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8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包括由上下左右四块侧板构成的培育架,而该培育架的前后端为开口设置;并且该培育架内左右的侧板之间还安装有若干个从上而下间隔均匀设置的隔板,通过隔板将培育架内分隔成若干个培育空间。本装置在白天培育幼苗的时候,通过竖轴可将培育框从培育架的内部旋转出来,这样培育框内部的中药材幼苗就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而晚上的时候,再通过旋转将培育框旋回到培育架内放置,培育框的上端相应通过隔板封闭,因此在晚上具备保暖,防风的功能,而且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小,移动也十分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药材的幼苗培育装置中通常是设置为人字形的培育架结构,这种架体结构可以很大范围的培育中药材的幼苗,并且上下的幼苗的位置不会重叠,可以很好的接收阳光的照射,但是这种结构的培育架由于是人字形设置,通常占用的空间是较大的,尤其是底部的位置占用空间较大,而且该架体结构的培育架在白天时可以分散式的接收阳光的照射,但是在晚上的时候,温度较低,中药材的幼苗依然是敞开放置,不能够很好的保护幼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包括由上下左右四块侧板构成的培育架,而该培育架的前后端为开口设置;并且该培育架内左右的侧板之间还安装有若干个从上而下间隔均匀设置的隔板,通过隔板将培育架内分隔成若干个培育空间;并且每一隔板上还放置有一培育框,培育框的内部设置为培育槽,中药材的幼苗相应放置在培育槽中进行培养,培育框是相应从上而下叠放在培育架中的;并且每一培育框中还安装有一竖轴,所述的竖轴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在上下相邻的隔板上,使得每一培育框均可围绕各自设置的竖轴旋转,从而从培育架中旋出,并且培育框旋出后与培育架相应垂直放置。作为优选,每一培育框中安装的竖轴的位置各不相同,竖轴的安装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使得培育框从培育架旋转出来与培育框垂直设置后,其上下位置互不重叠。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框中在竖轴安装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体,所述的竖轴从圆柱体中穿过安装在上下的隔板上,圆柱体两侧的培育槽中相应培育中药材幼苗。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架内的隔板共设置有两块,将培育架中的空间分为三个培育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架下端的侧板上还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又相应安装有万向轮。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中培育架主体是通过四块侧板构成的,左右侧板之间设置隔板,将培育框通过竖轴安装在上下两个相邻的隔板上,培育框内部设置的培育槽设置为中药材幼苗的培育空间,在白天培育幼苗的时候,通过竖轴可将培育框从培育架的内部旋转出来,这样培育框内部的中药材幼苗就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而晚上的时候,再通过旋转将培育框旋回到培育架内放置,培育框的上端相应通过隔板封闭,因此在晚上具备保暖,防风的功能,而且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小,移动也十分的方便;(2)本装置中培育架内部的设置的培育框是通过竖轴旋转式安装的,但是每一培育框上竖轴的安装位置是不同的,因为如果安装在同一位置,所有的培育框旋转出来的上下位置相同,会阻挡住阳光的照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装置中将每一培育框中竖轴的位置由左至右设置,这样当培育框旋转出来之后,每一个培育框的位置均是不用的,上下位置不重叠,充分的接收阳光照射,培育的效果更好,而且也不会影响将培育框收纳到培育架中,使用方便;(3)本装置中由于培育框旋转出去后为不平衡设置,为了防止培育框不稳定,因此在培育框中竖轴的安装位置处设置圆柱体,竖轴安装在圆柱体上,培育框旋转出去后,通过圆柱体承重承压可以支撑住培育框,因此结构更加的稳定和稳固,结构更加的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培育框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包括由上下左右四块侧板1构成的培育架2,而该培育架2的前后端为开口设置;并且该培育架2内左右的侧板1之间还安装有若干个从上而下间隔均匀设置的隔板3,通过隔板3将培育架2内分隔成若干个培育空间;并且每一隔板3上还放置有一培育框4,培育框4的内部设置为培育槽5,中药材的幼苗相应放置在培育槽中进行培养,培育框4是相应从上而下叠放在培育架2中的;并且每一培育框4中还安装有一竖轴6,竖轴6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在上下相邻的隔板3上,使得每一培育框4均可围绕各自设置的竖轴6旋转,从而从培育架2中旋出,并且培育框4旋出后与培育架2相应垂直放置。每一培育框4中安装的竖轴6的位置各不相同,竖轴6的安装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使得培育框4从培育架2旋转出来与培育框4垂直设置后,其上下位置互不重叠;培育框4中在竖轴6安装的位置处设置有圆柱体7,竖轴6从圆柱体7中穿过安装在上下的隔板3上,圆柱体7两侧的培育槽5中相应培育中药材幼苗;培育架2内的隔板3共设置有两块,将培育架2中的空间分为三个培育空间;培育架2下端的侧板1上还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上又相应安装有万向轮9。本装置中培育架主体是通过四块侧板构成的,左右侧板之间设置隔板,将培育框通过竖轴安装在上下两个相邻的隔板上,培育框内部设置的培育槽设置为中药材幼苗的培育空间,在白天培育幼苗的时候,通过竖轴可将培育框从培育架的内部旋转出来,这样培育框内部的中药材幼苗就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而晚上的时候,再通过旋转将培育框旋回到培育架内放置,培育框的上端相应通过隔板封闭,因此在晚上具备保暖,防风的功能,而且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较小,移动也十分的方便。本装置中培育架内部的设置的培育框是通过竖轴旋转式安装的,但是每一培育框上竖轴的安装位置是不同的,因为如果安装在同一位置,所有的培育框旋转出来的上下位置相同,会阻挡住阳光的照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装置中将每一培育框中竖轴的位置由左至右设置,这样当培育框旋转出来之后,每一个培育框的位置均是不用的,上下位置不重叠,充分的接收阳光照射,培育的效果更好,而且也不会影响将培育框收纳到培育架中,使用方便。本装置中由于培育框旋转出去后为不平衡设置,为了防止培育框不稳定,因此在培育框中竖轴的安装位置处设置圆柱体,竖轴安装在圆柱体上,培育框旋转出去后,通过圆柱体承重承压可以支撑住培育框,因此结构更加的稳定和稳固,结构更加的合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下左右四块侧板(1)构成的培育架(2),而该培育架(2)的前后端为开口设置;并且该培育架(2)内左右的侧板(1)之间还安装有若干个从上而下间隔均匀设置的隔板(3),通过隔板(3)将培育架(2)内分隔成若干个培育空间;并且每一隔板(3)上还放置有一培育框(4),培育框(4)的内部设置为培育槽(5),中药材的幼苗相应放置在培育槽中进行培养,培育框(4)是相应从上而下叠放在培育架(2)中的;并且每一培育框(4)中还安装有一竖轴(6),所述的竖轴(6)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在上下相邻的隔板(3)上,使得每一培育框(4)均可围绕各自设置的竖轴(6)旋转,从而从培育架(2)中旋出,并且培育框(4)旋出后与培育架(2)相应垂直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下左右四块侧板(1)构成的培育架(2),而该培育架(2)的前后端为开口设置;并且该培育架(2)内左右的侧板(1)之间还安装有若干个从上而下间隔均匀设置的隔板(3),通过隔板(3)将培育架(2)内分隔成若干个培育空间;并且每一隔板(3)上还放置有一培育框(4),培育框(4)的内部设置为培育槽(5),中药材的幼苗相应放置在培育槽中进行培养,培育框(4)是相应从上而下叠放在培育架(2)中的;并且每一培育框(4)中还安装有一竖轴(6),所述的竖轴(6)的上下端分别安装在上下相邻的隔板(3)上,使得每一培育框(4)均可围绕各自设置的竖轴(6)旋转,从而从培育架(2)中旋出,并且培育框(4)旋出后与培育架(2)相应垂直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培育框(4)中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经守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茅山地道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