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5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根据痘痘产生机理,从疏通毛孔的最基本的点出发,抑制产生过多皮脂,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快速消除已经产生的痘痘;同时调整皮肤微生态平衡,使皮肤表面微生物菌群恢复和保持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肤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还涉及该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痘痘,痤疮的一种,痤疮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叫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等,痘痘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作息、饮食、环境、甚至使用的化妆品等等,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会导致毛囊堵塞,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促使大量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破坏毛囊壁,引起毛囊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炎,随着时间的延长,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痤疮。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痤疮丙酸杆菌是痘痘产生的头号敌人,消灭痤疮丙酸杆菌成为了许多祛痘类产品的研发方向。目前针对痤疮,皮肤科医生建议主要以系统的药物治疗为主,维A酸类、抗菌药物和激素治疗,但是此类药物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而且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使用不当会破坏皮肤表皮层,严重的会烂脸,甚至留下痘印和痘疤。有研究表明,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表面的常驻菌群之一,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葡糖球菌,马拉色菌等一起组成皮肤局部的微生态环境,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菌群失衡,细菌大量繁殖,会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痤疮等一系列皮肤问题产生,所以单纯依靠消灭痤疮丙酸杆菌来治疗痘痘肌是非常片面的,甚至会得不偿失,出现更严重的肌肤问题。针对痘痘肌,最基本的是通过疏通毛孔、抑制过多的皮脂产生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最终通过调节皮肤表面微生态使长痘部位的微生物菌群达到平衡的状态,避免痘痘反复出现,从而彻底消灭痘痘肌。<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解决了使用现有酸类祛痘产品痘痘易反复出现,且具有较大刺激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保湿剂具体为甘油、1,2-己二醇、1,3-丙二醇和1,2戊二醇中任意不少于两种的组合;pH调节剂具体为精氨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增稠剂具体为酸豆籽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螯合剂具体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植酸钠、亚硫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增溶剂具体为乙氧基二甘醇。复合酸组合物具体为扁桃酸、壬二酸、乳糖酸、葡糖酸内酯和水杨酸中任意不少于三种的组合。复合微态调理组合物为皮肤益生素、水解酵母蛋白、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中任意不少于两种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分数,称取以下组分: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步骤2,将保湿剂和增稠剂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到纯净水中,搅拌,并且加热至80-85℃,保温15-25min,待温度降至60-65℃,加入复合酸组合物,搅拌均匀,并且保温5-10min;步骤3,待步骤2中得到的组合物温度降至40℃以下,加入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pH调节剂和螯合剂,搅拌均匀,即可得预制组合物;步骤4,检测:待步骤3得到预制组合物满足检测条件时,即为所需的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检测条件:pH=3.5-4.5,且在25℃条件下,转子转速为60rpm时粘度为10-50mpa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根据痘痘产生机理,从疏通毛孔的最基本的点出发,抑制产生过多皮脂,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快速消除已经产生的痘痘;同时调整皮肤微生态平衡,使皮肤表面微生物菌群恢复和保持良性循环。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安全,温和无刺激,无防腐,无香精,无酒精,且制备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有很好的祛痘和控油效果,并且不会反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其中,纯净水为溶剂。保湿剂具体为甘油、1,2-己二醇、1,3-丙二醇和1,2戊二醇中任意不少于两种的组合,主要作用是溶剂和提高产品保湿度。增稠剂具体为酸豆籽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主要作用是增加产品粘稠度,提高使用感受。螯合剂具体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植酸钠、亚硫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主要作用是稳定整个体系。增溶剂具体为乙氧基二甘醇,主要作用是溶解产品中难溶的活性物。复合酸组合物具体为扁桃酸、壬二酸、乳糖酸、葡糖酸内酯和水杨酸中任意不少于三种的组合,以上五种酸类针对痤疮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而复合酸组合物中使用多种酸类搭配,从痤疮发生的不同途径和维度去改善,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多种酸类搭配,减少单一酸使用量过高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以上酸类也有美白,抗氧化,缩小毛孔,恢复屏障等功效,其中扁桃酸和水杨酸联合使用,针对痤疮和色素沉着效果更佳显著;乳糖酸和葡糖酸内酯搭配对于软化角质和疏通毛孔有增效作用。其中,扁桃酸是一种含芳香基的α-羟基酸,其分子量约为152.1道尔顿,这种大分子量的扁桃酸可以更缓慢地渗透皮肤,因此非常温和,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扁桃酸有非常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和温和去角质的作用,同时它能够改善痤疮和雀斑,特别是与水杨酸联合使用,对比较活跃的痤疮和痤疮后的色素沉着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壬二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二元羧酸,可通过对抗痤疮丙酸杆菌、改变毛囊的成熟和增殖方式,作用于毛囊上的细胞,减少毛囊堵塞和减少丝状蛋白的合成,防治毛囊过度角化等途径有效改善痤疮;同时,壬二酸能够抑制异常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和色素合成,并抑制异常色素细胞中的DNA合成和线粒体酶活性,改善痤疮的同时能够亮白皮肤。葡糖酸内酯属于第二代果酸,与α-羟基酸有相似的功效,比α-羟基酸刺激性更低,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皮肤,包括敏感肌。乳糖酸属于第三代果酸,相较于第二代果酸,增加了对毛孔的清洁力,有效疏通毛孔,改善毛孔堵塞,与第二代果酸(葡糖酸内酯)搭配,降低刺激的同时,不影响软化角质和疏通毛孔的效果。水杨酸使用的是包裹水杨酸,解决了水杨酸难以溶解的问题,同时能够稳定缓慢释放,不会产生刺激。包裹水杨酸能够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来改善和抑制痤疮的产生,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保湿剂4-6份,增稠剂0.2-0.6份,螯合剂0.8-1.0份,复合酸组合物8-12份,复合微生态调理组合物3-6份,pH调节剂3-4份,增溶剂0-5份,余量为纯净水,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具体为甘油、1,2-己二醇、1,3-丙二醇和1,2戊二醇中任意不少于两种的组合;所述pH调节剂具体为精氨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具体为酸豆籽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螯合剂具体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植酸钠、亚硫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增溶剂具体为乙氧基二甘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酸组合物具体为扁桃酸、壬二酸、乳糖酸、葡糖酸内酯和水杨酸中任意不少于三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酸和微生态调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马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润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