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78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孔、支撑结构、补光限位结构、识别主体、电源线和控制开关,底板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支撑结构和补光限位结构,支杆上开设有滑槽和卡位孔可通过调节改变箱体的位置以调节识别主体的识别高度,且支杆顶侧的LED灯通过内筒套在外筒套内位置调节以改变不同的顶部光源照射位置,同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第一圆环灯座和第二圆环灯座伸出在物品侧面进行补光,以提高物品的识别精度,提高了识别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分级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识别,配以传动机械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分类等动作,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农业领域,正日益得到深入的研究以及多方向的应用推广;计算机视觉分级设备在使用时通常利用识别装置通过内部的识别传感器对物品进行识别分级。但现有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在使用时需保持光源亮度充足,通常需要外接照明设备进行补光,且外接的照明设备不便根据需要对光源的位置进行调节,容易造成识别误差,影响分级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固定孔、支撑结构、补光限位结构、识别主体、电源线和控制开关,所述底板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板顶部中侧竖直固定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前部中侧连接有补光限位结构,所述补光限位结构内部中侧安装有识别主体,所述支撑结构后部底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杆、滑槽、卡位孔、顶筒和顶光组件,所述支杆底部与底板相固定,所述支杆中侧开设有滑槽和卡位孔,并且支杆顶端部固定连接有顶筒,所述顶筒右侧安装有顶光组件。优选的,所述卡位孔设置的个数不少于三个,且卡位孔等距分布于支杆中上侧。优选的,所述顶光组件包括外筒套、内筒套、小螺栓、护罩和LED灯,所述外筒套左端部与顶筒相固定,所述外筒套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内筒套且通过小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内筒套右侧固定连接有护罩,所述护罩内侧底部安装有LED灯。优选的,所述补光限位结构包括箱体、滑杆、限位片、锁紧螺栓、补光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箱体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限位片固定连接于箱体左部前上侧,且限位片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于卡位孔内侧,所述补光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侧,所述限位组件嵌于箱体内部右侧。优选的,所述箱体右后侧开设有矩形槽,并且限位组件贯穿设置于矩形槽内侧。优选的,所述补光组件包括支座、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第一动力杆、第一内螺纹块、长连杆、第一圆环灯座、从动齿轮、第二动力杆、第二内螺纹块、短连杆和第二圆环灯座,所述支座顶侧与箱体相固定,所述支座内部左上侧锁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输出端通过主动齿轮与第一动力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杆底部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杆贯穿第一内螺纹块内侧与其相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块右侧通过长连杆与第一圆环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圆环灯座内侧与识别主体相接触,所述动齿轮右侧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中部贯穿固定有第二动力杆,且第二动力杆上下两侧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杆贯穿第二内螺纹块内侧与其相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块右侧通过短连杆与第二圆环灯座相连接,所述第二圆环灯座外表面与箱体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杆底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且第一螺纹柱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杆顶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外表面与第二内螺纹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灯座和第二圆环灯座均位于最后侧时,所述第二圆环灯座的位置位于第一圆环灯座左侧。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框罩、小电机、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转杆、蜗杆、蜗轮和限位杆,所述框罩底侧与箱体相固定,所述框罩内部左侧安装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左侧输出端通过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相连接,且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左部中侧均与框罩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中部贯穿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右端部固定连接有蜗杆,且蜗杆右部与框罩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后侧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底部与框罩转动连接,并且蜗轮顶部中侧与限位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框罩顶部右侧开设有圆形穿口,并且限位杆底部前侧贯穿圆形穿口内侧与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使用的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所述箱体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通过优化设置了支撑结构和补光限位结构,支杆上开设有滑槽和卡位孔可通过调节改变箱体的位置以调节识别主体的识别高度,且支杆顶侧的LED灯通过内筒套在外筒套内位置调节以改变不同的顶部光源照射位置,同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第一圆环灯座和第二圆环灯座伸出在物品侧面进行补光,以提高物品的识别精度,提高了识别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在使用时需保持光源亮度充足,通常需要外接照明设备进行补光,且外接的照明设备不便根据需要对光源的位置进行调节,容易造成识别误差,影响分级工作效率的问题。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卡位孔设置的个数不少于三个,且卡位孔等距分布于支杆中上侧,便于对识别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箱体右后侧开设有矩形槽,并且限位组件贯穿设置于矩形槽内侧,便于限位组件进行动作。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第一动力杆底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且第一螺纹柱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块螺纹连接,便于带动第一内螺纹块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第二动力杆顶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外表面与第二内螺纹块螺纹连接,便于带动第二内螺纹块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优点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第一圆环灯座和第二圆环灯座均位于最后侧时,第二圆环灯座的位置位于第一圆环灯座左侧,提高光照的亮度和均匀性,框罩顶部右侧开设有圆形穿口,并且限位杆底部前侧贯穿圆形穿口内侧与其转动连接,便于限位杆进行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补光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补光组件顶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补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体-1、底板-2、固定孔-3、支撑结构-4、补光限位结构-5、识别主体-6、电源线-7、控制开关-8、支杆-41、滑槽-42、卡位孔-43、顶筒-44、顶光组件-45、外筒套-451、内筒套-452、小螺栓-453、护罩-454、LED灯-456、箱体-51、滑杆-52、限位片-53、锁紧螺栓-54、补光组件-55、限位组件-56、支座-551、驱动电机-552、主动齿轮-553、第一动力杆-554、第一内螺纹块-555、长连杆-556、第一圆环灯座-557、从动齿轮-558、第二动力杆-559、第二内螺纹块-5510、短连杆-5511、第二圆环灯座-5512、框罩-561、小电机-562、第一小齿轮-563、第二小齿轮-564、转杆-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底板(2)、固定孔(3)、支撑结构(4)、补光限位结构(5)、识别主体(6)、电源线(7)和控制开关(8),所述底板(2)表面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底板(2)顶部中侧竖直固定有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前部中侧连接有补光限位结构(5),所述补光限位结构(5)内部中侧安装有识别主体(6),所述支撑结构(4)后部底侧连接有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8),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支杆(41)、滑槽(42)、卡位孔(43)、顶筒(44)和顶光组件(45),所述支杆(41)底部与底板(2)相固定,所述支杆(41)中侧开设有滑槽(42)和卡位孔(43),并且支杆(41)顶端部固定连接有顶筒(44),所述顶筒(44)右侧安装有顶光组件(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底板(2)、固定孔(3)、支撑结构(4)、补光限位结构(5)、识别主体(6)、电源线(7)和控制开关(8),所述底板(2)表面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底板(2)顶部中侧竖直固定有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前部中侧连接有补光限位结构(5),所述补光限位结构(5)内部中侧安装有识别主体(6),所述支撑结构(4)后部底侧连接有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8),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支杆(41)、滑槽(42)、卡位孔(43)、顶筒(44)和顶光组件(45),所述支杆(41)底部与底板(2)相固定,所述支杆(41)中侧开设有滑槽(42)和卡位孔(43),并且支杆(41)顶端部固定连接有顶筒(44),所述顶筒(44)右侧安装有顶光组件(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孔(43)设置的个数不少于三个,且卡位孔(43)等距分布于支杆(41)中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光组件(45)包括外筒套(451)、内筒套(452)、小螺栓(453)、护罩(454)和LED灯(456),所述外筒套(451)左端部与顶筒(44)相固定,所述外筒套(451)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内筒套(452)且通过小螺栓(453)锁紧固定,所述内筒套(452)右侧固定连接有护罩(454),所述护罩(454)内侧底部安装有LED灯(4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限位结构(5)包括箱体(51)、滑杆(52)、限位片(53)、锁紧螺栓(54)、补光组件(55)和限位组件(56),所述箱体(5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2),所述限位片(53)固定连接于箱体(51)左部前上侧,且限位片(53)通过锁紧螺栓(54)锁紧于卡位孔(43)内侧,所述补光组件(55)设置于箱体(51)内侧,所述限位组件(56)嵌于箱体(51)内部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1)右后侧开设有矩形槽,并且限位组件(56)贯穿设置于矩形槽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分级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55)包括支座(551)、驱动电机(552)、主动齿轮(553)、第一动力杆(554)、第一内螺纹块(555)、长连杆(556)、第一圆环灯座(557)、从动齿轮(558)、第二动力杆(559)、第二内螺纹块(5510)、短连杆(5511)和第二圆环灯座(55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缘缘陈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晟禄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