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17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烧结成型设备的冷却管与外部管活动连接并相通,由于烧结温度的不同,需要根据冷却的不同要求更换冷却介质,同时更换输送冷却介质的外部管体,因而需要特异性设计方便快捷的连接接头,便于安装、拆卸与更换。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进行滚动结构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可以提供移动与支撑两种模式,满足多种情况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永磁磁瓦产品,在电子器件及电子设备中常常用到,因此对其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提出了高的要求。如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28日申请的技术专利“稀土永磁材料制备装置”,申请号2014206318757,提出了一种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但是,现有技术的烧结成型设备往往存在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如天津津海磁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申请的技术专利“一种磁性材料用真空烧结炉”,申请号2018222715486,提出了一种缠绕设置在炉体表面的冷却管道,可以缩短冷却时间。但是,这样的结构,往往需要根据冷却的不同要求更换冷却介质,同时更换输送冷却介质的外部管体,因而特异性设计方便快捷的连接接头。同时,该烧结成型设备还存在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针对烧结成型设备存在的问题,特异性设计方便快捷的冷却管与外部管的连接接头,设置便于安装与拆卸的滚动结构提供移动与支撑两种模式。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处理槽、调配槽、沉淀槽、电解炉、浇铸室、恒磁场源、冷却室、研磨机构与烧结成型设备;所述烧结成型设备的设备体表面缠绕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与外部管活动连接并相通,冷却管的连接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为顶部及侧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槽内部设有槽体,连接槽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外部管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板位于槽体内,第一连接板与连接槽之间通过穿过对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的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设备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柱与座体,座体底部设有橡胶垫,座体开设有贯穿橡胶垫的内部螺纹段,座体底部与转向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器顶部设有外部螺纹段,转向器与座体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活动连接,转向器底部通过弹性杆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弹性杆外部缠绕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3个连接杆并在连接杆之间设有滚轮,滚轮与连接杆通过轴杆进行连接;所述转向器包括外部固定层与内部活动层,外部固定层与内部活动层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珠;所述外部固定层与外部螺纹段连接,内部活动层与弹性杆连接。其中,所述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板开设有对应的通孔,通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其中,所述的连接槽包括U形的正面板、朝向冷却管的背面板、两侧的侧板、底部板,第一连接孔开设于背面板上,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4且第一连接孔位于背面板的4个角部。其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为4且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板的4个角部。其中,所述的支撑座的数量为4个或者4个以上。其中,所述的座体的竖向截面形状为梯形。其中,所述的滚轮外部设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的烧结成型设备的冷却管与外部管活动连接并相通,由于烧结温度的不同,需要根据冷却的不同要求更换冷却介质,同时更换输送冷却介质的外部管体,因而需要特异性设计方便快捷的连接接头,便于安装、拆卸与更换。同时,本技术通过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进行滚动结构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可以提供移动与支撑两种模式,满足多种情况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烧结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管与外部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设备体;2为冷却管;3为支撑座;4为外部管;5为连接槽;6为槽体;7为第一连接孔;8为密封圈;9为第一连接板;10为第二连接孔;11为螺栓;12为支撑柱;13为座体;14为内部螺纹段;15为橡胶垫;16为外部螺纹段;17为转向器;18为弹性杆;19为弹簧;20为第二连接板;21为连接杆;22为滚轮;23为轴杆;24为外部固定层;25为滚珠;26为内部活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处理槽、调配槽、沉淀槽、电解炉、浇铸室、恒磁场源、冷却室、研磨机构与烧结成型设备;烧结成型设备的设备体1表面缠绕设置有冷却管2,冷却管2与外部管4活动连接并相通,冷却管2的连接端设有连接槽5,连接槽5为顶部及侧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槽5内部设有槽体6,连接槽5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7;外部管4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7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第一连接板9位于槽体6内,第一连接板9与连接槽5之间通过穿过对应第二连接孔10与第一连接孔7的螺栓11活动连接;设备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3;支撑座3包括支撑柱12与座体13,座体13底部设有橡胶垫15,座体13开设有贯穿橡胶垫15的内部螺纹段14,座体13底部与转向器17活动连接;转向器17顶部设有外部螺纹段16,转向器17与座体13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16与内部螺纹段14活动连接,转向器17底部通过弹性杆18与第二连接板20连接;弹性杆18外部缠绕设置有弹簧19;第二连接板20底部设有3个连接杆21并在连接杆21之间设有滚轮22,滚轮22与连接杆21通过轴杆23进行连接;转向器17包括外部固定层24与内部活动层26,外部固定层24与内部活动层26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珠25;外部固定层24与外部螺纹段16连接,内部活动层26与弹性杆18连接。其中,连接槽5与第一连接板9开设有对应的通孔,通孔之间设有密封圈8。连接槽5包括U形的正面板、朝向冷却管2的背面板、两侧的侧板、底部板,第一连接孔7开设于背面板上,第一连接孔7的数量为4且第一连接孔7位于背面板的4个角部。第二连接孔10的数量为4且第二连接孔10位于第一连接板9的4个角部。支撑座3的数量为4个或者4个以上。座体13的竖向截面形状为梯形。滚轮22外部设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使用时,本技术的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处理槽、调配槽、沉淀槽、电解炉、浇铸室、恒磁场源、冷却室、研磨机构与烧结成型设备;具体的制备成型方法,按照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28日申请的技术专利“稀土永磁材料制备装置”,申请号2014206318757,进行操作。其中的烧结成型设备的设备体1表面缠绕设置有冷却管2,烧结成型设备的具体结构按照天津津海磁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申请的技术专利“一种磁性材料用真空烧结炉”,申请号2018222715486,进行操作。冷却管2与外部管4活动连接并相通,由于烧结温度的不同,需要根据冷却的不同要求更换冷却介质,同时更换输送冷却介质的外部管体,因而需要特异性设计方便快捷的连接接头;本技术的连接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处理槽、调配槽、沉淀槽、电解炉、浇铸室、恒磁场源、冷却室、研磨机构与烧结成型设备;所述烧结成型设备的设备体(1)表面缠绕设置有冷却管(2),冷却管(2)与外部管(4)活动连接并相通,冷却管(2)的连接端设有连接槽(5),连接槽(5)为顶部及侧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槽(5)内部设有槽体(6),连接槽(5)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7);所述外部管(4)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7)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第一连接板(9)位于槽体(6)内,第一连接板(9)与连接槽(5)之间通过穿过对应第二连接孔(10)与第一连接孔(7)的螺栓(11)活动连接;/n所述设备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包括支撑柱(12)与座体(13),座体(13)底部设有橡胶垫(15),座体(13)开设有贯穿橡胶垫(15)的内部螺纹段(14),座体(13)底部与转向器(17)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器(17)顶部设有外部螺纹段(16),转向器(17)与座体(13)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16)与内部螺纹段(14)活动连接,转向器(17)底部通过弹性杆(18)与第二连接板(20)连接;所述弹性杆(18)外部缠绕设置有弹簧(19);所述第二连接板(20)底部设有3个连接杆(21)并在连接杆(21)之间设有滚轮(22),滚轮(22)与连接杆(21)通过轴杆(23)进行连接;所述转向器(17)包括外部固定层(24)与内部活动层(26),外部固定层(24)与内部活动层(26)之间设有若干个滚珠(25);所述外部固定层(24)与外部螺纹段(16)连接,内部活动层(26)与弹性杆(1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永磁磁瓦制备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处理槽、调配槽、沉淀槽、电解炉、浇铸室、恒磁场源、冷却室、研磨机构与烧结成型设备;所述烧结成型设备的设备体(1)表面缠绕设置有冷却管(2),冷却管(2)与外部管(4)活动连接并相通,冷却管(2)的连接端设有连接槽(5),连接槽(5)为顶部及侧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槽(5)内部设有槽体(6),连接槽(5)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7);所述外部管(4)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7)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第一连接板(9)位于槽体(6)内,第一连接板(9)与连接槽(5)之间通过穿过对应第二连接孔(10)与第一连接孔(7)的螺栓(11)活动连接;
所述设备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包括支撑柱(12)与座体(13),座体(13)底部设有橡胶垫(15),座体(13)开设有贯穿橡胶垫(15)的内部螺纹段(14),座体(13)底部与转向器(17)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器(17)顶部设有外部螺纹段(16),转向器(17)与座体(13)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16)与内部螺纹段(14)活动连接,转向器(17)底部通过弹性杆(18)与第二连接板(20)连接;所述弹性杆(18)外部缠绕设置有弹簧(19);所述第二连接板(20)底部设有3个连接杆(21)并在连接杆(21)之间设有滚轮(22),滚轮(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贤陈曲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美帮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