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服务站、扫地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89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服务站、扫地机器人系统,其中,多功能服务站用于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桶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桶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出的服务站兼具充电、拖布清洗以及集尘功能,一站多用,实现了扫地机器人系统的功能集成化及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服务站、扫地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服务站、扫地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为了丰富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现有技术提出了在扫地机器人底部安装拖布以让其完成拖地工作的方案,换言之,该扫地机器人兼具扫地吸尘和拖地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与其配套的服务站需要设置两个,其一用于灰尘集存和充电,另一用于拖布清洗,如此,使得扫地机器人系统整体空间占用大,不利于实现产品的集成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服务站,旨在解决示例性技术中服务站无法兼顾拖布清洗和集尘功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服务站,包括: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容器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可选地,所述集尘容器为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机壳内。可选地,所述机壳内形成有朝上敞口的第一插槽,所述集尘桶由上至下适配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可选地,所述集尘桶的顶面设有提手。可选地,所述机壳内还形成有朝上敞口、邻接于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二插槽,所述清水桶和污水桶并排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可选地,所述集尘容器桶与所述集尘通道的连通处和/或所述集尘容器与所述多功能服务站的风机的连通处,设有过滤分离结构。可选地,所述集尘通道由集尘管构成,所述集尘管包括管本体与密封接头,所述管本体由上至自所述集尘容器朝所述收容腔延伸,远离所述集尘容器的一端套设有密封接头,所述密封接头用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可选地,所述多功能服务站的水路系统包括供清水组件和排污水组件;所述供清水组件包括自所述清水桶的出水口处依次连接的清水桶抽水管、电磁阀、水泵、清水给水管,所述清水给水管伸入所述收容腔的拖布清洗槽中,以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拖布喷水;所述排污水组件包括与所述污水桶的进水口相连的污水回收管、以及与所述污水桶的排气口处依次相连的污水桶抽气管、气泵以及气泵排气管,所述污水回收管远离所述污水桶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拖布清洗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包括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和多功能服务站,所述多功能服务站包括: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容器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扫地机器人系统,所述扫地机器人系统包括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和多功能服务站,所述多功能服务站包括: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容器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所述扫地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接收所述多功能服务站的控制指令;步骤S2、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调整自身相对所述收容腔的前后姿态;步骤S3、进入所述收容腔,执行相应的行为动作。本技术在服务站的机壳内引入与收容腔相通的清水桶、污水桶、集尘容器及相应的水路、风路系统,如此,实现服务站的拖布清洗功能、集尘功能合一,再加上服务站原本自带的充电功能,大大丰富了服务站与扫地机器人交互的丰富性,对于整个扫地机器人系统而言,免去了设置多个服务站的繁琐,有效实现了扫地机器人系统的功能集成化、产品空间占用小型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扫地机器人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扫地机器人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多功能服务站侧面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4为图1中多功能服务站背面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5为图1中多功能服务站正面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6为图1中多功能服务站收容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扫地机器人接收拖布清洗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扫地机器人接收集尘清洗指令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机壳;11、收容腔;111、拖布清洗槽;112、充电接触片;113、清水喷射口;114、污水回收口;115、清洗滚轮;12、第一插槽;13、第二插槽;14、上盖;2、清水桶;21、第二提手;22、注水口;3、污水桶;31、第三提手;4、集尘组件;41、集尘桶;411、第一提手;412、支撑部;413、旋风分离结构;414、高效滤芯;42、集尘管;421、集尘通道;422、管本体;423、密封接头;5、风机;6、供清水组件;61、清水桶抽水管;62、电磁阀;63、水泵;64、清水给水管;641、第一管段;642、第二管段;643、第三管段;65、三通接头;66、流量计;7、排污水组件;71、污水回收管;72、污水桶抽气管;73、气泵;74、气泵排气管;8、扫地机器人;81、抽尘口;82、拖布;83、充电极片。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服务站,用于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n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n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n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容器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服务站,用于具备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底部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拖布清洗槽;
清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清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进水口相接;
污水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污水桶与所述拖布清洗槽的出水口相接;以及
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集尘容器和集尘通道,所述集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容器相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以对接所述扫地机器人的抽尘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服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容器为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机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服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形成有朝上敞口的第一插槽,所述集尘桶由上至下适配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桶的顶面设有提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形成有朝上敞口、邻接于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二插槽,所述清水桶和污水桶并排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思远赵传涛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森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