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流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58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反流胃管,属于医疗物品技术领域。一种防反流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侧壁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截断组件;环槽包括靠近胃管本体入口的第一端,以及靠近胃管本体出口的第二端;截断组件包括阻挡组件、撑开件以及撑开导丝;阻挡组件和撑开件均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侧,阻挡组件与第一端连接,撑开件靠近第二端并与撑开导丝连接,撑开件在撑开导丝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并将阻挡组件撑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撑开件将阻挡组件撑开,撑开后的阻挡组件与人体食管臂贴合,避免食物或胃液的反流,从而避免患者肺部反复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流胃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物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流胃管。
技术介绍
人在进食时,幽门打开,食物穿过幽门后,幽门关闭并且贲门打开,食物进入胃后,贲门关闭,如此循环完成进食过程。对于卧床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需要安放胃管,胃管依次穿过幽门和贲门并进入到胃中,但是由于幽门和贲门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放置食物、胃液等反流,但安放胃管后,幽门和贲门处于常开的状态,食物或者胃液等可能会从幽门和贲门反流,从而进入到人体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在临床上,这也是安放胃管的卧床病人反复肺部感染的原因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流胃管,以解决现有胃管安放后,容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反流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侧壁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截断组件;环槽包括靠近胃管本体入口的第一端,以及靠近胃管本体出口的第二端;截断组件包括阻挡组件、撑开件以及撑开导丝;阻挡组件和撑开件均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侧,阻挡组件与第一端连接,撑开件靠近第二端并与撑开导丝连接,撑开件在撑开导丝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并将阻挡组件撑开。本专利技术在胃管侧壁的环槽内设置有截断组件,在放置胃管时,不会对患者产生额外的异物感,放置后用于对食物或胃液的阻挡,截断组件中的阻挡组件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收拢状态,在胃管安放完成后,通过撑开导丝移动撑开件,从而将阻挡组件撑开,撑开后的阻挡组件与人体食管臂贴合,避免食物或胃液的反流,从而避免患者肺部反复感染的问题。进一步地,上述阻挡组件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片以及呈裙式的膜片;安装片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侧并与第一端连接,膜片套设在胃管本体的外侧并且膜片的一端与安装片连接;安装片设有与膜片连接的并用于支撑膜片的弹性杆。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杆的支撑来撑开膜片,能够有效阻挡食物或者胃液的反流,同时,膜片对患者的刺激小,患者的异物感不强烈。进一步地,上述弹性杆的延伸方向与安装片的轴线之间具有角度,使阻挡组件整体呈梯台状,并且安装片位于阻挡组件横截面较小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阻挡组件呈梯台状,使得阻挡组件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与胃管本体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撑开件的进入。进一步地,上述撑开件呈锥台状,其横截面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二端。进一步地,上述阻挡组件的圆锥角为0°-10°,撑开件的圆锥角为30°-70°。进一步地,上述撑开导丝从胃管本体靠近入口的位置伸入到侧壁内,并从第一端伸出后与撑开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撑开导丝在胃管的侧壁进行延伸,不但能对拉动撑开件,还能推动撑开件,使弹性杆能够回弹,从而使阻挡组件回到环槽中,便于拔出胃管。进一步地,上述胃管本体的内部还设有冲洗管;冲洗管的进水端从胃管本体的入口伸出,冲洗管的出水端穿过胃管本体靠近第二端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冲洗管用于对撑开后的阻挡组件进行冲洗,在通过胃管进食后,食物残渣反流至阻挡组件处,被阻挡组件拦截,通过冲洗管对阻挡组件的冲洗,能够将残留的食物或胃液进行清理并回流至胃中,减小了食物或者胃液从阻挡组件穿过的几率。进一步地,上述冲洗管的出水端呈钩状,使冲洗管朝撑开后的阻挡组件冲水。本专利技术的呈钩状的冲洗管能进行反向冲洗,确保将阻挡组件与食管之间缝隙的食物残渣或胃液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撑开件将阻挡组件撑开,撑开后的阻挡组件与人体食管臂贴合,避免食物或胃液的反流,从而避免患者肺部反复感染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采用膜片来阻挡食物或胃液,阻挡效果好,能有效避免胃食道反流带来的反复感染问题,同时,膜片在安装时对患者的刺激小,患者的异物感不强烈。(3)本专利技术采用钩状的冲洗管能进行反向冲洗,确保将阻挡组件与食管之间缝隙的食物残渣或胃液清理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反流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胃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阻挡组件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胃管本体;11-环槽;12-第一端;13-第二端;20-截断组件;21-阻挡组件;22-撑开件;23-撑开导丝;24-安装片;25-膜片;26-弹性杆;30-冲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反流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0。胃管本体10的外侧壁设有环槽11,环槽11包括靠近胃管本体10入口的第一端12,以及靠近胃管本体10出口的第二端13。环槽11中设有截断组件20。截断组件20包括阻挡组件21、撑开件22以及撑开导丝23。胃管在安放时,截断组件20位于环槽11内,减少对患者的食道产生异物感,在安放后,通过撑开导丝23移动撑开件22,撑开件22将阻挡组件21撑开,阻挡组件21与患者的食道壁贴合,避免食物残渣或胃液的反流而造成肺部感染或反复肺部感染。请参照图3和图4,阻挡组件21整体呈锥台状,其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片24以及呈裙式的膜片25。安装片24位于环槽11内,并套在胃管本体10上,同时安装片24固定在环槽11的第一端12的侧壁。膜片25也套在胃管本体10上并位于环槽11内,膜片25整体也呈锥台状,膜片25横截面较小的一端与安装片24连接,使得膜片25横截面较大的一端与胃管本体10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撑开件22的进入。为了对膜片25的支撑,安装片24设有多根与膜片25连接的弹性杆26,弹性杆26的延伸方向与安装片24的轴线之间具有角度,并且弹性杆26与膜片25连接,保证膜片25呈裙式,同时保证撑开后的膜片25呈伞状。在本实施例中,阻挡组件21的圆锥角为5°,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阻挡组件21的圆锥角还可以是0°-10°之间的任意值。撑开件22套设在胃管本体10上并置于环槽11中,撑开件22整体也呈锥台状,其横截面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二端13。撑开导丝23从胃管本体10靠近入口的位置伸入到胃管本体10的侧壁内,并从第一端12伸出后与撑开件22截面较小的一端连接。撑开件22在撑开导丝23的作用下可以在胃管本体10上滑动,从而实现膜片25的张开和合拢操作(膜片25在弹性杆26的自动回弹作用下实现合拢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撑开件22的圆锥角为50°,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撑开件22的圆锥角还可以是30°-70°之间的任意值。本实施例的防反流胃管还包括冲洗管30,冲洗管30位于胃管本体10的内部,并固定在胃管本体10的内侧壁,冲洗管30的进水端从胃管本体10的入口伸出,冲洗管30的出水端穿过胃管本体10靠近第二端13的位置,同时,冲洗管30的出水端呈钩状,使冲洗管30能够朝撑开后的阻挡组件21冲水,将截断组件20与食道壁之间缝隙的食物残渣或胃液清理干净,减小食物残渣或胃液继续反流至患者肺部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的防反流胃管的使用过程:(1)将防反流胃管根据常规操作安放至患者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本体(10);所述胃管本体(10)的侧壁设有环槽(11),所述环槽(11)内设有截断组件(20);/n所述环槽(11)包括靠近所述胃管本体(10)入口的第一端(12),以及靠近所述胃管本体(10)出口的第二端(13);/n所述截断组件(20)包括阻挡组件(21)、撑开件(22)以及撑开导丝(23);所述阻挡组件(21)和所述撑开件(22)均套设在所述胃管本体(10)的外侧,所述阻挡组件(21)与所述第一端(12)连接,所述撑开件(22)靠近所述第二端(13)并与所述撑开导丝(23)连接,所述撑开件(22)在所述撑开导丝(23)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所述第一端(12)的位置并将所述阻挡组件(21)撑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本体(10);所述胃管本体(10)的侧壁设有环槽(11),所述环槽(11)内设有截断组件(20);
所述环槽(11)包括靠近所述胃管本体(10)入口的第一端(12),以及靠近所述胃管本体(10)出口的第二端(13);
所述截断组件(20)包括阻挡组件(21)、撑开件(22)以及撑开导丝(23);所述阻挡组件(21)和所述撑开件(22)均套设在所述胃管本体(10)的外侧,所述阻挡组件(21)与所述第一端(12)连接,所述撑开件(22)靠近所述第二端(13)并与所述撑开导丝(23)连接,所述撑开件(22)在所述撑开导丝(23)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所述第一端(12)的位置并将所述阻挡组件(21)撑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21)包括呈环形的安装片(24)以及呈裙式的膜片(25);所述安装片(24)套设在所述胃管本体(10)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端(12)连接,所述膜片(25)套设在所述胃管本体(10)的外侧并且所述膜片(2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片(24)连接;所述安装片(24)设有与所述膜片(25)连接的并用于支撑所述膜片(25)的弹性杆(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恒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