务咨询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