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397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地的选择;茅苍术苗与山茱萸苗的选择;山茱萸苗的种植;茅苍术苗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水管理;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种植成本大大下降,可以同时管理一块土地收获两种中药材,节约了肥料用量、用水量、以及农药用量;山茱萸为茅苍术提供阴凉潮湿的生长环境,模拟了茅苍术的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促进茅苍术的生长。多轮追肥过程中把握好两种植物的特性,按需进行肥料的优化,不仅提高了茅苍术和山茱萸的产量,同时提高了土壤基础肥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山茱萸,别名药枣、萸肉、枣皮。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产于浙江。分布于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伏牛山区、天日山区和秦岭分布较集中。垂直分布范围250~1300米,但以海拔600~900米之间的生长发育最好。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月经过多等症。其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树高3~10米,树叶黑绿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叶长4~12厘米,叶宽2~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疏生毛,背面毛密。侧脉6~8对花为两性花,黄色伞状花序,每一花序由20~30朵子花组成,伞形花腋生,先叶开放,花黄色。核果椭圆形,熟时深红色。茅苍术,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喜凉爽较干燥气候,怕高温高湿,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和河南等省份,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由于茅苍术主产区常年不规范采挖,野生资源逐年下降,加上国家加大了野生药材的保护政策,限制采挖、运输,导致茅苍术的市场资源量逐年减小;同时,茅苍术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中成药、饲料、兽药、出口等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致使茅苍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供求偏紧的现状,则决定了茅苍术价格必然逐年上扬。目前在茅苍术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引起其根系退化,影响了成活率和茅苍术的产量;茅苍术和山茱萸套栽的技术并没有出现,并且目前的栽种技术中并未解决山茱萸生长期短、易造虫害侵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的选择:在丘陵坡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地,立冬节气前深翻30cm,整平土地;2)茅苍术苗与山茱萸苗的选择:选用优质的山茱萸苗,树高30~50cm;茅苍术苗苗高5cm以下;3)山茱萸苗的种植:立冬节气后种植山茱萸苗,株距3米,行距4米,山茱萸苗行间开沟,沟宽20~40cm,沟深30cm;山茱萸株行距的大小以及其生长速速,决定其树下郁闭度的高低,采用此株行距郁闭度高,有利于茅苍术的正常生长,而且为山茱萸的生长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开沟的宽度和深度是决定茅苍术生长和病害防治的关键,茅苍术生长需要土壤有一定的通透性,开沟宽且深,能够保证茅苍术须根的呼吸要求,而且茅山地区多雨,沟宽又深有利于雨水的及时排出,保证土壤通透性;4)茅苍术苗的种植:首轮茅苍术的种植于次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在沟的两边套种茅苍术苗,株距20cm,行距40cm,最外侧一行距沟边20cm,种植深度15cm;满两年后的秋季分别进行茅苍术的收获,收获完剩余茎叶还田处理,深埋1-2m;当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继续进行第二轮的种植,种植方式与首轮相同,循环三轮后休整1年以上再进行田地处理进行新的种植;5)施肥:①套种茅苍术苗前施底肥:次年种植茅苍术苗前10-15d,在种植山茱萸的墒上施腐熟农家肥2500kg/亩、磷含量为20%的磷肥30kg/亩、氮含量为55%的氮肥22kg/亩、钾含量为35%的钾肥30kg/亩作底肥;②追肥:首轮茅苍术种植当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次年追肥三次,第一次为2-3月份,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1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第三次追肥为液态复合肥500kg/亩;第二轮的茅苍术种植完循环上一轮的施肥和追肥操作;6)病虫害防治:套种茅苍术苗后一个月内喷施吡蚜酮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当开始飘柳絮时喷施高新氯氰菊酯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茅苍术易受虫害侵蚀,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土壤中越冬的虫害,二是外来虫害,尤以春季柳絮中的害虫为甚,因此在这两方面做好防虫工作就能保证病虫害防治的效果;7)水管理:根据气象条件,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连续降水后,保持排水良好,不能积水;8)套种茅苍术后2-3年后采收茅苍术,每年11-12月采收,采收后重复步骤4)至8);山茱萸每年在收获的季节进行采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选地点在种植前的春季加入腐熟后的鸡粪,每亩用量1800~2000kg;在种植山茱萸前对地里自然生长的其他植物不做处理,入冬后深翻30cm,整平土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茅苍术苗采用块根分株繁殖得到,种植前使用多菌灵消毒。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生物炭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将重量比为3:2:2的氮肥、磷肥、钾肥负载在生物炭基上制备而成,其中生物炭基的重量是氮磷钾肥重量的2-3倍。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基的制备方法为:使用重量比为5:3的豆科植物秸秆、小麦秸秆在柠檬酸钾溶液中浸泡5-7h后晾干、灼烧、高温裂解成生物炭基。进一步地,所述灼烧、高温裂解的温度为800-900℃。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液态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为4: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吡蚜酮和多菌灵稀释1000~2000倍喷施;高新氯氰菊酯和多菌灵稀释1000~2000倍喷施。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种植成本大大下降,可以同时管理一块土地收获两种中药材,节约了肥料用量、用水量、以及农药用量;2)山茱萸为茅苍术提供阴凉潮湿的生长环境,模拟了茅苍术的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促进茅苍术的生长。3)多轮追肥过程中把握好两种植物的特性,按需进行肥料的优化,不仅提高了茅苍术和山茱萸的产量,同时提高了土壤基础肥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茅山地区是野生茅苍术的原产地区,本园区正处于茅山脚下,由于气候、土壤和清新的空气给生产优质中药材创造了条件,生产出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均达到国家标准。本种植方法的实施地选择在句容茅山。实施例1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的选择:在丘陵坡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地,在种植前的春季加入腐熟后的鸡粪,每亩用量1800kg;在种植山茱萸前对地里自然生长的其他植物不做处理,立冬节气前连同地表植被深翻30cm,整平土地;2)茅苍术苗与山茱萸苗的选择:选用优质的山茱萸苗,树高50cm;茅苍术苗茅苍术苗采用块根分株繁殖得到,种植前使用多菌灵消毒,苗高5cm以下;3)山茱萸苗的种植:立冬节气后种植山茱萸苗,株距3米,行距4米,山茱萸苗行间开沟,沟宽20cm,沟深3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种植地的选择:在丘陵坡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地,立冬节气前深翻30cm,整平土地;/n2)茅苍术苗与山茱萸苗的选择:选用优质的山茱萸苗,树高30~50cm;茅苍术苗苗高5cm以下;/n3)山茱萸苗的种植:立冬节气后种植山茱萸苗,株距3米,行距4米,山茱萸苗行间开沟,沟宽20~40cm,沟深30cm;/n4)茅苍术苗的种植:首轮茅苍术的种植于次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在沟的两边套种茅苍术苗,株距20cm,行距40cm,最外侧一行距沟边20cm,种植深度15cm;满两年后的秋季分别进行茅苍术的收获,收获完剩余茎叶还田处理,深埋1-2m;当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继续进行第二轮的种植,种植方式与首轮相同,循环三轮后休整1年以上再进行田地处理进行新的种植;/n5)施肥:/n①套种茅苍术苗前施底肥:次年种植茅苍术苗前10-15d,在种植山茱萸的墒上施腐熟农家肥2500kg/亩、磷含量为20%的磷肥30kg/亩、氮含量为55%的氮肥22kg/亩、钾含量为35%的钾肥30kg/亩作底肥;/n②追肥:首轮茅苍术种植当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次年追肥三次,第一次为2-3月份,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1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第三次追肥为液态复合肥500kg/亩;第二轮的茅苍术种植完循环上一轮的施肥和追肥操作;/n6)病虫害防治:套种茅苍术苗后一个月内喷施吡蚜酮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当开始飘柳絮时喷施高新氯氰菊酯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n7)水管理:根据气象条件,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连续降水后,保持排水良好,不能积水;/n8)采收:套种茅苍术2-3年后采收茅苍术, 11-12月采收,采收后按步骤4)-7)多轮循环种植;山茱萸每年在收获的季节进行采摘。/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22 CN 20201057424121.一种道地茅苍术与山茱萸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在丘陵坡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地,立冬节气前深翻30cm,整平土地;
2)茅苍术苗与山茱萸苗的选择:选用优质的山茱萸苗,树高30~50cm;茅苍术苗苗高5cm以下;
3)山茱萸苗的种植:立冬节气后种植山茱萸苗,株距3米,行距4米,山茱萸苗行间开沟,沟宽20~40cm,沟深30cm;
4)茅苍术苗的种植:首轮茅苍术的种植于次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在沟的两边套种茅苍术苗,株距20cm,行距40cm,最外侧一行距沟边20cm,种植深度15cm;满两年后的秋季分别进行茅苍术的收获,收获完剩余茎叶还田处理,深埋1-2m;当年大寒至立春节气之间继续进行第二轮的种植,种植方式与首轮相同,循环三轮后休整1年以上再进行田地处理进行新的种植;
5)施肥:
①套种茅苍术苗前施底肥:次年种植茅苍术苗前10-15d,在种植山茱萸的墒上施腐熟农家肥2500kg/亩、磷含量为20%的磷肥30kg/亩、氮含量为55%的氮肥22kg/亩、钾含量为35%的钾肥30kg/亩作底肥;
②追肥:首轮茅苍术种植当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次年追肥三次,第一次为2-3月份,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9月,第一次追肥为生物炭基复合肥1500kg/亩,第二次追肥为腐熟农家肥500kg/亩,第三次追肥为液态复合肥500kg/亩;第二轮的茅苍术种植完循环上一轮的施肥和追肥操作;
6)病虫害防治:套种茅苍术苗后一个月内喷施吡蚜酮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当开始飘柳絮时喷施高新氯氰菊酯和多菌灵2次,每次间隔15天;
7)水管理:根据气象条件,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连续降水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经守萄谷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茅山地道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