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540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培肥与耕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选用适当的绿肥植物,于前一年播种;2)于作物播种前对盛花期的绿肥植物进行翻压,翻压后进行作物播种;3)作物移栽前施用基肥,作物播种后进行移栽控制作物种植密度,并进行干湿交替灌溉;4)作物移栽后施用追肥,控制基肥和追肥总氮肥、总磷肥和总钾肥用量均为常规施肥量的68~76%。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绿肥和化肥的合理协调配合,在降低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产生更优的作物生长效果,同时能够对土壤肥力进行改良;能够改善作物品质,使得作物具备更高的营养价值,并显著地提高化肥养分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培肥与耕作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绿肥是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植绿肥植物不仅是增劈肥源的方法,其对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目前,绿肥还田是改土培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冬闲等农闲时期,农作人员通常会播种绿肥,在农作物播种前对绿肥植物进行原地翻压,以实现对土壤的预增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常见方式如CN103460952A,其公开了套种紫云英和油菜混播绿肥还田的技术方案,其主要通过绿肥沤肥来实现土壤肥力的增长。又如CN103355089B,其公开了间作紫云英和晚稻并通过紫云英和晚稻有机调整了稻田有机物投入料的碳氮比,控制土壤碳氮比在适宜范围内保持均衡稳定,产生了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含量的效果。现有的绿肥还田处理大多仅是简单地对绿肥本身的生物肥力进行利用,利用效果十分有限,并且实际证明在部分情况下,绿肥的使用反而会导致土壤肥力减弱以及作物生长不佳。为此,实现绿肥的合理化使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对于绿肥的使用方式较为粗糙,无法与肥料形成良好的协同配合,绿肥化肥配施的情况下对于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没有明显的协同提升效应,导致实际物料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控制绿肥与化肥的施用比使得两者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二、通过各过程的合理调控配合,使得土壤肥力能够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并且能够有效促进作物吸收养分;三、能够减少施肥次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绿肥选用及播种:选用盛花期为3~5月份的绿肥植物,于前一年9~11月播种;2)翻压及作物播种:于作物播种前对盛花期的绿肥植物进行翻压,翻压后1~2个月进行作物播种;3)移栽及施肥:作物移栽前1~3d施用基肥,作物播种20~40d后进行移栽控制作物种植密度,并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作物移栽后10~18d内施用追肥,控制基肥和追肥总氮肥、总磷肥和总钾肥用量均为常规施肥量的68~76%。常规施肥量依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计算。如本专利技术常规施肥量为氮肥、磷肥和钾肥总用量分别为276kg·hm-2、60kg·hm-2和247.5kg·hm-2的情况下,控制总氮肥用量180~210kg·hm-2、总磷肥用量为39~46kg·hm-2、总钾肥用量为160~188kg·hm-2。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采用盛花期为3~5月的绿肥植物,基本能够确保在水稻播种期前达到盛花期,在盛花期的绿肥植物含有含量最高的、用于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其植物本身含水量处于较高水平,相较于其他生长期阶段,盛花期能够更快高效且有效且高效地实现土壤培肥效果,有利于后续作物的生长。而选用前一年9~11月播种,主要是水稻通常均在7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上旬收获,在与收获期接邻或产生一定交错重叠的情况下,种植绿肥一方面可以对土壤剩余的肥力进行有效利用,促进绿肥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水稻临近收获期时,对养分需求降低,该时间段内种植绿肥不容易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等问题发生。同时种植冬绿肥,还能够有效避免冬季土壤板结等问题发生,且近年来由于氮肥长期过量施用引发土壤养分不平衡和土壤酸化等问题,采用氮肥需求量较高的绿肥植物,还能够有效均衡土壤养分。后续翻压后提供1~2个月的绿肥快速腐解时间,能够形成作物更易吸收的有效养分,翻压后首先施用基肥,并配合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干湿交替灌溉相较于常规灌溉、早种早管等,更加适用于绿肥/化肥配施的情况。首先,干湿交替灌溉能够形成有效的流体运动,带动腐解养分、易吸收的化肥养分产生浸出、下沉、吸收循环,有利于作物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同时提供了良好的气体交换环境。最后在移栽后追肥,补足所欠缺的氮钾养分,有利于移栽后的作物根系快速恢复、提高整体的生长速度。同时,相较于常规的绿肥/化肥配施,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所施用的氮磷钾用量显著减少,能够减少20%以上的化肥施用量,节省了物料成本。同时研究发现,过多或过少的施用化肥,均会对绿肥的腐解过程产生影响,绿肥长期处于腐解供养状态,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而一旦腐解过程受阻,则容易导致绿肥实际腐解产生的养分减少,浪费物料的同时,还容易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等问题的发生。此外,有研究表明绿肥、化肥的施用比对水稻的籽粒营养有着明显的调控作用。籽粒钾是非常重要的养分指标,但是钾通常会富集在秸秆,导致籽粒中钾含量一般低于0.23%,而籽粒钾含量与籽粒中的粗蛋白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提高水稻作物的籽粒钾,也相当于显著提高了水稻籽粒的营养价值。此外,氮磷钾肥的总用量控制在68~72%常规施用量的更优范围内,如常规施肥量为氮肥、磷肥和钾肥总用量分别为276kg·hm-2、60kg·hm-2和247.5kg·hm-2的情况下,总氮肥用量为187.6~198.7kg·hm-2、总磷肥用量为40.8~43.2kg·hm-2、总钾肥用量为168.3~178.2kg·hm-2范围内,能够产生更优的作物生长效果。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绿肥植物为紫云英,紫云英于前一年9~11月播种。进一步对绿肥植物和播种期进行限定后,不仅使方法具有良好普适性,同时能进一步确保其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处于一个较优可控的水平内。并且紫云英对于氮素的利用率高,其本身就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减少氧化亚氮的排放,作为绿肥植物还田后能够显著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量。同时,水稻收获后紫云英能够有效加速稻杆的腐解,于9~11月播种既能够减少对于水稻生长、收获的影响,又能够综合实现固氮、减肥以及加速稻杆腐解的多重效果。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绿肥植物的播种密度为20~40kg·hm-2。控制绿肥植物的种植密度一来能够对绿肥还田所产生的生物质肥力进行良好的判断,并且绿肥植物通常存在养分偏向性,种植密度过高会导致某一种类养分的大量富集,反而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而种植密度过低则无法实现良好的还田效果。因此,合理控制绿肥植物的播种密度,对于还田效果以及与化肥的配合效果都是十分关键的。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作物中稻或晚稻,所述绿肥植物于3~5月进行翻压。与本专利技术方案配合效果最好的为中稻或晚稻,以使得土地利用率较高,同时有利于保持土壤养分的均衡调控。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后使得土壤初期养分基本达到较优的作物养分需求水平,并配合绿肥实现长期有效的养分供给。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作物种植密度为(20~25)cm×(20~25)cm。控制作物种植密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密度过高会导致养分不足、作物发育不良的情况发生,而密度过低则会产生土地资源浪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n所述方法包括:/n1)绿肥选用及播种:选用盛花期为3~5月份的绿肥植物,于前一年9~11月播种;/n2)翻压及作物播种:于作物播种前对盛花期的绿肥植物进行翻压,翻压后1~2个月进行作物播种;/n3)移栽及施肥:作物移栽前1~3 d施用基肥,作物播种20~40 d后进行移栽控制作物种植密度,并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作物移栽后10~18 d内施用追肥,控制基肥和追肥总氮肥、总磷肥和总钾肥用量均为常规施肥量的68~76 %。/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1)绿肥选用及播种:选用盛花期为3~5月份的绿肥植物,于前一年9~11月播种;
2)翻压及作物播种:于作物播种前对盛花期的绿肥植物进行翻压,翻压后1~2个月进行作物播种;
3)移栽及施肥:作物移栽前1~3d施用基肥,作物播种20~40d后进行移栽控制作物种植密度,并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作物移栽后10~18d内施用追肥,控制基肥和追肥总氮肥、总磷肥和总钾肥用量均为常规施肥量的68~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肥还田减量施肥的作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绿肥植物为紫云英,紫云英于前一年9~11月播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林林王建红徐静张贤曹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