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38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机架设置于设有输送机的机身上部,输送机的输送带设于机架下方,压穴滚筒可旋转的设于机架且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压穴滚筒外圆面间隔设若干压穴凸头,播种机构平行于压穴滚筒且两端与机架连接,播种机构包括固定架、气吸播种头,固定架平行于压穴滚筒且两端与机架连接,固定架上间隔设有与压穴滚筒上压穴凸头对应的气吸播种头,固定架下端机架固设光电开关且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气吸播种头的气动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穴与播种集同步完成,采用气吸播种头配合光电开关、气动阀及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播种效率高、种子损伤少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播种效率高、种子损伤少的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穴盘育苗是采用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用一定大小和孔穴数量的穴盘进承载,适合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穴盘育苗具有省工、省力、节能、效率高;根坨不易散,缓苗快,成活率高;适合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有利于规范化科学管理,提高商品苗质量。因此,穴盘育苗在现代化农业育苗中得以广泛应用。穴盘育苗基本都是采用机械播种方式。因此,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工作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所育秧苗质量的高低。目前,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包括机械式、磁吸式和气吸式三种。机械式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对种子损伤较大,目前应用很少;磁吸式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对种子包衣的质量要求较高;气吸式穴盘育苗播种装置伤种率低,不需要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可以直接播种。但无论采用那种穴盘育苗播种装置,一般都需要经过压穴-吸种-放种等多个工序,不仅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占用的空间大,且压穴部分和播种部分还难以较好的配合,严重影响穴盘育苗播种效率。为此,目前也有采用双层弹性嵌套并用液压缸或电动螺旋驱动下压的方式来达到压穴-播种一体化的目的,但整体机结构复杂,对各部分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前期投入及后期使得成本较高。当然,也有采用旋转气缸驱动扇形件运动,使得扇形件两侧的压穴装置及播种装置轮流完成同一位置的压穴及播种过程,但也存在着穴盘需要步进式移动才能满足压穴与播种,导致穴盘输送装置复杂且成本较高,而且扇形件一个运动周期需要依次完成压穴-吸种-播种等三个步骤,导致播种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播种效率高、种子损伤少的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机身、输送带、压穴滚筒、播种机构、光电开关、控制系统,所述机架固定设置于机身上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设置于机架下方,所述压穴滚筒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的两侧且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压穴滚筒的外圆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穴凸头,所述播种机构平行于压穴滚筒且两端与输送带两侧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固定架、气吸播种头,所述固定架平行于压穴滚筒且两端与输送带两侧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压穴滚筒上的压穴凸头对应的气吸播种头,所述固定架下端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气吸播种头的气动阀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机身分别设置平行的压穴滚筒及播种机构,穴盘在播种过程中可连续输送,通过控制系统、光电开关及气吸播种头的气动阀,可精确控制播种位置且能避免空播和重复播种,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控制便捷、前期拥有成本及后期使用成本较低。2、本技术贴近设置平行的压穴滚筒及播种机构形成一体化结构,穴盘的压穴和播种过程可同时完成,不仅集成化程度更高,占用的空间小,而且播种过程中可同时完成吸种,使得播种效率较高。3、本技术的播种机构采用气吸式负压吸种的气吸播种头,播种过程不会对种子造成损伤,且可降低重播率,能够有效避免种子浪费。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播种效率高、种子损伤少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原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之俯视图;图3为图1之播种机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之原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机架,2-机身,3-输送带,4-压穴滚筒,4A-压穴凸头,5-播种机构,5A-固定架,5B-气吸播种头,5B1-播种管,5B2-导种管,5B3-弧形接头,5B4-连接管,5B5-止气板,5B6-弧形挡板,5C-气动阀,6-光电开关,7-联轴器,8-轴承座,9-除土刷,1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机身2、输送带3、压穴滚筒4、播种机构5、光电开关6、控制系统,所述机架1固定设置于机身2上部,所述机身2上设置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3设置于机架1下方,所述压穴滚筒4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1的两侧且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压穴滚筒4的外圆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穴凸头4A,所述播种机构5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固定架5A、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5A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压穴滚筒4上的压穴凸头4A对应的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下端的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6,所述光电开关6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气吸播种头5B的气动阀5C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压穴滚筒4的中心轴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7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8与机架1可旋转的连接。所述压穴凸头4A沿压穴滚筒4的周向均分并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排。所述压穴凸头4A呈圆锥状、多棱锥状或锥台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机架1在压穴滚筒4与播种机构5之间平行固定设置有除土刷9,所述除土刷9前端固定设置有贴近压穴滚筒4表面的刷毛。所述除土刷9的外侧设置有与机架1两端固定连接的挡板10。如图3所示,所述气吸播种头5B包括播种管5B1、导种管5B2、弧形接头5B3、连接管5B4,所述导种管5B2顶部与料斗连通,所述导种管5B2底部通过弧形接头与连接管5B4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管5B4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播种管5B1且尾部固定连通气动阀5C,所述气动阀5C的另一端与高压供气系统连接,所述播种管5B1内或底部设置有可自由向下旋转的止气板5B5。所述导种管5B2内的下端或弧形接头5B3内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沿出口向下弯曲使通道直径不大于两粒种子直径的弧形挡板5B6。所述止气板5B5一端与播种管5B1壁铰接,所述止气板5B5的外缘设置有弹性且关闭时能与播种管5B1的内壁接触的密封环,或者顶部设置有弹性且关闭时能与播种管5B1的下端接触的密封环。本技术工作过程:如图1至3所示,工作前,首选根据预播种子及穴盘规格,选择对应的压穴滚筒4及播种机构5的对应气吸播种头5B并安装到位。启动输送机及压穴滚筒4连接的驱动装置,同时控制系统对光电开关6进行自检并控制气吸播种头5B上的气动阀5C反复启停,通过负压清空气吸播种头5B的播种管5B1及连接管5B4。按要求将穴盘放置在输送带3的预定位置上,穴盘随输送带3移动至压穴滚筒4下方,穴盘孔穴内的基质被压穴凸头4A压出播种凹穴,粘在压穴滚筒4及压穴凸头4A表面的基质随压穴滚筒4旋转,被除土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身(2)、输送带(3)、压穴滚筒(4)、播种机构(5)、光电开关(6)、控制系统,所述机架(1)固定设置于机身(2)上部,所述机身(2)上设置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3)设置于机架(1)下方,所述压穴滚筒(4)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1)的两侧且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压穴滚筒(4)的外圆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穴凸头(4A),所述播种机构(5)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固定架(5A)、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5A)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压穴滚筒(4)上的压穴凸头(4A)对应的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下端的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6),所述光电开关(6)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气吸播种头(5B)的气动阀(5C)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身(2)、输送带(3)、压穴滚筒(4)、播种机构(5)、光电开关(6)、控制系统,所述机架(1)固定设置于机身(2)上部,所述机身(2)上设置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带(3)设置于机架(1)下方,所述压穴滚筒(4)两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1)的两侧且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压穴滚筒(4)的外圆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穴凸头(4A),所述播种机构(5)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固定架(5A)、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平行于压穴滚筒(4)且两端与输送带(3)两侧的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5A)上间隔固定设置有与压穴滚筒(4)上的压穴凸头(4A)对应的气吸播种头(5B),所述固定架(5A)下端的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光电开关(6),所述光电开关(6)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气吸播种头(5B)的气动阀(5C)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滚筒(4)的中心轴一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7)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8)与机架(1)可旋转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凸头(4A)沿压穴滚筒(4)的周向均分并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蔬菜穴盘育苗高效播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凸头(4A)呈圆锥状、多棱锥状或锥台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青朱国寿张红艳张青青姚巧敏
申请(专利权)人: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祥云益惠富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