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53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属于农业种植中播种技术领域。包括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在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之间增设调拨单元和预储合格穴斗库,预储合格穴斗库存放有多个穴斗,所有穴斗内均盛装有合格数量的稻粒;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中一个穴斗内的稻粒进行投种,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内并形成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调拨单元进一步将循环使用穴斗补充输送至预储合格穴斗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播种单元不需要关联等待种群分离单元的出粒情况,能即时播种,不会延迟,不等待、不漏播,真正实现按设计的播种时长进行作业,有效提升播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中播种的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将水稻种子借助机械设备直接播种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因过程简化,减轻劳力,高产高效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针对该技术研发的机械设备很多,传统的有如CN104285551A等公开的以纯机械结构为主的设备,原理主要可归为两大类型:机械式强制取种组穴和气力式强制取种组穴。但随着对产量、播种技术参数等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传统设备受组穴和播种机构的原理所限,弊端凸显,因外力强制作用在稻粒种群进行随机取种,易造成组穴稻粒数量合格率低、稻粒种子损伤率较高,又因播种时稻粒随播种圆盘(播种单元)切线抛出,导致成穴性差,限制了播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也研制了如CN108076742A所公开的水稻精量穴播机,通过承载在行走机构上(也可以是一体式设计),随行走机构移动,可进行精量并不间断地播种。通过其机械与电控结合的进粒整定单元和计数筛选单元,保证了每一穴播种稻粒的数量精确;集成了稻粒震动自然滑动和柔性送粒刷出粒的进粒整定单元,降低了稻粒种子的损伤率;带储粒室和开闭式阀门的播种旋转传送圆盘(播种单元),可保证播种成穴性更好。进粒整定单元和计数筛选单元目前行业内统一规范称为种群分离单元。但是,目前的穴播方式中,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均是一对一成组配套使用(计数出粒一次对应播种一次),然后成排并列若干套,以提升朝一个方向一次行走时,所能成排穴播的数量,提高播种效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个影响效率的问题。因为计数出粒的粒量要求非常精确,出粒过程较慢,并且,成排设置的各个种群分离单元的实际出粒耗时各不相同;在随行走机构经设计间距进行播种时,本应立即进行播种且行走不停止,但总因部分或个别种群分离单元的计数出粒过程还未完成,导致整机需一直等待一排中的所有种群分离单元完成计数出粒,再由对应的播种单元完成播种后,才能再次行进(否则会造成部分位置漏播种,整机的电控部分从设计上防止了这种漏播情况的发生),这导致了整个播种过程中,整机走走停停,时长不一,降低了设计播种效率。CN108076742A中为了降低计数出粒的速度对播种效率的影响,还在其计数筛选单元中使用了转阀,并适配使用了双播种旋转传送圆盘的方式,但仍无法从原理上解决该问题,如果计数出粒时有延后情况,受电控限制,始终会影响播种旋转传送圆盘的及时转动播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避免种群分离单元的出粒情况直接影响实际播种效率的问题,取得穴播机随行走机构移动时,播种单元能即时播种,不会延迟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包括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在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之间增设调拨单元和预储合格穴斗库,所述预储合格穴斗库存放有多个穴斗,所有穴斗内均盛装有合格数量的稻粒。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中的一个穴斗内的稻粒进行投种,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内并形成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调拨单元进一步将循环使用穴斗补充输送至预储合格穴斗库。进一步,所述种群分离单元、播种单元和调拨单元成组配套使用并形成为一个组合机构,若干组合机构共用一个预储合格穴斗库。进一步,本方法基于一种穴播机实现,所述一种穴播机包括振动台,振动台上连接有穴斗存放平台,所述穴斗存放平台上开设有凹入的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形成为所述预储合格穴斗库,穴斗存放平台上连接有机架并通过所述机架连接种群分离单元、播种单元和调拨单元。所有播种单元在穴斗存放平台的一端水平间隔设置以便成排播种,穴斗存放空间内,于对应端相邻于每一个播种单元分别设有一个预备播种位,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的面且从远离各预备播种位的一端朝向各预备播种位所在的一端逐渐降低;播种时,播种单元将对应的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进行倾倒投种,随着振动台带动穴斗存放平台振动,穴斗存放空间内的穴斗又补充移动到预备播种位上,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结合穴斗存放平台的振动,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进一步,所述播种单元包括由播种电机带动的圆形拨盘,圆形拨盘朝向穴斗存放空间且圆形拨盘的外缘上朝向穴斗存放空间凸起设有拨杆,拨杆的自由端延伸至预备播种位,穴斗存放平台上开设有供圆形拨盘转动时拨杆穿过的让位开口;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相邻于预备播种位开设有播种通道孔,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还凸起设有翻转横槛,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与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倾斜方向对应,预备播种位和播种通道孔分别位于翻转横槛的两侧。播种时,播种电机带动圆形拨盘转动,圆形拨盘外缘上的拨杆转动至预备播种位上方时,拨杆接触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的上部,并将其朝向播种通道孔方向拨动,因该穴斗的下部被翻转横槛限制阻挡,在拨杆的持续作用下,该穴斗倾倒翻转,该穴斗内的稻粒落经播种通道孔并实现投种。进一步,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凸起设有用于限制穴斗移动路径的若干隔板,通过隔板在穴斗存放空间内形成相连呈L形的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预备播种位位于所述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相交的位置,翻转横槛横设于翻转通道内,预备播种通道与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对应且其开口端迎向穴斗存放空间内底壁较高的一端。进一步,所述调拨单元包括配合使用的传送带装置和循环拨轮装置;穴斗存放空间内还通过隔板形成有循环通道,循环通道包括平行于预备播种通道的直线通道和连通于直线通道一端的半圆弧形通道,直线通道通过半圆弧形通道与预备播种通道的开口端连通,直线通道的另一端与翻转通道的开口端连通,直线通道的底壁开设有传送带让位槽。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位于穴斗存放平台下方的两传动轮和张紧在两传动轮之间呈腰圆形的传送带,传送带的宽度小于直线通道的宽度,传送带的直线段位于所述传送带让位槽内以代替对应的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部分,位于所述传送带让位槽内的传送带的直线段部分具有与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对应的倾斜度。所述循环拨轮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呈竖向并位于半圆弧形通道的圆心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呈辐射状凸起设有六个用于拨动穴斗的拨板,拨板也呈竖向且六个拨板在转轴的周向上均布;穴斗的高度高于隔板的高度,拨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并沿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半圆弧形通道与预备播种通道相连的外侧隔条位置处开设有通道缺口;播种时,投种后的空穴斗经翻转通道落入循环通道的直线通道,在传送带的带动下移动至循环拨轮装置,相邻两拨板的自由端之间可容纳并拨动一个空穴斗,拨轮步进电机一次驱动转轴和各拨板转动60°,种群分离单元向被拨板限制在半圆弧形通道中间位置的空穴斗输出稻粒,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在转轴和各拨板再次转动后从通道缺口进入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内的穴斗随着振动从通道缺口进入预备播种通道;直线通道与半圆弧形通道相连的位置设有传感器并用于感应该位置是否有空穴斗,只有在该位置存在空穴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包括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其特征在于:在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之间增设调拨单元和预储合格穴斗库,所述预储合格穴斗库存放有多个穴斗,所有穴斗内均盛装有合格数量的稻粒;/n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中的一个穴斗内的稻粒进行投种,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内并形成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调拨单元进一步将循环使用穴斗补充输送至预储合格穴斗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包括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其特征在于:在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之间增设调拨单元和预储合格穴斗库,所述预储合格穴斗库存放有多个穴斗,所有穴斗内均盛装有合格数量的稻粒;
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中的一个穴斗内的稻粒进行投种,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内并形成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调拨单元进一步将循环使用穴斗补充输送至预储合格穴斗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群分离单元、播种单元和调拨单元成组配套使用并形成为一个组合机构,若干组合机构共用一个预储合格穴斗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基于一种穴播机实现,所述一种穴播机包括振动台,振动台上连接有穴斗存放平台,所述穴斗存放平台上开设有凹入的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形成为所述预储合格穴斗库,穴斗存放平台上连接有机架并通过所述机架连接种群分离单元、播种单元和调拨单元;
所有播种单元在穴斗存放平台的一端水平间隔设置以便成排播种,穴斗存放空间内,于对应端相邻于每一个播种单元分别设有一个预备播种位,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的面且从远离各预备播种位的一端朝向各预备播种位所在的一端逐渐降低;播种时,播种单元将对应的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进行倾倒投种,随着振动台带动穴斗存放平台振动,穴斗存放空间内的穴斗又补充移动到预备播种位上,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结合穴斗存放平台的振动,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单元包括由播种电机带动的圆形拨盘,圆形拨盘朝向穴斗存放空间且圆形拨盘的外缘上朝向穴斗存放空间凸起设有拨杆,拨杆的自由端延伸至预备播种位,穴斗存放平台上开设有供圆形拨盘转动时拨杆穿过的让位开口;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相邻于预备播种位开设有播种通道孔,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还凸起设有翻转横槛,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与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倾斜方向对应,预备播种位和播种通道孔分别位于翻转横槛的两侧;
播种时,播种电机带动圆形拨盘转动,圆形拨盘外缘上的拨杆转动至预备播种位上方时,拨杆接触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的上部,并将其朝向播种通道孔方向拨动,因该穴斗的下部被翻转横槛限制阻挡,在拨杆的持续作用下,该穴斗倾倒翻转,该穴斗内的稻粒落经播种通道孔并实现投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凸起设有用于限制穴斗移动路径的若干隔板,通过隔板在穴斗存放空间内形成相连呈L形的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预备播种位位于所述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相交的位置,翻转横槛横设于翻转通道内,预备播种通道与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对应且其开口端迎向穴斗存放空间内底壁较高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稻精量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拨单元包括配合使用的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琦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