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9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上下插配,上筒体内设有过滤网,下筒体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网位于过滤膜的上方;上筒体的上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螺纹安装免开盖样本瓶,上筒体内设有捅破结构,用于在免开盖样本瓶安装过程中捅破免开盖样本瓶的端部以使样本液向下流出。采用本新型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细胞分离过程中,样本瓶是免开盖的,并非人工倒入样本液的方式,便于操作,而且样本液不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分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液基细胞自动制片设备完成脱落细胞涂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过滤器(也即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细胞与细胞保持液,并将细胞粘附在载玻片上。如授权公告号CN209727578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液基细胞自动制片设备中的过滤器,其包括过滤器上壳、过滤网、过滤膜、过滤器下壳。过滤器上壳内部设有储液腔,用于存储标本基液。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壳内的中间位置,用于过滤标本基液中的杂质。过滤膜设置在过滤器下壳内部上端,过滤膜位于海绵上端,过滤膜用于过滤细胞。在使用时,需要将标本基液倒入储液腔,在负压下,然后依次经过过滤网、过滤膜的过滤,符合条件的细胞会吸附在过滤膜上。标本液的倒入,需要打开标本液的样本瓶,对于有些患者的样本,可能会使空气中带有病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需人工倒入样本液并暴露在空气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上下插配,上筒体内设有过滤网,下筒体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网位于过滤膜的上方;上筒体的上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螺纹安装免开盖样本瓶,上筒体内设有捅破结构,用于在免开盖样本瓶安装过程中捅破免开盖样本瓶的端部以使样本液向下流出。进一步地,所述下筒体上部设有过滤膜支撑结构,过滤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网板及位于支撑网板上的海绵层,所述过滤膜位于海绵层的上侧。进一步地,所述捅破结构包括支撑座及位于上部的锥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截面呈十字形。进一步地,所述免开盖样本瓶的下端部设有一次性封盖,上部设有可拆卸的瓶盖,一次性封盖可被所述捅破结构捅破。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封盖采用铝箔纸或薄膜。进一步地,所述免开盖样本瓶的下端部为缩口部,免开盖样本瓶的位于该缩口部外周侧设有螺纹连接部,用于与上筒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连接部采用内螺纹,上筒体的外周设有对应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免开盖样本瓶的于螺纹连接部位置设有连通孔,用于连通上筒体的内外部。进一步地,所述上筒体下部内壁设有定位凹槽,下筒体的外周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的定位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设有免开盖样本瓶,用于提前采集样本液。在分离、制片时,将免开盖样本瓶的一端朝下,螺旋拧在上筒体上部,旋拧的过程中,上筒体中的捅破结构的会扎破免开盖样本瓶的该端部并进入,同时配合下筒体的抽负压,样本液可以由免开盖样本瓶内沿着捅破结构流入上筒体,经过滤网进行粗过滤,然后进一步流向过滤膜,将需要分离的细胞粘附在过滤膜处。接下来的制片工序类似现有技术中的操作,使过滤膜接触玻片,将其上的细胞粘附在玻片上,实现细胞转移,完成制片。采用本新型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细胞分离过程中,样本瓶是免开盖的,并非人工倒入样本液的方式,便于操作,而且样本液不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交叉污染。进一步地,免开盖样本瓶设有连通孔,内外压力平衡,利于样本液的向下流出,提高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的剖视图(捅破结构伸入免开盖样本瓶);图3是上筒体的捅破结构处的示意图;图4是下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免开盖样本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免开盖样本瓶,11、瓶盖,12、连通孔,13、缩口部,14、螺纹连接部,15、一次性封盖,2、上筒体,21、定位凸台,3、下筒体,31、定位安装块,32、定位凸起,4、捅破结构,5、过滤网,6、过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筒体3、上筒体2,上筒体2与下筒体3上下插配,上筒体2内设有过滤网5,下筒体3内设有过滤膜6,过滤网5位于过滤膜6的上方。过滤网5,对样本液进行粗过滤,如过滤其中的残渣等;过滤膜,用于过滤细胞等,将需要分离出的细胞留在过滤膜处。过滤网5与过滤膜6,类似现有技术中的。上筒体2内壁设有对过滤网支撑的台阶。下筒体3上部设有过滤膜支撑结构,过滤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网板及位于支撑网板上的海绵层,过滤膜位于海绵层的上侧。海绵层是具有若干通孔结构的,便于过滤后的样本液向下流出,海绵层对过滤膜支撑,在负压作用下,过滤膜不容易被破坏,而且设置海绵层后,也便于后序的将过滤膜上吸附的细胞转移至玻片上。上筒体2下部内壁设有定位凹槽,下筒体3的外周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的定位凸起32,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在上筒体或下筒体的轴向方向上延伸。下筒体3的外周设有定位安装块31,上筒体2的外周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的定位凸台21,都是在安装时用于与自动制片设备的相应结构配合的。本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上筒体2的上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螺纹安装免开盖样本瓶1,上筒体2内设有捅破结构4,用于在免开盖样本瓶安装过程中捅破免开盖样本瓶的端部以使样本液向下流出。捅破结构4包括支撑座及位于上部的锥尖。支撑座的截面呈十字形,锥尖也是十字形。免开盖样本瓶1的下端部设有一次性封盖15,上部设有可拆卸的瓶盖11,一次性封盖可被所述捅破结构捅破。一次性封盖采用铝箔纸或其他薄膜,或者也可以采用将该免开盖样本瓶的该一次性封盖处设置成薄型的,采用如样本瓶体材质相同的,制作的比较薄,也能够被上述的带有锥尖的捅破结构刺破。免开盖样本瓶1的下端部为缩口部13,免开盖样本瓶的位于该缩口部外周侧设有螺纹连接部14,用于与上筒体2连接。该螺纹连接部是沿该样本瓶瓶体向下延伸的筒状,底部设置有内螺纹,与上筒体2的外周设置的对应的内螺纹配合,实现免开盖样本瓶1与上筒体2的连接。免开盖样本瓶的于螺纹连接部位置设有连通孔12,连通孔12位于内螺纹的上侧,用于连通上筒体2的内外部。免开盖样本瓶的上部的瓶盖11,也是螺旋装配的,取样时,比如取患者痰液,打开瓶盖,取好后拧好瓶盖,使取得的样本液不暴露在空气中。本技术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的原理总结说明如下:免开盖样本瓶1,用于提前采集样本液,打开可拆卸的瓶盖11即可,完后盖好瓶盖,保证不暴露空气中。在分离、制片时,将免开盖样本瓶的一次性封盖15的一端朝下,螺旋拧在上筒体2上部,旋拧的过程中,上筒体2中的捅破结构4的锥尖会扎破免开盖样本瓶的一次性封盖并进入,同时配合下筒体的抽负压,样本液可以由免开盖样本瓶内沿着捅破结构流入上筒体2,经过滤网5进行粗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上下插配,上筒体内设有过滤网,下筒体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网位于过滤膜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筒体的上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螺纹安装免开盖样本瓶,上筒体内设有捅破结构,用于在免开盖样本瓶安装过程中捅破免开盖样本瓶的端部以使样本液向下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上下插配,上筒体内设有过滤网,下筒体内设有过滤膜,过滤网位于过滤膜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上筒体的上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螺纹安装免开盖样本瓶,上筒体内设有捅破结构,用于在免开盖样本瓶安装过程中捅破免开盖样本瓶的端部以使样本液向下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上部设有过滤膜支撑结构,过滤膜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网板及位于支撑网板上的海绵层,所述过滤膜位于海绵层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捅破结构包括支撑座及位于上部的锥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截面呈十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开盖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开盖样本瓶的下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晓春詹斯喻付凤霞张海燕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