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13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包括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自粘硅胶片、仿真皮、可替换脓肿包以及固定连接件,其中,硅胶片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仿真皮贴附在硅胶片上,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皮肤;脓肿包内填充有可用于模拟脓肿的液体;固定连接件用于将硅胶片压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人体相关模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
本技术涉及人体相关模型
,具体是指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及颈上部各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在正常的颌面部解剖结构中,存在许多潜在的筋膜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患者出现在口腔颌面外科诊室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较常见。若感染得不到控制,还可向颅内、纵膈等处发展甚至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切开引流对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行切开引流术。而现阶段虽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为教学重点内容,但却存在局限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匮乏的教学现状。脓肿的切开引流虽为临床上的常见手术操作治疗,在实验教学阶段却无操作模型可用。学生感到对唇腭裂手术操作理解存在困难,无法形成临床思维,更无法锻炼提高操作能力。因此,一种能够用于模拟训练口腔颌面部切开引流的模型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的模型。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包括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自粘硅胶片、仿真皮、可替换脓肿包以及固定连接件,其中,所述硅胶片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所述仿真皮贴附在硅胶片上,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皮肤;所述脓肿包内填充有可用于模拟脓肿的液体;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硅胶片压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进一步地,所述硅胶片一端固定在口腔颌面部皮肤的起始部位,所述硅胶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口腔颌面部皮肤的终止部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件从硅胶片的外部延伸至头骨拼装模型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件设为螺钉,所述头骨拼装模型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孔。进一步地,所述脓肿包包括一包覆液体的柔性壳体,所述脓肿包填充在间隙感染模拟部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头骨拼装模型与人体头骨形状一致,且通过若干头骨单元拼装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此模型可以初步为口腔专业学生理解操作、熟练技艺提供很好的练习途径,同时丰富了现有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且取材简单、费用相对较低,可使年轻医生快速掌握手术要领,实用性和功能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包括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1、自粘硅胶片2、仿真皮3、可替换脓肿包4以及固定连接件5,其中,硅胶片2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1上,仿真皮3贴附在硅胶片2上,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皮肤;脓肿包4内填充有可用于模拟脓肿的液体;固定连接件5用于将硅胶片2压接在头骨拼装模型1上。通过采用本申请提出的装置,能够实现模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具体为:将头骨拼装模型1采用人体头骨器官散件组合而成,通过硅胶片2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1上,而后将仿真皮3粘接在硅胶片2上,从而模仿人体真皮;在此基础上,通过增设脓肿包4,并将其置于相应的间隙感染模拟部位,在脓肿包4内设置有模拟脓肿的液体,当完成点位、切开后,有液体流出,可完成冲洗、放置引流、缝合整个手术操作步骤。此模型针对口腔颌面部存在诸如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等十一个潜在间隙的特殊解剖结构。利用4DMASTER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1加修剪自粘硅胶片2构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解剖部位,植入脓肿包4,切开可引流模拟脓液;并通过重置自粘硅胶片2和脓肿包4实现切开引流的反复操作训练。本装置以人体头骨拼装模型1为解剖基础,准确还原口腔颌面部众多潜在间隙的解剖部位。以自粘硅胶片2以及仿真皮3模拟口腔颌面部肌群,通过对硅胶片2的修剪还原诸如咬肌、翼内肌、颞肌等肌肉外形,自粘硅胶片2以及仿真皮3确定肌肉在颌骨上的起止点,进一步还原间隙的解剖部位。最后通过内含模拟脓液脓肿包4的置入,模拟出相应间隙的脓肿病例模型。操作者通过解剖部位穿刺等明确间隙部位后,按照手术切开的切口位置完成切开、进入脓腔、引流(可放置引流条)等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流程,提升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为临床操作提供操作准备。硅胶片2一端固定在口腔颌面部皮肤的起始部位,硅胶片2的另一端延伸至口腔颌面部皮肤的终止部位。固定连接件5从硅胶片2的外部延伸至头骨拼装模型1的内部。固定连接件5设为螺钉,头骨拼装模型1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孔。通过增设固定连接件5,达到了将硅胶片2以及仿真皮3牢固贴附在头骨拼装模型1上的目的。脓肿包4包括一包覆液体的柔性壳体4.1,脓肿包4填充在间隙感染模拟部位。壳体4.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头骨拼装模型1与人体头骨形状一致,且通过若干头骨单元拼装而成。脓肿包4在外部形状上即为壳体4.1的形状,即内部带有容纳液体用的空腔结构,从而实现模拟间隙感染部位的目的。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自粘硅胶片、仿真皮、可替换脓肿包以及固定连接件,其中,所述硅胶片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所述仿真皮贴附在硅胶片上,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皮肤;所述脓肿包内填充有可用于模拟脓肿的液体;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硅胶片压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人体头骨拼装模型、自粘硅胶片、仿真皮、可替换脓肿包以及固定连接件,其中,所述硅胶片粘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所述仿真皮贴附在硅胶片上,用于模拟口腔颌面部皮肤;所述脓肿包内填充有可用于模拟脓肿的液体;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硅胶片压接在头骨拼装模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一端固定在口腔颌面部皮肤的起始部位,所述硅胶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口腔颌面部皮肤的终止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操作模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谭风李斌蒋懿黄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医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