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11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属于传感器领域。上述传感器包括工字型轭铁、两个永磁铁、两个绕线支架、两个弹簧片及一个连接杆。上述工字型轭铁形成两个容纳空间,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上述两个容纳空间内,永磁铁的N极与轭铁的中部抵接,从而使得轭铁整体成为N极,轭铁的两端与对应的永磁铁的S极相对设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磁场。而绕线支架分别套设在两个永磁铁上,线圈分别绕在两个绕线支架上。绕线支架的端部通过对应的弹簧片与轭铁的端部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片连接。地震时,连接杆能够往复移动,带动两个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将两个线圈分别与两个外接设备连接,即可以对电动势信号进行存储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磁路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磁路传感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磁路传感器。
技术介绍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的运动速度转换成线圈中的感应电势输出。它直接将被测物体的机械能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工作不需要外加电源,是一种典型的无源传感器。而现有的传感器一般只能输出一组电动势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其能够在振动的作用下输出两组电动势信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包括:轭铁,所述轭铁为工字型,包括两个容纳空间;两个永磁铁,所述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容纳空间中,所述两个永磁铁的N极或S极与轭铁的中部抵接;两个绕线支架,所述两个绕线支架上均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设置有接线端;两个弹簧片,所述两个弹簧片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铁的两端,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两个绕线支架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轭铁的中部通孔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片连接;所述连接杆移动时,所述两个线圈能够产生电动势。进一步,还包括两个接线板,所述两个接线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铁的两端,所述线圈的接线端连接于对应的接线板上。进一步,所述线圈的接线端通过引线弹簧与所述接线板连接。进一步,所述接线板及所述弹簧片均为圆形或矩形。进一步,所述轭铁是由多个叠放的导磁片组成。进一步,还包括弹簧片压块,所述弹簧片压块设置在所述轭铁的两端,用于将弹簧片固定于所述轭铁上。>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弹簧片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螺母。进一步,还包括两个衔铁,所述两个衔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容纳空间中,并与永磁铁的端部抵接,使得衔铁与轭铁的端部形成磁场。进一步,所述衔铁为条形块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双磁路传感器,使用时,轭铁与固定件(例如建筑物)连接,在振动的作用下(例如地震时),连接杆和两个线圈同步振动,并切割磁感线,从而使得两个线圈均产生电动势信号。将两个线圈分别与两个外接设备连接,即可以对电动势信号进行存储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磁路传感器的剖视图。图标:图标:010-控制系统;100-双磁路传感器;110-轭铁;112-中间连接部;114-边框;120-永磁铁;130-绕线支架;140-弹簧片;150-连接杆;161-第一线圈;162-第二线圈;170-衔铁;180-压块;190-接线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磁路传感器100,其包括工字型轭铁110、两个永磁铁120、两个绕线支架130、两个弹簧片140及一个连接杆150。上述工字型轭铁110形成两个容纳空间,两个永磁铁120分别设置在上述两个容纳空间内,永磁铁120的N极与轭铁110的中部抵接,从而使得轭铁110整体成为N极,轭铁110的两端与对应的永磁铁120的S极相对设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磁场。而绕线支架130分别套设在两个永磁铁120上,线圈分别绕在两个绕线支架130上。绕线支架130的端部通过对应的弹簧片140与轭铁110的端部连接;连接杆1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片140连接。地震时,连接杆150能够往复移动,带动两个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具体地,轭铁110包括中间连接部112和两个边框114,中间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框的中部垂直连接。两个边框之间的空间被中间连接部隔开形成两个容纳空间;两个容纳空间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永磁铁120,并且永磁铁120的N极与中间连接部连接,其S极连接有衔铁。轭铁110是用导磁材料制成的,使得两个边框的端部均带有磁性(相当于磁铁的N极);边框的端部与对应永磁铁1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轭铁,所述轭铁为工字型,包括两个容纳空间;/n两个永磁铁,所述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容纳空间中,所述两个永磁铁的N极或S极与轭铁的中部抵接;/n两个绕线支架,所述两个绕线支架上均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设置有接线端;/n两个弹簧片,所述两个弹簧片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铁的两端,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两个绕线支架固定连接;/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轭铁的中部通孔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片连接;/n所述连接杆移动时,所述两个线圈能够产生电动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磁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轭铁,所述轭铁为工字型,包括两个容纳空间;
两个永磁铁,所述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容纳空间中,所述两个永磁铁的N极或S极与轭铁的中部抵接;
两个绕线支架,所述两个绕线支架上均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设置有接线端;
两个弹簧片,所述两个弹簧片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铁的两端,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两个绕线支架固定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轭铁的中部通孔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片连接;
所述连接杆移动时,所述两个线圈能够产生电动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磁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接线板,所述两个接线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铁的两端,所述线圈的接线端连接于对应的接线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磁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接线端通过引线弹簧与所述接线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杨学山杨巧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