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506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所述信号拾取器包括:尖头;探干,所述探干与所述尖头连接,所述探干用于对地下震动信号进行检测;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与所述探干远离所述尖头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所述探干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在所述探干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从而可以手持所述手柄到各类信号源周边收集信号数据,使得采集信号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为光纤预警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信号采集
,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对油气管道进行安全监测,通常采用光纤预警系统对地下的震动信号进行检测和采集,但是,现有技术中,光纤预警系统的信号采集方式都是基于已建工程,将工程上铺设的光缆作为分布式传感器用于预警系统的信号采集,而已经铺设好的光缆位置固定,无法根据需求灵活地到各类信号源周边进行信号采集,从而也难以采集到足够多的信号数据样本。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预警系统的分布式传感器位置固定无法灵活地到各类信号源周边进行信号采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信号拾取器,其包括:尖头;探干,所述探干与所述尖头连接,所述探干用于对地下震动信号进行检测;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与所述探干远离所述尖头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口。所述信号拾取器,其中,所述探干包括:拾取管,所述拾取管一端与所述尖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内置光纤,所述内置光纤位于所述拾取管内,且所述内置光纤由所述拾取管延伸至所述连接口。所述信号拾取器,其中,所述探干还包括芯棒,所述芯棒位于所述拾取管内,所述内置光纤缠绕在所述芯棒上。所述信号拾取器,其中,所述内置光纤为单模光纤。所述信号拾取器,其中,所述尖头上设置第一内螺纹,所述探干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探干远离所述尖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适配。所述信号拾取器,其中,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探干连接,所述手柄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设置在所述缺口内,且所述按压杆垂直于所述探干。一种光纤预警系统,所述光纤预警系统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信号拾取器。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所述探干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在所述探干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从而可以手持所述手柄到各类信号源周边收集信号数据,使得采集信号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为光纤预警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样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所述信号拾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所述探干的分解示意图;图中各标号:1、尖头;2、探干;21、拾取管;22内置光纤;23、芯棒;3、手柄;31、手柄本体;32、按压杆;4、连接口;5第一外螺纹;6、第二外螺纹;7、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拾取器及光纤预警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拾取器,如图1所示,所述所述信号拾取器包括尖头1、探干2以及手柄3,所述尖头1与所述探干2连接,所述尖头1远离所述探干2一端呈尖锐状,便于在需要使用所述信号拾取器时,通过该尖头1将所述信号拾取器深入至地面以下,并且所述尖头1可以是正圆锥形,也可以是斜锥形,本技术中并不以此为限;所述探干2用于对地下震动信号进行检测;所述手柄3与所述与所述探干2远离所述尖头1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口4,外部光纤通过所述连接口4与所述探干2内的光纤相连。当需要使用所述信号拾取器进行信号拾取时,先将外部光纤通过所述连接口4与所述信号拾取器的内置光纤22连接,然后根据需在地面求选取需要信号采集的位置,选取好位置后,手持所述手柄3,并将尖头1对准地面,然后进行按压,以使所述探干2具有部分深入至地面以下的泥土中,从而通过所述探干2来感应地下的震动信号,感应到的震动信号被传至所述信号拾取器内部的光纤中,然后再传至外部光纤中,最后由外部光纤传导至光学信号解调设备进行信号处理。本技术中在所述探干2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1,在所述探干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从而可以手持所述手柄3到各类信号源周边收集信号数据,使得采集信号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为光纤预警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样本。如图2所示,所述探干2包括拾取管21和内置光纤22,所述拾取管21一端与所述尖头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连接,所述内置光纤22位于所述拾取管21内,且所述内置光纤22由所述拾取管21延伸至所述连接口4;所述拾取管21用于保护所述内置光纤22不受损坏,同时所述拾取管21也能够将周围震动信号到传导至所述内置光纤22上,所述拾取管21为钢管,当然,所述拾取管21也可以为不锈钢管或非金属管,本技术中并不以此为限。所述探干2还包括芯棒23,所述芯棒23位于所述拾取管21内,所述内置光纤22缠绕在所述芯棒23上,从而所述内置光纤22位于所述芯棒23和所述拾取管21的内壁之间,并且所述芯棒23的尺寸大小与所述拾取管21的内径相适配,能够使得所述内置光纤22紧贴于拾取管21的内壁上,以便于更好地传导震动信号。若所述内置光纤22受损需要更换,可将所述手持部从所述探干2上拆卸下来,然后从所述拾取管21中抽出所述芯棒23,再将缠绕在所述芯棒23上的内置光纤22取下,并重新缠绕新的内置光纤22,再将所述芯棒23插入所述拾取管21内。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带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而单模光纤的模间色散小,适用于远程通讯,因此本技术中所述内置光纤22为单模光纤,所述单模光纤是指中心玻璃芯很细且只能传导一种模式的光纤,且中心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尖头;/n探干,所述探干与所述尖头连接,所述探干用于对地下震动信号进行检测;/n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探干远离所述尖头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尖头;
探干,所述探干与所述尖头连接,所述探干用于对地下震动信号进行检测;
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探干远离所述尖头一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连接外部光纤的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干包括:
拾取管,所述拾取管一端与所述尖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内置光纤,所述内置光纤位于所述拾取管内,且所述内置光纤由所述拾取管延伸至所述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干还包括芯棒,所述芯棒位于所述拾取管内,所述内置光纤缠绕在所述芯棒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信号拾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盛钟震吕志军陈鸿生廖志鹏胡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燃燃气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