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520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集蛹箱,集蛹箱上方并排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顶部经一支撑座支撑托盘,托盘内盛放有培养基,所述安装框架上下架设有多层,每层下端即顶部托盘上方均挂设有照明灯带,该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结构简单,利用黑腹果蝇老熟幼虫倾向于寻找干燥、黑暗的场所化蛹特性将其引导至集蛹盒中,操作简单高效且维护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
技术介绍
果蝇(包括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伊米果蝇D.immigrans、斑翅果蝇D.suzukii等)为害多种瓜果蔬菜,是重要的农业害虫。现已发现了数种果蝇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其中果蝇锤角细蜂Trichopriadrosophilae(又译:毛角锤角细蜂)是果蝇蛹期的主要寄生蜂。黑腹果蝇是果蝇锤角细蜂常用的替代寄主。寄主果蝇蛹的大量收集是果蝇锤角细蜂人工繁育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目前涉及黑腹果蝇蛹大量收集的专利有:CN201911042813、201820809551、CN201410098356、CN201911023833、CN201911101413、CN201911170485、CN202010326768。其中,CN201911042813和CN201820809551用手持仪器吸出养虫笼内的果蝇蛹。CN201410098356用滤网从培养基中洗脱黑腹果蝇的幼虫和蛹。CN201911023833、CN201911101413和CN201911170485均利用黑腹果蝇喜欢干燥、坚硬的化蛹场所的特点,当黑腹果蝇的老熟幼虫从湿润的培养基向上攀爬到坚硬的塑料容器壁上后,用喷水洗脱或直接取出容器壁的方式来收集容器壁上的蛹。而CN202010326768利用黑腹果蝇幼虫喜欢干燥并趋暗的特性,令黑腹果蝇的老熟幼虫通过具有光线梯度的纸漏斗掉落在抽屉内部的纸上,然后收集纸上的蛹。黑腹果蝇的老熟幼虫体表有残余的培养基和粘液,蝇蛹相互粘附在一起并粘附在容器壁上。这使后续寄生蜂大量饲养过程中蛹的自动计数和蝇蛹/蜂蛹的分离变得十分困难。现有技术中,CN201911042813、CN202010326768根本无法避免这一问题,而CN201410098356、CN201911101413通过洗脱来收集蛹,在此过程中顺便去除蛹表面的粘液,或许可以连带解决这一问题,但洗脱的过程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和时间成本,且干燥后的蛹很可能再次黏结在一起。此外,CN201911042813、CN201820809551、CN201410098356、CN201911023833、CN201911101413和CN201911170485需要人工以吸虫器、洗涤等方式收集果蝇蛹,而CN202010326768需要频繁更换清理抽纸和滤纸漏斗以保障黑腹果蝇不会在装置内羽化逃逸。这些操作均费时费力。并不适应工厂化的大规模饲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不仅结构合理,而且稳定便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集蛹箱,集蛹箱上方并排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顶部经一支撑座支撑托盘,托盘内盛放有培养基,所述安装框架上下架设有多层,每层下端即顶部托盘上方均挂设有照明灯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由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钢丝组成,所述钢丝均前后平行且均朝左右侧延伸出集蛹箱,并朝下弯折竖直插设入插接条内,单层安装框架内通过支撑网与插接条架设多层支撑座与托盘。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条对称设置在集蛹箱左右侧,其呈条状且前后延伸,插接条上表面开设有插孔,该插孔沿插接条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位于上层的插接条均架设在下层支撑网水平段上,且位于上方的插接条下端均开设有与钢丝配合卡嵌的嵌槽。进一步的,所述集蛹箱内底部铺设有一层吸水性良好的细粉。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卡设在支撑网上,支撑座下端开设有与钢丝配合的槽孔,该槽孔均与钢丝一一对应且均左右延伸出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上端沿其外周固设有外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CN202010326768依赖滤纸漏斗和抽屉内的抽纸将幼虫体表的粘液吸干,为了保持有效,需要定期更换脏污的滤纸漏斗,维护成本较高。而本提案是利用集蛹箱内的具有吸水性的细粉达到吸干粘液的目的,装置任何部件无需更换,具有吸水性的细粉可循环使用,结构简单,维护成本极低。其次,CN202010326768所收集到的老熟幼虫在抽纸上化蛹,由于蛹表面有粘液,在干燥后会黏结在一起,妨碍后续寄生蜂饲养过程中的寄生和对蛹的自动计数。CN201410098356、CN201911101413在实施过程中使用水洗分离,有可能顺带去除蛹表面的粘液,实现蛹的分离。但水洗收集蛹的过程需要大量手工操作,十分繁琐,不适用于工厂化的大量饲养。而且水洗过的蛹在干燥过程中仍然很容易重新黏结在一起。而本提案所收集到的老熟幼虫在具有吸水性的细粉中化蛹,蛹表面的粘液被细粉吸收,因此筛选得到的蛹是分离、干燥的,可以直接供给寄生蜂寄生,而且不妨碍后续寄生蜂大量饲养过程中蛹的自动计数和蝇蛹/蜂蛹的分离。再次:在工厂化大量饲养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黑腹果蝇蛹收集装置所占的空间,并减少人工操作的次数,才能将生产效益最大化。而现有的几种装置均是面向小规模饲养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立体构造,倘若加以扩大,则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例如:CN201911042813和201820809551的操作次数随蛹数等比例增长;CN202010326768若要扩大装载培养基的方盒,则漏斗部分也需成比例地扩大,装置占据空间的增长速度和收蛹数量扩大的速度不成正比。而本提案中,倘若扩大托盘面积,只需等量地扩大集蛹箱的面积,不占据额外的空间,还可以利用一个集蛹箱中的细粉末同时收集来自上方多个托盘的幼虫,只需一步可利用振动筛等设备自动进行的筛选操作,即可获得干燥、分离的蛹,更加简单便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接条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安装框架,2-集蛹箱,3-支撑网,4-支撑座,5-托盘,6-培养基,7-照明灯带,8-钢丝,9-插接条,10-插孔,11-细粉,12-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4所示,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集蛹箱2,集蛹箱上方并排架设有支撑网3,支撑网顶部经一支撑座4支撑托盘5,托盘内盛放有培养基6,所述安装框架上下架设有多层,每层下端即顶部托盘上方均挂设有照明灯带7。为确保集蛹箱内托盘正下方的光线较四周更暗,顶部光源的入射角不能过大,并且托盘底部到细粉层顶部的高度不大于托盘的最短半径(优选地,高度2cm),这是为了确保在自上而下的光照下,托盘的下面相对侧面来说更暗。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网由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钢丝8组成,所述钢丝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集蛹箱,集蛹箱上方并排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顶部经一支撑座支撑托盘,托盘内盛放有培养基,所述安装框架上下架设有多层,每层下端即顶部托盘上方均挂设有照明灯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集蛹箱,集蛹箱上方并排架设有支撑网,支撑网顶部经一支撑座支撑托盘,托盘内盛放有培养基,所述安装框架上下架设有多层,每层下端即顶部托盘上方均挂设有照明灯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由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钢丝组成,所述钢丝均前后平行且均朝左右侧延伸出集蛹箱,并朝下弯折竖直插设入插接条内,单层安装框架内通过支撑网与插接条架设多层支撑座与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地收集和分离大量黑腹果蝇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条对称设置在集蛹箱左右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湜刘旭祥张沁园季清娥郑敏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